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长三角两地书】上海人看宁波:那句“阿拉”,融进你我性格里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亮鑫 2019-01-16 07:01
摘要:一句“阿拉”、两个外滩,把这两座隔着杭州湾相望的城市紧紧联在了一起。

若说苏浙哪个城市对上海的影响最大,无疑不是苏州就是宁波。这可从上海话的组成中加以辨别。如上海人自称是“阿拉”,就是典型的宁波话,也成了上海话的标志性符号。

 

小时候,弄堂里邻居家有些是宁波人,这使石库门弄堂常飘着他们家自己腌制的臭冬瓜、咸黄鱼、黄泥螺、臭乳腐等食品味道。有同学祖母是宁波人,总见她满弄堂追着孙子端着饭碗大声叫着:“屈呐!屈呐!(意即吃啊,吃啊)”。记得那时到春节才能吃到宁波汤团,那芝麻香味至今难忘。这是充满烟火气的上海弄堂生活。

 

我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我熟悉的宁波人不少,有邻居好友,有发小同窗,也有文化名人。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就是宁波余姚人。1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宁波,就因读过他的《风雨天一阁》,就急着去找那幢古老的明代藏书楼,想感受一下那里深厚的历史文化。那天细雨绵绵,满地落叶。我在花园里把脚步放得又轻又慢,细细品味,唯恐走得重了快了,会有悖于这里浓郁的书卷气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一位与余秋雨同年龄的上海文化名人是陈逸飞。他与余秋雨一样,也是1946年出生于宁波。我与这位温文儒雅、激情洋溢的著名画家也有过一些交往,谈的多是艺术。有一次,他约我去花园饭店谈一部影视片的创作。见面交谈时,他竟然谈起我家,兴奋地说:“还记得吗?我去过你家,你家有一个有老虎窗的阁楼书房,四壁满满的都是书。”我一下纳闷了,他能把我家的书房说得一清二楚,难道他真的来过我家?回到家,我把这一纳闷对太太说了。太太笑道,肯定是你把我家这阁楼书房对他说得十分详尽,竟然让画家把自己的丰富联想当作真实了。

 

由于余秋雨与陈逸飞,在我记忆中,宁波一直是个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之地。

 

以往,我印象中的宁波,很大程度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宁波人组成的。直到2016年,我作为中国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应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邀请前去讲课,讲课空隙,我有机会去雪窦山看看,去奉化老街转转,宁波在我眼中这才变得更加具象、生动,鲜活。在老外滩,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汇流,江涛浩浩令人心生震撼。沿江大批的老建筑散发着历史文化的巨大魅力,重现了当年商贾云集、轮船来往的繁华景象。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这里还有老上海人十分熟悉的“弹格路”。

 

宁波的老外滩让我想起了宁波与上海相近的百年历史。鸦片战争后,上海、宁波和广州、厦门、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同时开埠,各国商人蜂拥而至,千帆汇聚,上海和宁波两地的外滩也应运而生。只是后来,黄浦江畔的上海口岸迅速崛起,上海外滩的知名度无疑更高。也许正是这一点,上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宁波人离开了家乡,他们坐着海轮前来闯荡上海滩,给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贡献。有资料显示,上海开埠后,宁波帮在上海做生意的人最强也是最多的,占了上海工商界的七成,并至少创造了50个“第一”。状元楼、鸿运楼等,都是沪上久负盛名的甬帮菜馆,市场上到处回响着“阿拉”的声音。久而久之,在移民汇聚的大上海,都流行称自己为“阿拉”了。

 

宁波与上海虽为一水之隔,但与苏锡常和杭嘉湖相比,两地陆地距离更为遥远。但一句“阿拉”、两个外滩,把这两座隔着杭州湾相望的城市紧紧联在了一起。宁波,既深刻地影响了上海这座城市,也极大地影响了上海人的性格。

 

想知道宁波人怎么看上海,请点击此处穿越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