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地铁扫码走向长三角,究竟“卡”在哪里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蕾 2018-12-04 16:48
摘要:乘坐地铁已能刷二维码过闸,从沪杭沪甬之间小范围突破到长三角推广,却既要保障各方的权益不变,又要减少改造和改动。

长三角“很大”,全球第六大城市群,正以快速崛起的姿态在世界上崭露头角;长三角也“很小”,打破有形无形边界的一体化进程,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息息相关。

 

岁末年终,一个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细节”引起广泛关注:12月1日起,上海和杭州、上海和宁波之间的地铁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上海市民到杭州、宁波乘地铁,只需打开“Metro大都会”APP,就能刷码过闸;反之,杭州和宁波市民到上海,也可使用自己城市地铁APP乘坐地铁。

 

此次,上海、杭州、宁波三城地铁携手支付宝,通过各方技术协作与攻坚,实现了三地轨道交通刷码过闸互联互通。业内专家评价,这个小小的二维码,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的重大突破和最新实践,这对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历史来说具有突破性意义。

 

探索多年的不同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行”,终于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在小范围内成为现实。为何公共交通领域的异地互联互通这么难?未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和障碍?


 

酝酿历时两年

 

2016年,国务院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发挥上海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步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是紧密连结的血脉,各座城市互联互通,首先就是交通要互联互通。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合作联动中,重点聚焦“五个着力点”。在12个专题合作着力点中,交通位居首位,着重在基础设施方面要进一步互联互通,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便利化。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大容量、便捷、绿色的公共交通代表,越来越受到市民百姓的青睐。其实,早在2016年,长三角地区的轨道交通企业就在圆桌会议上有着密切的联动。今年6月1日,在上海召开了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暨成果发布会,“申宁杭合”四城轨交扫码便捷通行项目签约。

 

经过酝酿,今年7月份,在长三角城轨企业领导人会议的推动下,上海申通地铁牵头成立了由南京、杭州、合肥、宁波、苏州、无锡、温州、常州9个城市参加的9人的联合领导小组,21名各地二维码票务业务骨干组成的工作小组。

 

今年8月和10月,联合领导小组在上海、宁波召开两次全体会议,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轨道交通二维码票务互联互通。


最怕来回折腾

 

对于长三角的各个城市来说,理念互通,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前提,也是基础。

 

上海地铁的二维码,对交通领域的电子支付触动十分大。可以说,从上海地铁“Metro大都会”APP开始使用以来,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APPLE PAY的虚拟交通卡支付一下子涌现出来。在短短一年之内,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电子支付的方式来乘坐地铁。据统计,上海地铁通过手机过闸(含交通卡手机绑定用户)乘客的占比迅速上升至35%,购买单程票的乘客则从10%下降至7%。

 

此次,长三角地铁的“互联互通” 坚持便民利民,节约社会资源的宗旨,遵循5个业务原则:设备不改造、支付渠道本地化、优惠本地化、账户票款保障、应用共享共建,在全国率先开展先行先试的探索。

 

简单来说,因为不同城市的地铁运营主体、支付渠道都不相同,整个“互联互通”最大的前提就是要保障各方的权益不变。在尽可能维持当前模式的基础上,减少改造和改动。“如果我们每互联互通一个城市的地铁,就需要把设备全部更新换代一次,改变原来老百姓已经熟悉的支付方式、乘车方式,那么,这种互联互通的意义并不大,相关城市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会高。”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涛解释。

 

明确了这“五大原则”,不少城市的顾虑渐渐打消,思路也愈发明晰。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8个城市已经建成地铁,6个城市正在准备建设地铁。据了解,已经建设地铁的城市正在积极开发摸索运用二维码模式,而在建地铁的城市在建设地铁的初期,就将二维码扫码技术先期植入,方便日后加入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


技术已非难点

 

此次的互联互通,为什么先选择上海、杭州和宁波?

 

优先选择这三个城市,主要是因为这三座城市的硬件设施比较完善。在今年3月,杭州地铁已经完成了所有进出闸机的扫码设备安装,宁波和上海也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6月之间,陆续完成当地二维码乘车系统建设。在二维码乘车互联领导小组的统一推进下,技术人员和业务部门充分对接。9月份,开展方案研究和编制,三地合作开发;10月底到11月中旬,沪杭甬三地进行了大量的测试;至11月中旬,上海、杭州、宁波二维码互联互通功能业务稳定,具备对公众服务的条件,11月25日开放试运行。截至目前,三地共526座城轨车站,约1万余台地铁闸机已完成互联改造,正式为乘客提供互联服务。

 

上海、杭州、宁波地铁轨道交通总里程862.1公里,工作日客流总量超过1400万人次。杭州市地铁集团运管中心主任黄迅告诉记者:“每天往返上海杭州的乘客非常多,互联互通之后,异地乘客就不用再购票,也不用异地APP来实现这个功能。”宁波市民也能享受到这样的便利,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智慧地铁公司总经理侯凯表示,这是全国首个轨道交通互联互通项目,能够让乘客感受到便捷的出行。

 

金涛告诉记者:“其实,APP之间的技术互通并不是难点,目前已经解决了。难点是在乘客的刷码体验。”原来,上海的二维码使用的是“蓝牙回写”技术,这一技术扫码速度快,但对蓝牙兼容性要求较高;杭州使用的是联机交易,这一技术对地铁站内网络通信质量要求高;宁波则采用的是脱机交易模式,这一技术虽然简单快捷,但进出站信息配对容易出错,票款计算要求较高。这三家城市之间的不同技术,决定了不同二维码在通过闸机时的灵敏度、准确度都有所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三大城市轨交企业齐心协力,主动贡献技术和经验,坚持统一互联互通、全力协作、技术统筹,不断攻克难题和障碍。这一次,在区域交通之间形成的互通,不仅积累了技术和业务经验,更为对接和拓展全国多模式的互联做好准备。

 

第二个难点是,异地资金结算模式。这涉及到金融支付的问题,也是支付互通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的。目前,宁波的支付方式支持部分银行的银联、支付宝、微信;杭州的地铁只实现支付宝异地支付,这些先行先试的方案,距离全渠道支付的目标都还有持续完善的空间。金涛介绍,第三种模式正在探索中,可能借助专业银联金融业务,在互联网数据匹配之后,通过专门的资金方式完成支付,彻底解决多渠道异地支付的问题。

 

据悉,根据各地地铁线路和二维码服务开通的计划,拟定的计划是——2018年底前,开通上海、杭州、宁波、无锡之间的“互联互通”;2019年上半年,开通合肥、苏州之间,以及与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2019年下半年,完成南京、温州之间的“互联互通”;2020年上半年,完成常州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随着各城市地铁开通和二维码业务加速建设,各地二维码互联互通乘车的工作也在积极调整计划,明年上半年各城市合作努力实现省会城市到更多热点城市的服务。

 

长三角引领互联互通业务的氛围正在形成。未来,互联互通互通还有待进一步扩展,覆盖更多长三角区域城市。预计在明年上半年,确保省会城市之间互联,争取将具备条件的8个城市城轨全部接通互联。

栏目主编:徐蒙 文字编辑:徐蒙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