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城市光影七十年|陈海汶:胸怀天下,方显海派精神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董天晔 2019-03-22 09:48
摘要:精准的抓拍,精确的构图,精致的光影……陈海汶镜头下的上海具有一种穿透时代的永恒性。

城市光影七十年

2019年,当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之际,我们伟大的祖国也迎来了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中国的变化举世瞩目,而上海作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阵地,获得的伟大成就更是令每一位新老上海人感到自豪。

在这70年浩浩汤汤的历史变革大潮中,有一群小人物。他们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也未曾因某件惊世骇俗之举而广为人知。但在平淡的岁月流转中,他们走遍上海的街头巷尾;在历史性的关键节点上,他们从来不会缺席。他们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上海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柔软的内心去仔细聆听城市的呼吸,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上海发展的一点一滴,用自己平实而又关切的视角为全体上海人民保存下一份共同的时代记忆。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海摄影师。我们将以十期的篇幅,向广大读者介绍十位或来自上海,或扎根上海的摄影师。从30后到90后,从新闻纪实,到城市风光,再到观念摄影……这群摄影家代际不同,风格迥异,但他们的作品形成的丰富维度,可以带我们穿越进关于上海辽阔的时空走廊。

让我们一同在这十位上海摄影师的影像世界中回望历史,相信未来。


陈海汶平日里颇有企业家的风范,金丝腿的无框眼镜,熨烫平整的改良中山装,一顶英国绅士范的呢绒鸭舌帽,说话掷地有声,走路虎虎生风。不知情的人很难将他和摄影师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

然而在中国摄影界,陈海汶是个人尽皆知的名字。

他被称为画册大王,拍摄、策划、出版画册无数,他的大型画册《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甚至被中央领导人作为国礼带进了白宫;他作为平遥摄影节的评委,在中国当代摄影理论场域有说话的资格和分量,却一直审慎地以旁观者的姿态从旁检视,默不作声;他在人文摄影的领域合纵连横,呼朋引伴,整合出了一个颇有规模的商业版图;而当他的摄影题材一步步向国际迈进时,他会告诉你,自己最终目的还是要用更加开阔的视角关切家乡上海的发展与潜力。

 

陈海汶为佤族家庭拍摄的大型肖像。

 

陈海汶从摄影事业中获得的这些不凡成就其实来自一个十分偶然的机遇。

1992年,在招商引资大潮中蓄势待发的卢湾区政府公开招标,希望以一本画册为载体向国内外的投资客介绍卢湾区的面貌。以个体户身份参与竞标的陈海汶在与七家比稿的单位的竞争中最终胜出。

他摒弃一味强调地方硬件优势的传统“套路”,而是用卢湾人的24小时作为叙事的主轴。这种抓取细节和关注个体的视角在当时的体制内语境下看颇为新鲜,透露出的人情味与质感也在区政府的需求和读者的阅读习惯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契合点。

这本画册据说当时轰动上海滩,19个区县,公检法的系统,街道乃至许多高校,纷纷向陈海汶抛出了订单。

原本的摄影个体户,在创业第二年,爆炸式地发展成了一个100多人的摄影团队,一年9000万的流水让陈海汶迅速博得了画册大王的名号。

 

陈海汶和他出版的画册。

 

陈海汶说,中国只有一个上海,只有上海具备这样丰富的题材,也只有上海能够提供人文纪实的影像作品向商业转化的可能。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关注上海,是他一路走好运的原因。

 

一、老城厢,上海摄影师永恒的情结

80年代,摄影师“小陈”和陆元敏等今天同样成名成家的摄影师是每天一起在街巷里弄里勤奋创作的好摄友。

而今天我们回望那个时期大量摄影师拍下的同类题材作品,陈海汶的作品从形式感、人物神态的抓拍和图片的质量(所谓画面的细腻程度)都是卓尔不群的,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在带给观者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动与活泼,这些图片也成为了建构上海市民生活史的一块重要的拼图。

 

八十年代在居委会里看《解放日报》的大爷。

 

八十年代的上海巷弄里,代人写信的“文化人”。

 

上海新场镇的老理发店充满了浓浓的岁月格调。

 

外滩繁华背后的生活景观,颇有纽约布鲁克林街区陈旧却浪漫的情调。

 

坐在屋顶乘凉老人,曾经是老上海的一道特殊的风景 摄于福州路18号。

 

二、去法国,寻找梧桐街道“最初的梦想”

2012年,《与梧桐交织的风景》出版,画册详述了思南公馆的前世今生。为了找寻思南公馆建筑风貌的源头,陈海汶专程前往法国的比亚里茨,观察那里的建筑与思南公馆之间的设计纽带,同时以闯入者的姿态对生活在思南公馆和比亚里茨老洋房里的人们进行纪实性的拍摄。

这本追本溯源的画册成为了针对思南公馆建筑和人文考据研究的重要成果,时任上海市长的韩正还为画册亲自撰写了序言。

 

烟雨迷蒙中的思南路一角,改建前的思南公馆留下过许多岁月沧桑的痕迹。

 

至今依然生活在比亚里茨的法国贵族后裔,他们祖宅和思南公馆有着相同的法式血统。

 

曾经生活在思南公馆里的上海“老克勒”。

 

陈海汶在上海寻找法国文化的基因,也在法国建筑里探索着中国文化的元素。

 

在思南公馆,陈海汶找到了依然生活在这里的比亚里茨人的后裔。

 

三、看外滩,用最戏剧的方式穿越时光

2015年,大型摄影画册《外滩》出版。

外滩是上海的灵魂地带,题材本身的分量不言而喻,超过12名来自国内外知名摄影家为画册提供作品,而陈海汶作为画册的主拍者,在纪实摄影之外,还想出了一个既烧钱又烧脑的新“招”。

他以电影拍摄的技术规格,将外滩建筑内曾经的功能和情景予以再:从银行大厅的人来人往到豪华酒店的人声鼎沸,从俱乐部的觥筹交错到高档餐厅的华丽晚餐……一如美国摄影家格里高利•克鲁德森作品中充满戏剧性的场面铺陈和复杂调度,陈海汶打造的“图片电影”生动地将上海外滩的故事变成了可视化、可触摸的“现实”。

 

风起云涌的外滩和晨光照耀下锻炼中的人们。

 

百年外滩,暮色依旧,夕阳中的建筑群雄姿更甚当年。

 

光影交错间,中西方的文明在外滩重新相遇。

 

精巧而复杂的场面调度、光线运用,重现了老上海外滩银行里繁忙的景象。

 

为了完成《外滩》这本画册,陈海汶频繁前往伦敦,试图从那里寻找到与外滩同频共振的文化元素。

 

四、迪士尼,欢乐背后的泪水与荣耀

2017年,《被纪念的那些日子》出版,画册从全方位的角度呈现了上海迪士尼乐园从第一根桩下地到开门迎客的全过程。从2013年起,积累下5万张图片的资料库,在这本画册中,可以看到外国专家团队的认真和严谨,中国建设团队的专业和拼搏,建设工地的日新月异,以及幕后关键人物们的担当与重负。

三年多的高强度拍摄成就了又一本为上海存证的画册。这本画册也成为了陈海汶摄影生涯的又一高光时刻。

 

上海迪士尼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复杂的钢结构上进行着施工。

 

来自美国的迪士尼员工也在上海为园区的建设付出了长时间的努力,陈海汶记录下他们长期分居终得团聚的感人场面。

 

2016年,距离开园还有一年多时间,迪士尼乐园已经初具规模。

 

烈日酷暑下,迪士尼园区工地上加紧工程进度的技术人员。

 

陈海汶在建筑工地搭起一座摄影棚,为参与建设的工人们留下宝贵的影像。

 

五、“上”赛事,呈现上海最国际的面孔

近年来,各项重大的国际赛事落地上海,自然也成为陈海汶关注的主题。

从F1、马拉松、网球大师杯到赛马,但凡重大赛事举办,现场一定有他的身影。对于陈海汶来说,拍摄赛场并非重点,运动员和观众的互动,为了观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面孔,以及赛场下、幕后的各种工作人员的状态和故事,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

记录下这些不同肤色,不同身份的人们在这些盛世狂欢中的状态,呈现的其实也就是上海面对世界的表情,和世界注视上海的眼光。

 

上赛道的观众席上是一片车迷狂欢的海洋。

 

陈海汶喜欢抓拍场上场下不同的面孔与表情,他说,这些个体的表情体现的更是上海国际化的表情。

 

F1赛场上,陈海汶记录下赛车进站换胎,蓄势待发的瞬间。

 

马术冠军赛上,赛马和选手在中华艺术宫前一跃而过。

 

陈海汶用多重曝光的手法拍摄下大师杯赛场上选手发球的瞬间。

 

随着陈海汶的上海主题摄影视角的越来越宽广,他最终成为了一位对宏大命题操作起来游刃有余的摄影家。

在这些大命题框架下,点面结合的叙事结构成为了陈海汶画册普遍性的编排风格。而如果撇去画册中他导演和组织者的身份,单用摄影师的维度去观察陈海汶,他作品的视觉语言的国际化程度也是令人称道的。

精准的抓拍,精确的构图,精致的光影,让陈海汶镜头下的上海具有了一种穿透时代的永恒性。

按照陈海汶的说法,上海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走向世界,读懂世界,最终是为了读懂上海这片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

栏目主编:张春海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董天晔 摄影报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