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专访 | 李成:中美在敏感问题上的合作可延伸到其他领域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梦达 2016-04-03 11:12
摘要:第四届世界核安全峰会日前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与此同时,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进行了双边会谈。解放日报·上海观察驻美记者就此专访了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

中美核安全合作非常有益

 

记者:您认为以中美等大国为首的核安全合作目前来看成果如何?本届核安全峰会比上次的海牙峰会有哪些进步?核安全峰会有明显的奥巴马政府印记,有消息指出由于美国政府换届,下届核安全峰会可能变成执行层领导的会议,如果属实,中美两国将如何巩固和扩大当前的成果?

 

李成:核安全问题牵涉到两方面,一个是nuclear safety,一个是nuclear security,后者主要是防止恐怖分子,而前者指核设施、核材料的安全使用。这两个点对中国都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中国的核能源应用只占全国能源结构的2%,而全世界来看这个数字是12%。但由于对煤炭的需求造成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核能源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这方面的安全措施的保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警惕恐怖分子的威胁,也是中国本身的利益所在。

 

当前的核安全和网络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很多国家,可以说大约半数的有核原料的国家并没有防备网络攻击的能力。在这方面国际社会的合作,尤其是中美的合作是非常有益的。恐怖主义对核的攻击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生,但是这个危险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危险随着那些恐怖主义非国家组织的发展,在不断挑战我们的极限。当然,奥巴马总统本身就把核安全、核控制作为他的一个重大的政绩,他早年得到诺贝尔奖和这个也是有关系的。因此他在任期八年中在这方面推进了很多,尤其把中国作为核安全的一个主要的伙伴来处理这个棘手问题,在这点上是值得赞赏的。

 

如果下届开始核安全峰会变成执行层的会议,那时候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会比现在多得多。但是我认为任何负责任的领导人,任何有远见的、对目前世界格局变化和持续发展有高度敏感的领导人或者政府,都应该注重这些由于科技革命对人类带来的挑战,这牵涉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在这个问题上面,如果哪一个大国的领导人掉以轻心的话,历史将会使他付出代价。

 

记者:您在接受《光明日报》的采访中指出,美中核安全合作尤其是围绕核安保示范中心的合作将产生“溢出效应”,带动其他领域合作,甚至有助于管控分歧,推动双边关系建设性发展。能否进一步展望在其他领域还会有哪些形式的合作?

 

李成:首先各个国家地区在核安全方面的合作就是非常敏感的,核安全和网络安全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网络安全方面,中美有很多的分歧,有很多互相的指责。如果在核安全的领域有突破的话,那么在网络的领域也会有合作,这是第一。

 

第二,中美两国在反恐领域上有推进合作的机制,但是这个机制现在贯彻得还有限。通过核安全方面的互相合作,可以使双方建立更多的互信,这样在其他领域中,比如刚才提到的网络安全和反恐方面的合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朝核问题上中美有相同利益

 

 

记者: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习奥会”中表示,尽管中美两国在某些领域存在分歧,但在朝核问题上正在有效地开展合作。您认为朝核问题反反复复的症结在哪儿?解决的出路在哪儿?您对中国外长王毅之前提出的“不只六方会谈,三方四方五方会谈都可以考虑”怎么看?

 

李成:首先中国和美国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在朝核问题上有这样的一致性,我想强调的是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在过去几年当中,中国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把朝鲜半岛的稳定作为第一目标改变成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作为第一目标。因为中国不希望朝鲜有核武器,不希望东北亚因为朝鲜拥核而被带到一个危险的境地,这些都是和中国的利益相违背的。同时,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和美国也有所不同,中国认为通过谈判、通过联合国的制裁,要比单边的行动、要比采取武力措施好得多,中国不希望美国由此找到理由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而且中国认为通过武力的制裁会导致大量难民,就像欧洲发生的问题一样,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和稳定都是不利的。但是我强调的是中美利益的相同性,而不是不同性,也就是前面说的在历史上美国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得那么近。

 

对朝核问题解决的方法,中国当然还是强调谈判,如果现在六方谈判不太可能的情况下,三四方谈判确实也是一个可行的举措,尽管不知道美国是不是会接受,但不管怎么讲要用各种方法寻求问题的解决。这次习主席的访问使美国对中国的立场有了更多的了解,就像习主席说的这方面有很多的进展。我觉得这是值得庆幸的,而且也反映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这种敏感问题上的合作,这是非常积极的。

 

中美应进行更多换位思考

 

记者:您在央视的采访中指出误判误解是中美之间最大的隐患,高层对话是“绝对有利”的。那么,误判误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成:误判误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方不能够进行更多的换位思考,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最明显的就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和“美国遏制中国论”,这两种论断都有很大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讲,因为我生活在美国社会,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动用越来越多的资源,最终的目的就是把美国赶出亚太,然后成为世界的霸权,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同样地,有些中国人认为美国就是要遏制中国,让中国变得混乱、经济上难以成为强国,这点也是非常不准确的。事实上有很多美国人已经认为中国是第一经济强国了。所以缺乏换位思考造成这两种误解越来越厉害,这是很危险的状况。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误读,所以需要双方的最高领导人不断地沟通、再沟通,而频繁的交往,有双方90多种对话机制,有双方领导人半年两次会晤,三年里加起来有10次见面,这些都是非常有利的。

 

记者: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说,目前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华政策大辩论,即到底该拿中国怎么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对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美国的真实看法是什么?

 

李成:这个大讨论是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二个原因和美国本身国内的政治有关系,他们要检验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现在正在进行的总统选举,会对美国自身出现的问题,对前任总统的对华政策会有一个检讨,这是很正常的;第三个原因可能还是美国、包括西方一些学者对中国政治误解误读,最近有很多批评中国的声音,有的有一定道理,有的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某些对中国的内政问题的观念和判断变得越来越有市场,这不是我的观点,但这样一种背景下就会有一些关于对华政策的重新探讨。我认为引起这些讨论的是这三个原因,而最根本的还是误解误判。

 

对于习主席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阐述,首先是美国人不愿意别人来制定他们的外交政策,另外他们对你讲的和实际上发生的问题,有一个认识上的反差,听到是“和平、不对抗、不冲突”,但是在南海问题上很多人认为中国在制造紧张局势。这种批评没什么道理,也和误解误判是有关系的。其实美国很多人对习主席的这个观点是认同的,最明显的就是美国的财政部长曾经说过,中美两个国家可以在一些机制上都做得很好,或者两个国家都做得不好,但是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做得很好,而另一个国家做得不好。他这话是讲经济的,但延伸出去讲也可以解读为两国有共同的利益,不应该成为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应该是通过合作机制形成双赢。

 

最近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频繁的见面,不管是当前的核安全合作也好,反恐也好,还是今年要举行的杭州G20峰会也好,中国正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建设性的,可能会改变美国人对中国负面的看法。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讲,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比美国要多一些要好一些,而在非洲、拉美国家,他们的看法和美国人是完全不同的。

 

记者:今年美国大选正在进行,11月将选出下一届美国领导人,请您展望一下“习奥会”之后的“习X会”会有哪些可能性?

 

李成: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还会再见两次面,一次在今年9月的杭州G20峰会上,另一次是今年的APEC会议(11月在秘鲁举行)。

 

关于另一个问题,现在讲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不知道谁会最终出现。但是可以讲的是,如果希拉里当选,她的外交政策、对华政策都是比较明朗的,她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对中国有更多的理解,在另外一些问题上对于中国有更多批评,但不管怎么讲她有一个延续性。当然如果共和党的特朗普上台,就有很多未知的因素,目前共和党并没有完全支持他,特朗普的班子里面有些什么人都还很不清楚,有些人我根本就没听说过。但是有一点我想强调的是,这次习主席访美是对未来有影响力的一次访问,影响力体现在告诉美国的民众,中国愿意和美国进行合作,这点释放了一个非常好的讯息,是这次访问成功的内涵所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