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庞氏骗局的前赴后继:中晋会是最后一个吗?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壹米久 2016-04-10 19:10
摘要:庞氏骗局面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反复“倾倒”?

 

继e租宝、金鹿之后,又一家大型理财平台轰然倒地——这一周,“中晋系”让多少人坠入深渊。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中晋合伙人投资总额突破340亿元,总人次超13万。中晋的行骗手段也渐渐大白于天下:50%的高收益,金字塔式的合伙人层级,卷入亲友和家属,借新还旧……

 

活脱脱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一种叫法,当事人查尔斯·庞兹,也被称为金字塔骗局的祖师爷。一百年来,骗子层出不穷,骗局屡屡重演。

 

而被骗的人们,似乎也没有太多长进。

 

 

希望与诡计

 

查尔斯·庞兹(1882-1949),来自意大利,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端盘子、刷油漆、抹水泥等等。渐渐地,他发现赚钱最快的方法就是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

 

这是什么样的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然后获得高额回报。为了与众不同,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

 

1919年,一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国与国之间的政策、汇率等不同,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狠捞一笔钱钱。

 

庞兹抛出了巨大的诱饵,所有的投资,在几十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还有“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

 

一年左右,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很多美国人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庞兹发现了钱。”

 

庞兹开始享受奢靡的生活。直到1920年8月,他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但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庞兹被判处5年刑期。

 

此后,庞氏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基本形态就是一个快速发财的策略,运行过程中会利用营销手段,直至诡计被揭穿。

 

庞氏骗局会如此吸引人,关键就在于无法给出明确的、骗局崩溃的时间节点。这也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难题,庞氏骗局最终有可能被认为是一种集体的非理性行为。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人而言,这样的投资并非不合理,因为坍塌之前能持续地给人以希望

 

 

骗局的“新衣”

 

庞兹并非是第一个发明“诈骗”的人,但其诈骗手段和效率之高,让美国人狠狠领教了他的厉害。在他之后,类似形式的诈骗仍在继续吸引众多盲目的投资。

 

上世纪50年代的麦道夫骗局便是最经典的案例之一。麦道夫曾是华尔街最受人敬重的成功商人,有着良好的从业记录和信誉。但调查发现,麦道夫的公司运作的核心竟是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根本没有所谓的投资,他仅仅是将新投资者的本金交给旧的投资者而已。

 

麦道夫很会揣摩投资者的心理,要投资还需要很高的门槛,另外,光有钱没有人介绍是不能进的,他为此打造了一个“圈子”。这一策略非常成功。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或许就是现在惯用的饥饿营销的雏形。

 

几十年后,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令麦道夫出现资金周转问题。他坦白,其实自己一无所有,而是炮制了一个庞氏骗局,前后共诈骗客户500亿美元。2009年7月,麦道夫因犯下史上最大诈骗案被判150年监禁。

 

实际上,庞氏骗局可以伪装成不同的形式,穿上“新衣”不易察觉,也很难与正常的商业行为区分开。

 

巴西前亿万富翁艾克·巴蒂斯塔经营的OGX石油公司,就是一个伪装的庞氏骗局走向破灭的例子。他们的策略是用诱人的股票期权从其他公司挖走优秀员工。

 

这种用期权挖人的方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也使得OGX公司的负债逐渐累积。时间一长,营收与负债变成了一个倒置的金字塔。最终,公司破产,员工和投资者也跟着破产。

 

 

非理性的人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庞氏骗局都开始反复出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倾倒”?

 

监管当然是个问题。大量庞氏骗局,形式上像极了正常的商业行为。譬如OGX的股票期权,完全可以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这就是管制困难的原因之一——管制太严苛,会牵连合法企业,阻碍创业激情,但另一方面,缺乏管制,又会滋生庞氏骗局,给经济带来重创。

 

更大的根源,还是人类的非理性

 

庞氏骗局看起来千变万化,本质上却有着一脉相承的特征。大家都知道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但庞氏骗局往往以高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却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就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来实现。

 

但在“这个月投入1000美元,下个月就能拿到2000美元”的许诺面前,谁能不动心呢?投资的金字塔便不断堆砌,但当不再有投资进入时,整个金字塔只能轰然倒塌。

 

人性的脆弱,总是在无意间将自己推向深渊。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曾经警告:极其危险的金融泡沫,并不是由操纵者的指挥棒指挥产生的,而是市场的力量自发促成的,“一个人的期望,激起了下一个人的盲从。”

 

就监管而言,各国都已经绞尽脑汁,譬如设计合乎一般原则的法律。美国国会在2010年,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成为了美国金融监管的基石;印度最近也开始讨论和修改相关金融法案,以期在管制金融欺诈案件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在P2P金融已然遭遇危机的中国,尽快改变时下的监管格局,自然是当务之需。

 

但再完善的监管体系,也未必能够百分之百地堵掉漏洞。如果“非理性的人”始终无法改变,此番轰然坍塌的中晋,会是最后一家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