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年终盘点|我们这样“触碰”长三角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长三角周刊记者 2018-12-29 15:25
摘要:对“跑”长三角的我们来说,长三角是很多张往返于上海与苏浙皖各地之间的车票,也是那些实实在在的、可触碰到的人与事,还是我们的乡愁与期待。

“长三角”本来就是热词,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更成了重要关键词。对“跑”长三角的我们来说,长三角是很多张往返于上海与苏浙皖各地之间的车票,也是那些实实在在的、可触碰到的人与事,还是我们的乡愁与期待。

 

上海高铁机械师日行三万步检修动车,备战春运。

 

流动

 

本报记者 陈抒怡

 

皖北的一个村庄,距离最近的高铁站还有四五十公里路,一天只有四班公交车可达县城。村里的习俗是家里有人就不落锁,外人推门就可进,女人普遍素面朝天,习惯于穿着摇粒绒的睡衣跑进跑出。

 

我在这个村子采访,当地话只能听懂一半,正在发愁时,突然听到了有人讲上海话,一抬头,发现原来是上海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带家人来参观。几个月前,这位上海企业家刚刚与村里合作,成立了村里第一家科技企业,准备投入的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安防监控设备等。这位企业家告诉我,以前,他的业务只在苏浙沪发展,今年下半年才扩大到安徽。

 

再一打听,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帮助村里发展经济,上海相关部门曾送给村里一批种猪,但后来由于各方意见不统一,村里并没有乘势发展出养殖业,错过了一次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机会,至今令不少人扼腕叹息。我问这位上海的企业家知不知道这桩旧事,有没有顾虑。他回答,现在的营商环境大不一样了,相信这里大有可为。

 

他这种信心十足的样子让我想起之前在江苏吴江遇到的某企业副总,也是上海人,上世纪90年代从上海的一家炙手可热的国营单位辞职,投奔吴江的这家当时规模还不大的民营企业。当时她离开国营单位的消息一出,其影响被同样来自上海的一位“星期日工程师”形容为“犹如扔了一颗炸弹”。谁能想到,不到30年,当时这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上市企业,而原来强势的国营单位反而拆拆分分、辉煌不在。

 

两个故事都与上世纪90年代有关,现在回望会发现那个年代,国企的冬天倒逼国企改革,给了民企空间,为生产力松绑,释放出经济活力,也大大提高中国的竞争力。如果未来我们回望现在这个年代呢?说不定又是一次为生产力松绑的关键时期。长三角一体化有助于区域间打破行政壁垒、制度藩篱,政策掣肘也有望加快消除,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背后,会孕育着新的发展动力。

 

在最近的采访中,我已经看到了长三角一体化让经济要素更便捷流动的一些案例,比如我之前报道过的中科院教授陈雯在江苏句容进行的一个乡村实验,近期浙江宁波奉化、江苏淮安洪泽的村干部相继前往考察。乡村实验中的科技元素正在长三角之间流动,更频繁的是人才流动,我采访过在青浦挂职的嘉善干部、在上海快递企业挂职的桐庐干部、在杭州、合肥工作的上海人。一位刚刚结束挂职的嘉善干部告诉我,他在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在上海学到的一些经验。

 

频繁流动中带来的碰撞,触发出一些新的火花,改变着你我,改变着这个区域,也将改变未来。

 

江苏淮安盱眙县天泉小镇村民周成华(左)、谢明秀在农家乐准备食材。目前,小镇“农家乐”注册达58家。


向东


本报记者 任俊锰

 

向苏浙沪“流动”,安徽人是很积极的;同时,也有苏浙沪游客到安徽去。

 

“这里可以放炮仗。”在宣城宁国市的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蓝鑫告诉我,这位90后畲族农家乐老板的话虽然逗乐但却真诚,其实这也是他与在此跨年旅行的游客们交流中得知的,这些苏浙沪的游客们还告诉他,这里更有“味道”,提供了让一大家子人一起跨年的空间。

 

作为千秋村首批农家乐经营者之一,他曾前往临安、千岛湖、安吉等地进行考察。在安吉报福村的所见,让他觉得这里比千秋村农家乐发展“超前十年”;而在临安太湖源镇看到的场景,让他开始思考从农家乐走向更为高端的“民宿”,而且不新建民宿用房,而是改造村里老房子并以此为特色,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住宿选择。千秋村里,蓝鑫们的脑子“动”起来,也让原本一闲下来就“搓牌”的部分村民“动”了起来。而如何吸引游客来这个小山村“绕一下”,成了摆在当地村干部面前的问题。他们在思考、也在尝试,除打造畲族风情特色外,村里还计划与临安的太阳镇鸵鸟园进行免费观赏鸵鸟养殖等合作。

 

同样在宣城,一位曾经的上海知青在郎溪县的伍员山建起了农业公园。这里缓坡地土壤适合蓝莓生长,所产蓝莓不仅60%以上被销往上海,还被制成蓝莓酒、蓝莓酥等产品。但是随着游客的慢慢增多,让老板颇为头疼的是,省界上的“限高杆”让旅游大巴只得绕行,尤其是江苏游客。现在,随着连接常州溧阳和宣城郎溪的S202开通,苏皖之间的连接是否会慢慢“不设限”。 其实,对安徽省不少城市而言,积极融入长三角,向东接轨苏浙沪,这一传统由来已久,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钥匙。长三角一体化,百姓们希望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不过,也有“不积极”的。一家从浙江搬去安徽某地的企业,申请银行授信一年多未获审批,而该企业原本所在地的一家银行还巴望着来此地开展业务。营商环境有待提升,更为关键是,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一些关于发展的思想观念更待转变。


 

 

转变


本报记者 张煜

 

转变靠什么?一位从温州来嘉定挂职的干部说,两地要真正有互动,人就必须先互动起来。人先“亲密接触”以后,彼此之间的优势也就能更好的互相学习和促进,也更能推动项目进行,而不是纸上谈兵。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地要互相学习的地方还有不少。采访长三角,印象深的小故事有好几个,比如在G60科创走廊9城市的异地证照办理中,人们发现安徽办理证照很简便,浙江的技术手段很先进。还比如,一些地方的社保卡功能与技术走在前列,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电子社保卡的便利,当地人早已享受了。

 

互相学习,才能具备“大视野”。长三角人才流动,无论是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还是其他三四线城市,都对高水平人才有迫切的需求。作为工作在上海的记者,我当然希望上海具备最强的人才吸引力,但是作为一名记者,我就必须从旁观者的角度,用最中立的语言和数据去分析长三角人才流动的现状,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去描述长三角人才流动的未来趋势。而要解决一些长期以来就存在的区域间协调难题,并不是只要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就可以,而是更大程度上得依靠政策和各地政府工作人员思想的转变,“事在人为”。

 

扬州第一名胜瘦西湖

 

小镇


本报见习记者 朱凌君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正酣,在保护、发掘、传承本地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小镇间能否互学所长?

 

跑了不少长三角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随处可见”的特色小镇了,黄酒、越剧、武侠可以成为特色,珍珠、地理信息、袜子也能成为小镇的名头。目前,全国各地都提出了创建特色小镇的计划,未来也许会出现一千多个特色小镇。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当大多数的中国城市都愈发“千城一面”的时候,那些有点个性的地方反而会让人眼前一亮,而特色小镇无疑是承载这种特色的绝佳载体。

 

不过去多了这类“小镇”,总有困惑。比如,安徽某市的“音乐小镇”,景色很好,整体模仿的是希腊圣托里尼岛上的建筑风格,与当地有名的艺术家村联动。具备“网红”潜质,可地处偏远,公共交通非常不便,据当地村民介绍,“路口经常堵车”,小镇“开业”已1年有余,据观察,半数以上店铺尚未开放。也许是人气不足,小镇主打主打民谣特色,但入驻的民谣歌手似乎也并不是很多。小镇的初衷不错,意图实现原住民和艺术家之间的和谐共生,但事实上,“民谣特色”和“圣托里尼建筑风格”更多的仅仅是吸引游客的噱头,而缺少对文化本身的深度挖掘与衍生,如此一来,原有的吸引力所产生的可能也不过是一次性的消费,很难长久。

 

纵观国内外一些发展不错的特色小镇,多是与当地的文化底蕴或产业基础强势结合的产物。比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小镇,无论是否是莎士比亚迷,都能感受到莎士比亚戏剧和文化的魅力,可以静下心来感受积累了历史厚重感的物件以及沉淀了城镇情怀的故事。还比如云栖小镇,坚持发展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产业,并打造先进的产业生态体系,还创建一所国际一流民办研究型大学,就是西湖大学。不盲目盖高楼,不盲目拆老街区,不盲目搬袭外来文化,“小镇”成功与否,关键还是要“真特色”。

 


安徽安庆潜山县黄柏镇大水村,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村委会流转了水田15亩,利用县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建成了7000多平方的食用菌大棚,提供就业岗位10个,解决了部分安置点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脱贫


 

本报见习记者 肖彤

 

与特色小镇相关的,是乡村振兴。长三角,不少人印象中是富庶地,钱塘自古繁华,苏湖熟,天下足……但我跑了一些长三角山区,发现脱贫攻坚也是重任。

 

去过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青天乡老鸭村后才发现,这个有名的“光棍村”实际情况没这么夸张,近两三年,村里数十个光棍结了婚,村里也新修了道路,去往邻近乡镇更方便了。这还不够,当地政府考虑的是,是如何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我在长三角另一个曾经的“光棍村”找到了一种答案——3.5万,是采访浙江省新昌县外婆坑村书记林金仁时,他对我反复强调的数字:外婆坑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5万元。之所以反复强调,是因为我采访前准备的材料里写的是6000元。材料是2014年的,距离村里人均年收入翻了六倍,仅仅过去4年。更久以前,这个数字是人均年收入96元,当年因为穷,外婆坑村的光棍们从云贵地区娶回30多位少数民族媳妇,如今却成了开发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打响外婆坑“江南民族第一村”的品牌。

 

每个村子走出的路都不是可以简单复制的捷径,更多村庄走自己的路。不过大家的共识是基础设施:路、桥、水、电,修好了基础设施,才能再谈产业模式、再谈精神文化、再谈扶智再谈教育。

 

长三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里,曾经贫瘠的义乌可以宾客如梭,曾经荒芜的浦东可以高楼相逐。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诞生的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奇迹,汇聚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兴起。有人说城市兴起的背后,也许是乡村的凋敝。然而这一年,真正走进长三角上的一个个乡村,却发现城市群兴起的实质是城市和城市、城市和乡村之间关系的重构:一体化的长三角,既是城市的机遇,也是乡村的机遇。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