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又一个新的城市战略来了!提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传递出什么重要信号?
分享至:
 (1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士林 2019-02-16 06:30
摘要:这是继2016年原文化部在全国开展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后,在国家部委层面提出的又一个关于“消费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日前,商务部表示将“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这是继2016年原文化部在全国开展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后,在国家部委层面提出的又一个关于“消费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提出,既与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关,也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日益形成普遍共识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我国应对外部复杂严峻环境及不确定性、优化生产和消费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构建符合我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手段,为我国经济从工业制造业转向文化服务业、我国城市从生产型城市转向消费型城市、促进消费市场从国内走向世界发出了更为明确的信号,传递出更加丰富的信息。

 

在某种意义上讲,由于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个概念中,既包含了国际消费这个消费的最大空间层级,也包含了中心城市这个当今中国城市纷纷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它同时还隐含着比国家中心城市这个我国最高的城市层级更高的内涵,因此这个概念一提出,就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热切的关注。

 

实际上,一些城市早已开始试水消费城市领域。

 

2017年3月,近年来经济发展良好的武汉就提出“打造国内一流消费城市、建设中部电子商务中心、国内领先的服务贸易中心城市”。2018年4月,上海市发布《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从这两个城市的战略定位看,武汉把自身定位于“国内一流”,是比较符合其自身实际和整体发展水平的。而对此前已确立建设“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来说,提出“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不仅理所当然,而且也可以看作是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种试探和摸索。

 

在商务部明确提出开展建设试点之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迅速得到一些城市的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要数重庆和南京。1月24日,仅在商务部提出拟开展试点工作一周后,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进消费平台转型升级,壮大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差不多与此同时,在南京市两会上,“争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它们为什么这么积极,这里有一些客观的原因。对于重庆而言,尽管目前其经济总量已突破2万亿元大关,但也正在面临着一个异常严峻的挑战,那就是近两年GDP下滑幅度较大,特别是2018年实际增速仅为6%,与其四五年前的最高峰值相比差不多缩水了一半。重庆抢先布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借消费环节提振经济发展的意图相当明显。对于南京而言,主要是为了圆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梦。在近年来“国家中心城市”的角逐中,作为全国经济强省省会的南京屡屡受挫。此次抢滩布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如果进展顺利,也算是一种对自我期许的“替代性满足”。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提出的新战略概念,在理论研究、政策机制和战略规划等方面也没有成熟、系统的参照。在此背景下,正确认识其现实意义,找准现实的发力点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是要充分认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严峻性和紧迫性。相关统计表明,201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以高质量的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变得更加紧迫。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城市科学的角度看,在后工业时代,消费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消费生活方式也成为城市生活方式的主流。布局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是在新型城镇化领域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的重大举措,可以起到开辟主战场、建设主平台、打造主引擎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积极借鉴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经验和模式。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全国的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已有45个。截至2018年6月,试点城市共有4亿人次参与试点工作,累计拉动文化消费约1100亿元。为此,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总结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经验和有效模式”。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是目前在部委层面推出的两大消费城市战略,前者主要涉及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对相关领域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后者重在落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包含着文化消费的相关内容。深入研究和促进两类试点建立良性互动的协调协作关系,不仅有助于整体上做大我国消费经济的规模和质量,也有益于提升国家消费城市政策和战略的效能。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