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面对“二次元”,你在焦虑什么?
分享至:
 (1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2016-03-28 07:05
摘要:“三次元”焦虑不安,“二次元”不为所动。这简直是一个隐喻

   

现实世界也许从未想到,“二次元”的冲击波会如此强烈。

 

世界多了几分“魔性”:看个剧有满屏乱飘的“弹幕”、 聊天流行甩表情包了、不知道A站、B站都不能好好谈话了……那个以“90后”、“00后”为主的“二次元世界”,虽然有着为社会主流不懂也不齿的各种“无聊透顶”行为,却成了资本热追的香饽饽。

 

而与之对应的“三次元世界”——即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却在无比焦虑地感受着大变局。

 

 “二次元”不为所动,“三次元”焦虑不安。在过去一周躁动无比的互联网上,这简直是一个隐喻。

 

 

“二次元”

 

斗鱼tv直播造人,知名主播mini被爆出不雅视频……传统舆论的嗅觉很灵敏、也颇兴奋。不管针对性如何,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都像是来自“二次元世界”的一根根“小辫子”。

 

可任凭你怎么抓“小辫子”,“二次元”们——严格来说,是那些不照传统行事、不按“规矩”出牌的“新新人类”们——却始终淡定。他们照登斗鱼,照上B站,照粉“22娘”和“33娘”。

 

 “传统舆论”悲哀地发现,一番苦口婆心,却似对牛弹琴,那感觉就像子弹打到棉花堆里。不少人甚至悄悄地问,什么是二次元? 什么是 bilibili?

 

舆论的失焦,让“三次元”世界的道德感召力近乎荡然无存

 

 “二次元”这个词源自日本,原意是“二维空间”、“二维世界”,本是一个几何学领域的术语,被漫画、动画、电子游戏爱好者(ACG爱好者)用来指称这三种文化形式所创造的虚拟世界、幻象空间。这些ACG爱好者也倾向于用“二次元”来作为自指称谓和身份标识。

 

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称,仅在2014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半年内至少浏览过一次非低龄向动画或漫画)的数量就急剧膨胀了68%,达到1.49亿人的规模。而最近,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2.6亿人,其中近97.3%是90后到00后。

 

这是一个让人忽视不得的数据,也进入了参政议政者的视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就提出,“二次元” 世界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很大,这些网站的动漫活跃、夸张,甚至有血腥暴力的内容,需要适度监管,对内容进行分级。

 

不过,许委员也坦言,如果按照传统的视角来对二次元内容进行判断,基本没有什么内容是能看的。

 

 

次元之壁

 

饶是如此,“二次元”却获得了资本的垂青,并由此开始掌握话语权。这让“三次元”很是不齿。也有很多人永远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几千个人围观一个男子煮面,几万个人围观一个少女吃饭;为什么一个“呆蠢贱萌”的熊本熊竟可以吸金68亿元。

 

传统观念里,这些实在是无聊透顶。但在“二次元”们的世界,这些就是那么理所当然。

 

“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交流沟通的障碍,被称作“次元之壁”。他们身处同一个物理世界,却分属不同圈层。 “次元之壁”是二次元爱好者将其世界与别的世界区隔开来的壁垒。

 

壁垒这一头,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伴随电子数码技术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在制度性权力和习俗性权威面前,他们没有选择积极申辩或者主动回击,看似松散,但又遵循着某些特定的默契或者“网络礼仪”,将“家事、国事、天下事”等“三次元话题”隔离在壁垒之外,打造出一片非社会化、非政治化的想象性飞地。

 

壁垒那一头,是那些无法共享ACG文化经验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对二次元抱有偏见而又占据话语权的人群。他们想影响“二次元”,却发现自己的话语体系不被接受。

 

“三次元”一度热衷于对“二次元”们展开抨击,舆论落点往往集中在“二次元”世界的暴力、色情元素,这可以凸显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可是除了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的暴力、色情内容,“二次元”世界充斥的更多“热血”、“性感”元素,如何定性本来就存在争议。

 

至于资本为何垂青“无聊”,舆论为何屡屡“失焦”,“三次元”们已经无话可说。无话可说之后,便是无尽的焦虑。   

   

 

谁失范了

 

心理学家拉康说,人们往往错误地以为我们生活的四周是透明的玻璃,我们能看清外面的世界。事实上,每个人的周围都是一面巨大的镜子,镜子反射着我们生命的内在历程、价值观、自我的需要。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投射效应”。也就是说,你所困扰的外在世界,往往是你内心的投射,是你自身没有处理好的部分

 

 “次元之壁”就似一面镜子,它强化了不同人群之间难以相互理解的心理暗示,也照出了彼此内心的困境。镜子的这一面,映射的是“二次元”的对主流的排斥和保护性自闭;镜子的那一面,照出的是“三次元”的定力失守。

 

是的,焦虑的背后是失守。这不仅是“三次元”面对“二次元”,也是几乎所有“传统”面对“新潮”时的共同状态。新事物冲击着旧传统,裹挟着各种好的和坏的。秩序被冲垮了,标准被冲淡了,新秩序还建立不起来。用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话,这种混沌的状态,叫做“失范”。

 

“三次元”们焦虑于“二次元”造成的失范,却往往没有办法用自己的定力来抵抗失范。恰恰相反,缺乏定力的“三次元”,甚至很容易被不由自主地带着跑。

 

当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很多人在叹息,人在机器面前完了。但很少有人质疑过大前提,围棋本是人与人之间智慧博弈与心灵交往的游戏,既然如此,人难道不能“拒绝”机器吗?

 

当资本和眼球驱动下的自媒体“搅乱”舆论场,很多专业机构在叹息,公共讨论的生态完了。但叹息过后,他们很少想过该用什么去抵抗“乱象”。倒是不少人在他们曾经不齿的乱象面前“缴械投降”,宁愿顺从资本与眼球的逻辑,结果没有分到想象中的那“一杯羹”,却丢了原先的安身立命之本。

 

盲目焦虑带来盲目跟从。“三次元”们正在经历的,何尝不是“失范”?

   

 

破壁之机

 

透过镜像,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重持自信,就能彼此多一份包容和自省,这也恰恰是破壁之机。

 

在今年上海两会的专题审议会场,有个很有意思的建议。有个别代表发言质量实在平平,时间倒拖得很长。好不容易抢到话筒的市人大代表陆晓炜当场提议,“我们何不利用会场内的三块屏幕开发’弹幕’呢?这样让更多的代表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让代表观点能更多互动。”

 

听明白了吗?“弹幕”为何不能被“主流社会”接受呢?况且,陆代表所指向的,其实不只是二次元里的“弹幕”,而恰恰是属于“三次元”的议政传统——开会、发言、说话,它们的质量可以更高的。

 

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人群,越来越多的资金和资源已开始涌入这个潜力巨大的“二次元产业”,而资本之外,更需要的是融合和多元。与其强调代际之间的“次元之壁”,不如彼此间多份包容与自省,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美美与共”,既是包容,说到底还是自信。

 

如果有一天,如那位陆代表所言,大家用弹幕形式来讨论一部法规草案,充分表达利益诉求,让更多声音交流碰撞。那时,“三次元”世界的你,还会对”弹幕”嗤之以鼻吗?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