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这场技术成果对接会,竟然从宁波鄞州来了100家民营企业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18-11-28 20:45
摘要:今后,这种现场技术对接模式完全有可能复制。

“我经常带着企业到各地对接新技术,这次到中科院上海分院来,100家民营企业的规模,还是第一次。”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科技局党委副书记杨盛苗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以往,最多有十几家企业报名参加技术对接活动,这次不仅报名踊跃,26家企业还直接带了具体的技术需求来寻求解决方案。

 

11月28日下午,“百名鄞州企业家走进中科院上海分院”项目路演及成果对接会在上海嘉定举行,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多家科研单位进行了17个成果的路演。据初步统计,除现场签约的3个项目之外,鄞州企业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新达成合作意向36个,确认能够为企业解决的难题有40余个,邀请专家到鄞州考察的是7个。

 

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筹备

 

鄞州作为宁波的重要辖区,是一片科技创新的热土,今年10月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3名。“我们在前期调研时,发现企业有一个很强烈的需求,那就是技术的转型升级。”杨盛苗说。两个多月前,他们邀请了上海几所知名高校专家到鄞州,如今已有多个项目在深入对接,初尝甜头的鄞州企业被激发出了更大的热情。

 

上海分院是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负责联系和管理中国科学院在上海、浙江、福建地区的研究院所工作。分院系统现有19家研究机构,职工一万多人、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9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69人。各研究所学科领域广泛,尤其在物理、化学、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长期的积累,涌现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

“有两个可喜的变化,原先来的政府部门多,这次来的企业多;科研机构的路演项目过去多由研究人员来讲,这次更多的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负责人。这样,大家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田申荣说,从技术需求看,鄞州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愿望非常迫切。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筹备,这次成果对接会就从一个意向成为了现实。

 

这种技术对接模式完全有可能复制

 

“20年前,我们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引进了真空切焊技术,直接促成了我们从一家轴承配件工厂转型为技术企业。”宁波申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吴荣生说,公司这次与上海微系统所高效储氢课题组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希望能带来第二次产业升级的机遇。据介绍,该企业从事氢能和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遇到了关键储氢技术的研发瓶颈,现有的储氢体积密度比只有1%,今后应用上海微系统所的技术,这一数字最低有望达到4.5%。此外,纯化效率也有望从目前的99.95%提高到99.9999%。“通过这次合作,我们期待燃料电池系统能被压缩到现在的三分之一,从一个大冰箱,变成迷你冰箱,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有了这样的技术对接活动,企业寻求技术的道路就更加通畅了。”浙江中物九鼎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武成说。该公司作为一家国家级孵化器及国家级众创空间,拥有浙江省第一个园区类博士后工作站,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园区入驻企业超过200家。两年来,该公司已促成中科院上海光机所10余项成果成功转化。这次,公司与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在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共赢。

 

从宁波到上海一苇可航,鄞州区和中科院的科技合作亦由来已久。自1998年起上海分院系统先后有宁波材料所、上海微系统所、上海硅酸盐所等单位与鄞州区企业围绕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开展了50余项合作,合同金额累计约1.3亿元。

 

“今后,这种现场技术对接模式完全有可能复制。”田申荣说,这样的现场路演和对接,有助于科研机构及时了解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最需要什么技术,从而实现精准服务。与此同时,这也为长三角的科技创新协同、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激发,带来了很好的契机。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文中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