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静安出品”占据“上海出品”票房半壁江山,他们怎么做到的?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18-11-16 18:06
摘要:文化作为静安区融合贯通的向心力,正日益成为静安区整体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一个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出品的电影进入院线放映票房近50亿,是“上海出品”历年票房之最,而其中打着“静安出品”烙印的电影票房接近这一数字的50%,2018年这一态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截至目前,仅《我不是药神》(30.99亿)、《无双》(12.72亿)、《反贪风暴3》(4.42亿)等3部爆款电影,就已经斩获票房48.13亿,较去年“静安出品”总票房接近翻番,如加上年内其它电影的票房,可以说,“静安出品”已占据了“上海出品”票房的大半壁江山。

 

这些成绩的背后,既离不开入驻静安的各影视企业的不懈努力,更与静安推出的一系列影视相关政策的激励有关。筑巢引凤,越来越多的知名影视企业入驻静安区,带来更多影视成果。

 

政策激励,从环上大影视园区扩大到全区

 

在上海打响四大品牌、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背景下,上海各区都出台了文创产业促进办法,静安区则是少有的直接以“影视产业”为专门扶持对象的区。

 

去年9月,静安区出台了《静安区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经过一年多的试行,政策较好地发挥了在表彰行业成就、树立行业典型、鼓励精品创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如今,静安在影视政策领域更是表现出加速度推进的速度和幅度。今年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静安区对《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以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不久前,2018年度静安区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发布,其中最具亮点的是,将激励措施从环上大影视园区的企业扩大到了全区范围。

 

静安原本就已经有很好的影视产业基础,在新政策下,区域内的SMG和美影厂等优秀大型影视企业,也将享受与“环上大”等新秀同等的政策——“新人”和“老将”,将在同一起跑线上谋发展。

 

静安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影视产业是静安区文创产业工作的重点,历来就在整个上海有优势,全市16个区中,第一家挂牌的影视拍摄取景地就在静安区。

 

在上海发布“文创50条”后,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目标成了上海影视产业的指导方针,“静安影视一直是龙头,几年来,环上大影视产业园在输送人才和产出作品方面,为影视行业做出不少贡献。如今,区委区政府继续坚持对影视产业大力扶持,要求发挥静安区中心优势,打造影视产业重镇。”这位负责人透露。

 

筑巢引凤,打造有影响力的电影产业重镇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几年来,静安区同步打造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成为集产业孵化、影视后期教学及先进技术研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平台。

 

目前,园区内已建成大宁音乐广场(一期)和大宁中心广场二期、三期,为影视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办公场地。其中静安区唯一的IMAX电影院——海上明珠国际影城坐落于大宁音乐广场,也成为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亚洲新人奖颁奖场所。大宁中心广场三期已成为影视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博纳影业、米粒影业、暖流文化等知名影视企业均落户于此。

 

2017年,SMG宣布携手静安区人民政府,在静安区环上大影视产业园的核心辐射区域,共同投资、联合建设一个国际一流、中国领先的大型影视产业基地,实现创意、人才、资本、技术、服务等要素的集聚,创作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影视作品。

 

国际知名企业的集聚还将吸引更多的顶尖影视从业人员,从而提升园区在制片、发行、放映、后期制作等方面的产业能级,推动园区建设成为电影企业集聚、产业链完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产业重镇。

 

筑巢引凤,静安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电影人和优质影视企业的入驻。据了解,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已经有232家影视企业入驻静安区。贾樟柯在这里,王小帅的公司也在这里。今年的《无双》是上海博纳出品的,它们是第一批环上大引进入驻的公司。

 

众多优秀影视公司的加入,让“静安出品”的类型众多、票房突出,同时,这些优秀作品的社会效应也异常显眼,获奖无数。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在国内外各大电影奖项上有斩获的“静安出品”,包括了《精灵王座》《陆垚知马俐》《七月与安生》《我不是药神》《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明月几时有》《老兽》《盲行者》《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云水》《秋田》《江湖儿女》等等作品。

 

其中《七月与安生》,2016年拿下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17年又拿下第2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最佳女主角”、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港台导演”。

 

今年大火的《我不是药神》,先后夺得东京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评审委员会特别奖”、“特别电影贡献奖”、第4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第1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最佳青年男主角奖”、“最佳青年编剧奖”、“最佳青年男配角奖”等。而这张获奖榜单,还在不断加长。

 

文化惠民,消费需求与产业需求相互促进

 

打造影视产业重镇,不仅仅为了吸引产业聚集,其最终的目的,是丰富本区人民的文化生活。静安区探索将两者结合,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2017年,静安区委、区政府将公益电影放映作为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拿出一些非黄金时段的影院资源,通过政府的补贴,市民只需花5元钱,就能看到正在上映的热门大片。同时,要求公益电影配送要体现国际化、高品质,做到与商业影院同步放映同档热门影片,实现不打折扣的低价票、看大片。

 

这一公益项目在惠民的同时,又有效地培养了区内原本不进影院的市民的观影习惯——众所周知,中国电影票房这些年的快速增长,跟观影人次的提升有极大的关系。

 

业内人士表示,拿出非黄金时段,由政府和观众共同“买单”,对影院来说,没有损失反而增加了收入;也因为是非黄金时段,5元的极低票价,也没有冲击市场价格体系。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完全免费,也培养观众“文化消费”的理念,激发了更多潜在购票需求,从而促进了产业的需求。这样的举措,体现了管理者的智慧。

 

对于政府在影视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参与的程度,静安区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要根据产业能级提升的需求,不断提升政府服务能级,从2014年上海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环上大影视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到2017年底上海出台“文创50条”,着力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影视产业成为了静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与主引擎,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持之以恒的重视、一以贯之的支持,是今日静安影视产业得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所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