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徐匡迪出席的沙龙上,达闼科技介绍了比肩国外AI机器人的技术方案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陶然 马平川 2018-11-29 12:29
摘要:有了强大的大脑和灵活的身体,国产机器人有望在各种服务场景中超越发达国家的产品,成为有‘思想’、有‘能力’的机器人。”汪兵说。

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主题的第91期院士沙龙昨天在上海院士之家举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在沙龙上为上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结合;注重开发机器人深度学习算法;开展特大型城市智能管理试验。如何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有机结合?沙龙上,达闼科技副总裁汪兵介绍了比肩国外优质AI机器人的技术方案。

 

“机器人想要真正实现智能,一定要有‘大脑’。”汪兵说,人脑有100亿—10000亿个神经元,若想以现有技术做出集成如此多神经元的电路,光芯片的重量就有2000吨,这样庞大的机器人“大脑”与身体根本无法匹配。因此,合理的方案是将大脑放在云端,让100万个机器人共享这个庞大的“大脑”。为此,达闼科技自主研发了云端智能解决方案。它采用“云、网、端”三位一体架构,远程为机器人提供目前主流的面部识别、情绪感知、自然语言交流等人工智能应用。通过安全移动通信网络,机器人的“大脑”与“身体”连接,即使机器人身处北京,上海的“大脑”也能指挥其工作。

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来自达闼科技的仿生机器人引起参观者的注意。新华社 发

 

据介绍,达闼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专注于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级别的安全云计算网络、大型混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平台、安全智能终端和机器人控制器技术研发。该公司正在创建一个全球高速安全应用网“天网”,它是完全独立于现有的互联网,利用SDN(软件定义网络)和SDP(软件定义边界)技术实现的高安全、高性能骨干网;研发了基于双芯片和虚拟化技术的云端智能连接终端,让云端的人工智能应用通过这种设备来激活适配的机器人。该公司还在研发针对健康护理的人工智能应用,未来将用于家庭护理机器人。

2017年2月,达闼科技发布了云端导盲头盔META。META通过云端智能控制终端DATA实现头盔与云端平台之间的连接,可为视力障碍人群提供人脸识别、物体识别、路径规划等服务。新华社 发

 

 “有了强大的大脑和灵活的身体,国产机器人有望在各种服务场景中赶超国外机器人产品,成为有‘思想’、有‘能力’的机器人。”汪兵表示,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相比,云端智能机器人给人的感觉是柔性,它能理解许多人性化命令,而不是单纯的坐标数据指令。
 

“机器人原先是应用于工业场景。如今,越来越丰富、复杂的服务场景让机器人面临更大挑战。”徐匡迪院士听完汪兵的报告后,为上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将其与机器人技术结合,从而研发出更多像柔性机器人这样的智能机器人。二是开发机器人深度学习算法,为智能机器人提供更强大的算力。三是开展特大型城市智能管理试验,提供更多服务场景,让机器人拥有更丰富的应用资源,从而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发展。

栏目主编:黄海华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