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黄庆桥:中国未来站位,取决于科技发展中这个“关键一招”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庆桥 2019-01-13 06:31
摘要:自主创新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将直接决定未来中国的发展,也是决定中国未来站位的“关键一招”。

【编者按】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习近平等为获奖代表颁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书写了科技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在上海交通大学黄庆桥副研究员看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既是中国崛起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没有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就没有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经历了三大历史转型:从国防驱动向经济驱动的转型;从学习苏联向学习欧美的转型;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科技重塑了中国。以下是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公认,而中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更是格外抢眼。在我看来,改革开放40年也是科技重塑中国的40年。现实总是联系着历史和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目标方向,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今天,我想就此和大家作一些分享交流。

 

如何看待40年来中国科技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艰难历程、伟大成就、历史经验等,不仅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所关心的,而且是全世界有识之士正在着力探讨的。无论人们从哪个角度阐释中国成就、中国道路、中国经验,都绕不过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既是中国崛起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既是一个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中国现象,也是一个持续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历史过程。也因此可以说,没有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就没有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这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本真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和基本自信。

 

中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其中,既有“高大上”的航母、核潜艇,也有就在我们身边、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的高铁、大飞机等。就在前不久,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北斗系统由此正式迈入全球时代。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科技进步与成就。

 

通常来说,要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状况,有这么几条路径:一是看数字,就是看能够体现科技成就的诸多载体的统计数字,比如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科技发明专利的数量、科技人才的数量等;二是看贡献,就是看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某一具体领域或行业的科技成就与实力,比如国防科技实力、各工业行业领域科技产品的性能与竞争力等;三是看原创,就是看原创性重大科学发现与突破,这方面原是中国的弱项,近年来已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四是看影响,就是看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包括中国科技人才、科技水平、科技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五是看未来,就是看中国科技发展潜力,比如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等等。

 

只有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状况,才不至于妄自尊大或是妄自菲薄。换句话说,我们既不能因为统计数字上的迅速提高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某些方面的重大突破而骄傲自满,更不能因为在一些领域的落后和差距而丧失信心。我们要充分看到中国科技的发展、成长与进步,要理性看待中国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更要客观深入理解中国科技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总之,我们要做中国科技发展的积极促进派、参与者,而不是反对派、旁观者。

 

科技重塑中国经历三大历史转型

 

纵览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我认为,有三大历史转型直接塑造了今天中国科技的基本面貌。

 

一是,从国防驱动向经济驱动的转型。

 

科技发展的国防驱动与经济驱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时间上,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国防驱动,改革开放后主要是经济驱动。在目标上,国防驱动是要解决生存问题,经济驱动是要解决发展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防驱动与经济驱动并不是对立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

 

所谓国防驱动,指的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科技发展主要是服务于国防建设,并因国防建设的需要而促进了相关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这种科技发展主要由国防驱动的过程,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思维主导世界格局发展,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核威胁和核讹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新中国只有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谈得上发展。因此,发展国防科技,确保主权独立自主,便成为首要战略目标。科技发展国防驱动的经典案例,就是集中全国的力量搞“两弹一星”。邓小平同志曾对此有过深刻的评价,他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方面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所谓经济驱动,指的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科技发展主要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此过程中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革命性重大论断的实践与落地,彻底打破了对科技事业和科技人员的各种束缚,从而逐步确立起新的关于科技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上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面向、依靠”方针,到后来的科教兴国战略,再到今天的科技强国战略等,还有不同时期的各类型科技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都把科技创新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可以说,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双向驱动已成为今日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是,从学习苏联向学习欧美的转型。

 

自1840年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亡图强的危机意识已经成为新的传统,由此向“夷”之先进学习,便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主流之一。最开始,我们的学习停留在器物层面,比如老一辈人熟知的“洋枪”“洋炮”“洋火”等这些带有鲜明舶来品烙印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先人在器物层面向外学习的结果。从19世纪末开始,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仅仅在器物层面向外学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于是向外学习就逐渐从器物层面拓展、深入到思想、文化、制度层面,我们不仅要学习引进洋枪洋炮,更要学习深层次的科学和民主、先进的制度和管理等。学习的对象也逐步扩大和转移,欧洲、日本、美国、苏联都先后是我们的学习对象。

 

新中国成立后,两大阵营对峙,新中国别无选择,只能“一边倒”,向苏联学习。因此可以说,那时候我们学习苏联,是国际大环境决定的。向苏联学习是全方位的,也因此有了所谓的“苏联模式”。就学习苏联科学技术而言,首先是引进苏联的先进技术。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大型工程是比较有名的,这对于新中国打下重工业基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就是军事技术援助,这也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是移植苏联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和做法,包括科学教育制度、学部委员制度等。但是这种“一边倒”的学习也留下了一些弊端,后来成为新时期改革的突破口。

 

改革开放后,中国主要向欧美和日本学习。这种学习也是全方位的,一直持续至今。就科学技术来说,一方面国家层面大力引进先进高科技,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高技术,另一方面以市场换技术,将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设备同步,在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在国际合作交往中逐渐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可以说,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增加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是,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型。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科技发展之路主要是以跟踪模仿为主,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自主创新的比重不断增加。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对于后发国家而言,跟踪模仿是必由之路,这并没有什么丢人的,反而是善于学习的表现。中国科技跟踪模仿战略的典型代表,莫过于“863”计划和“973”计划,这两个计划的出台,就是定位于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趋势,前者聚焦于高技术领域,后者聚焦于基础科学领域。这两个计划的成功实施,对于我国科技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没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文化环境,科学技术就难以健康、快速发展。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我国在大力跟踪、引进“硬”科技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习、模仿“软”的方面,比如科学技术的组织方式、科学教育的制度与内容、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等等。尽管跟踪、模仿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总的来说,我国科技发展坚持“硬”“软”两手一起抓,坚持两条腿走路,这是中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自主创新则是跟踪模仿到一定时候的必然选择。中国科技发展不可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跑,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大国,曾经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展望未来,中国理应要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因此,没有自主创新是不行的。其实,自主创新也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急需。当今世界,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尽管在基础科学领域国际合作频繁,但在高技术领域,各国都将其视为国之重器进而严禁出口。新时代的中国,常规技术我们该掌握的,基本上都掌握了;而关键核心科技,是买不来的、讨不来的、换不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国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既是历史发展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也是冷峻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一道高难度“考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创新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将直接决定未来中国的发展,也是决定中国未来站位的关键一招。

 

勇敢实现“并行”“领跑”的新跨越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的科技成就?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在于我们的制度优势。

 

在中国,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重大科技成就,都是通过立项重大科技工程的方式取得的。这些重大科技工程,有的我们已经取得很大成就,比如核潜艇、载人航天、高铁、“北斗”导航系统等,有的我们正在奋力研制,比如大飞机、芯片、航空母舰等。这些重大科技都关系国家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未来发展,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崛起并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应当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重点突破,是中国科技事业40年来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之体现。在新时代条件下,整合制度优势,释放体制活力,将是中国科技再铸辉煌的根本保障。

 

40年来的科技发展成就启示我们,没有改革就没有科技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等都会对科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实践证明,通过改革破除阻碍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软硬约束,建立健全为科技发展保驾护航的制度与软环境,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在2018年5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话赢得了高分贝的掌声:“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以前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也可能面临着更新换代、调整完善的新任务,更何况很多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藩篱正阻碍着科技创新发展,亟待改革破除。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既需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也需要有将改革更好深入下去的智慧。

 

40年来的科技发展成就也启示我们,没有开放就没有科技发展与进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来说,主动学习先进科技、千方百计引进先进科技、以市场换技术、实行“拿来主义”等,都是实现自身科技发展与水平提升的必经阶段和必要环节。比如,中国高铁在起步阶段,主要是依靠技术进口,从德国、法国、日本等引进先进高铁技术。中国科技发展得益于开放,得益于世界科技革命,反过来,中国的发展进步也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身处科技革命的大潮中,任何创新绝不可能闭门造车,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仍然是中国科技发展实现跃升的重要途径。

 

40年来的科技发展成就还启示我们,发展科技,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关键核心科技是买不到的!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是以高铁为例,之所以能实现从引进到引领的逆袭,坚持自主创新,根据中国实际需要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是实现突破的关键。21世纪初,我国自主研制了“中华之星”“先锋”等动车组,为高速动车组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复兴号”的诞生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未来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40年来,中国科技的基础与实力已今非昔比,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更加自信,更加自立,勇敢地实现“并行”“领跑”的新跨越。

 

科技重塑中国,这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更是未来。在新时代里,改革开放再出发,科技创新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是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的伟大宣言,也是对科技重塑中国的生动诠释。为此,我们要坚持制度自信,不断完善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守正出新,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让科技创新活力充分释放;要坚定中国道路,咬定青山不放松,顶天立地搞科研,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发展自主创新之路;要坚信科技强国,让科技强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科技强国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力,让科技强国的伟大力量更加充分展现,最终让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早日实现。


【思想者小传】

黄庆桥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市曙光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出版专著《科技重塑中国》《钱三强与中国科学》,与人合著《平易近人》《今天让科学做什么?》等。曾获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