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社交时代,高校“刷脸”六大招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安琪 2016-04-07 09:50
摘要:高校“段子”为什么能够如此“高效”流传?

沪上名校“复”“交”“济”,有着百余年校龄,对在那里念过书的年轻人来说,闲聊时得能说上几条关于母校的段子,这“校友”的身份才足以服众。

当然,段子也会出卖年龄假如你张口即来的还只是校园里的猫猫狗狗、失调的男女比例、春季去哪里赏樱花、雨季去哪里看“海景”,那你可能就是毕业多年的老校友了。要不然,你的同学一定会惊讶:近来传得沸沸扬扬的复交济恩怨情仇,你居然不知道?

从去年七夕节交大“示爱”复旦的《七夕到了,交大向旦旦表白了》,到不久前同济在交大120岁校庆之际写给对方的“情书”,再到充满春季骚动的《复旦大黄与同济樱花|杨浦网红的巅峰对决》,以及带有盘点性质的《她旦依然如此傲娇》和《我济表白上交?深扒复交济的恩怨情仇》,一茬又一茬的段子俨然成了连续剧,复旦、交大、同济也一改“学霸”形象,化身“网红”,时而针锋相对,时而争风吃醋。

这些段子的点击量动辄成千上万。在段子热传的那几天,要是你也有几位在复交济念过书的朋友,你的朋友圈一定被刷过屏。其间,兄弟高校也会趁机刷一下存在感。今年年初,上海音乐学院就借着《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横扫微信朋友圈,顺便还借机向“华师大的姑娘”抛了一个媚眼。

在一届届学子的努力下,高校“段子”从口耳相传的谈资,变成了贴吧和“人人”上的帖子,之后又转战微博,直至在今天的朋友圈中表现出惊人生命力。它们为什么能够如此“高效”流传?


1,社交资本力

从订阅号“挺进”朋友圈,是这些段子要经历的第一道坎。而无论是同济的樱花,还是复旦的猫,又或是“旦旦”、“我济”之类的昵称,这些让学子们一眼就能瞥见亲切感和发言权的元素,无疑为段子赢得了第一批读者。

而接下来,他们的转发扩散则是出于“社交资本”的考虑:朋友圈里有不少同校好友,朋友们瞧到我的这条转发,会不会乐意点开看呢?当然,能给几个评论和点赞就更好啦!


2,自我展现欲

在社交平台,乐于转发和评论这些名校段子的通常是学生和校友。因为,每一条转发,都是在“低调”地昭告天下:我是xx大学的学生哦,不错吧?我的校园有这么多好玩的,羡慕吗?我爱我的母校,真心的!


3,集体仪式感

看见多位同学都转发同一条关于母校的段子时,出于同窗情谊以及身份认同,难免手指一痒,萌生“我也跟着转一发吧”的冲动!这就像是母校熟悉的课间铃声和广播体操产生的规模效应,这种朋友圈中的小小“仪式”未必庄严,却格外走心。


4,情感表达力

对于母校,80后、90后的学子看似热衷找茬,实则爱得深沉。他们将低调真挚、不卑不亢的热爱用在了那些看似“拆台”的段子的创作和传播之中:校园传奇、名校恩怨,无论是同学之间谈天,还是在朋友圈中转发,都是他们一句句大写的“我很在乎你”!


5,软萌化

有趣的段子并不都产生于“民间”。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不少段子,都出自校内的组织或团队的手笔,甚至还有高校的官方账号。

一条条成功的段子,为传统名校的公关形象带来新风尚,也引来了其他高校效仿。随之,不少高校在社交网站的账号主页上都刮起了“软文”加“卖萌”的软萌风。

 


6,颜值高

段子要流传,本身的“颜值”也极为重要。

纵观朋友圈中那些点击破万的名校段子,几乎都充满了青春气息和网络元素——标题惹眼,图文并茂,正文内容环环相扣,但读来也毫不费劲。对平日里忙于学习和工作的学子和校友而言,它们正好可以让紧绷的大脑“开个小差”。

于是,那些关于名校的段子,就像一个个聪明淘气的学生,也能学乖,但更爱耍帅,带着一股充满灵气的正能量,在社交网络上闯荡。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刘璐  编辑邮箱:internetobserver@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