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听评弹宗师留下的“上海声音”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2018-11-16 12:40
摘要:他虽然唱的是苏州话,但代表的却是一种包容并蓄的上海声音。


作为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江南韵·上海情”板块的重头戏,原创中篇评弹《蒋月泉》自11月11日起,在上海大剧院连演6天。评弹界老中青三代名家用蒋月泉所开创的中篇评弹形式展现了这位评弹宗师的艺术人生。
   

起源于苏州的评弹艺术,在上海这座文化大码头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将评弹与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的蒋月泉,为观众留下的是海纳百川的上海声音。
 


藏起来的电报    
   

11月11日,上海大剧院中剧场,评弹演员秦建国的一段《厅堂夺子》说罢,台下掌声雷动。
   

《厅堂夺子》是长篇弹词《玉蜻蜓》中的一折,是评弹宗师蒋月泉的代表作。作为蒋月泉的关门弟子,秦建国与搭档以书中书的方式再现了那个被戏迷誉为蒋月泉巅峰演出的夜晚。
 

1962年7月,香港九龙普庆大戏院里座无虚席。这是上海评弹团第一次赴港的最后一场演出,许多观众奔着《厅堂夺子》这出压台戏而来。当蒋月泉与搭档杨振言唱到金大娘逼迫徐元宰复姓归宗的高潮部分时,几乎是一句一彩,掌声如雷,后台的同行们也不自觉地围拢过来,聚精会神地欣赏。谢幕时,蒋月泉与杨振言是一谢再谢。
   

此时,蒋月泉的心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就在演出前一天,他接到了儿子发来的电报———妻子邱宝琴患肝癌晚期,手术情况不佳,生命垂危。电报还攥在手里,同事急匆匆地来敲蒋月泉的门:即将登台演出的刘天韵突发高烧,《厅堂夺子》还能不能演?蒋月泉悄悄藏起了电报,他决定挑起刘天韵的角色,原本蒋月泉、刘天韵和杨振言的三人档临时变成了他与杨振言的双档。
   

一人分饰二角、强忍对妻子思念的蒋月泉在台上超常发挥,与搭档完成了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台下的观众用一台小录音机录下了这段《厅堂夺子》,成为评弹史上珍贵的纪念。
   

演出一结束,蒋月泉匆匆赶回上海。没多久,妻子离世。
   

妻子邱宝琴出身名门,两人初识时,蒋月泉只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评弹演员。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自于苏州的评弹在上海进入了名家辈出的黄金时代,在各大广播电台播放的戏曲节目中,要数评弹最受欢迎。
   

蒋月泉17岁拜师张云亭,22岁就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还向周玉泉学习“周调”,在“周调”的基础上,又汲取了其他戏曲的音乐元素,创新发展成广受欢迎的“蒋调”。他在电台的一曲《离恨天》风靡上海滩。听众称他是中国的“平·克劳斯贝”。那时的蒋月泉在台上是一位文质彬彬的说书先生,一到台下俨然就是一个摩登青年,他骑着一辆哈雷摩托车,一天要赶三个书场、六档电台节目。

“快蒋调”的大胆突破


听评弹,是新中国成立前许多老上海人重要的文化生活之一。当时最受欢迎的要数蒋月泉和王柏荫师徒档说《玉蜻蜓》;张鉴庭、张鉴国兄弟档说《十美图》;周云瑞和陈希安师兄弟档说《珍珠塔》;唐耿良单档评话说《三国》。因为他们七人经常联袂演出,所以有“四响档”之称。
   

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响档”受邀去香港开书场。不料,台湾方面发出了“邀约”,想尽办法利诱他们去台湾,蒋月泉严词拒绝。
   

回到上海后,民间艺人走集体化道路的新风迎面扑来,蒋月泉很快就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气息。尽管参加国营团体后的工资收入远远少于单干,但他还是决定顺应新时代。1951年11月20日,由蒋月泉与“四响档”等18名艺人组成的“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正式成立。就在评弹团成立后的第三天,为了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蒋月泉与同事们赶赴安徽治淮工地体验生活。
   

那个曾经的摩登青年蒋月泉突然就像换了一个人。他与农民们一起住工棚、睡通铺,一日三餐吃糠麸,在西北风里挖冻土。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后,他们把治淮生活中的素材编成了剧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分成四回书,一个晚上全部演完,第一部中篇评弹诞生了。
   

蒋月泉白天劳动,夜里琢磨。假如依旧按照过去长篇评弹的唱法,四平八稳,节奏未免太慢了。他试着在唱腔上进行大胆突破。既有自己风格,又有时代特色的“快蒋调”就此形成。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在有着500个座位的沧州书场连满三个月,创造了历史纪录。


包容并蓄的上海声音


上世纪60年代,蒋月泉已成为评弹界的领军人物,他的“蒋调”是公认的评弹流派唱腔中传唱最广、最受欢迎的一派,可谓“十唱九蒋”“无票不蒋”,直到现在,凡喜欢评弹的观众都会哼几句“蒋调”。
   

《蒋月泉》的总撰稿窦福龙认为:“蒋调或者说蒋派之所以能成为评弹界的第一流派,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其雅俗共赏、风格明显。无论是底层的劳动人民还是知识阶层,都喜欢蒋调的味道。然而真正学过蒋调才知道,它易学难精,上口很容易,要唱好很难,因为蒋调非常讲究。”
   

在评弹界,蒋月泉的“疙瘩”是出了名的。细到一个唱腔的设计,一个字的发声,一个噱头的语气、节奏,都十分讲究,力求分寸精准。他把评弹说、噱、弹、唱、演的看家功夫发挥到新的境界,创造了评弹艺术的高峰。“和当时另一大评弹流派杨派相比,蒋月泉的表演就像是一块美玉,他细心雕琢,却不留痕迹,仿佛自然天成。”窦福龙说。
   

蒋月泉的说表从不用浓墨重彩,而是讲究语言的洗练精到,“无一字糟蹋”,也从不“瞎用气力”。他并不把一切都说尽说绝,而是点到为止,为听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评弹是一种听觉艺术,演员靠说、噱、弹、唱为观众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不同的观众听书时所想象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这就是评弹这门艺术最特殊的魅力。”秦建国说。
   

蒋月泉在“放噱”时,用语精当,妙语如珠。他总能唤起听众去细辨他的言中之意,深会他的言外之音,与听众之间建立起微妙而亲密的交流。
   

蒋月泉的唱腔里有不少京剧的韵味。他曾专门请京剧演员教戏,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都学。然而听众们听蒋调时并不会听出京剧的痕迹,因为蒋月泉将京剧的元素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唱腔中。除了京剧,蒋月泉还吸收了京韵大鼓、流行歌曲等诸多艺术形式的营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起源于苏州的评弹进入上海后,从茶楼走进了书场、剧场,从原本的茶馆文化发展为人们喜爱的都市评弹。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认为,评弹在上海中西交融、南北荟萃的海派文化环境中,不断吸收着其他艺术的养料,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也体现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蒋月泉正是在上海这座“文化大码头”里,创造了符合上海城市审美艺术和审美情趣的“蒋调”。他虽然唱的是苏州话,但代表的却是一种包容并蓄的上海声音。


大评弹大协作


如何用蒋月泉所开创的中篇评弹来展现蒋月泉的一生,在短短两个多小时里将其生平故事和“蒋调”经典作品相结合?《蒋月泉》的创作团队采用了一种崭新的集体创作的形式———由朱信陵、司马伟、秦建国分头执笔完成《情迷歧途》《凤凰涅槃》《艺登巅峰》三回书目的创作,再现蒋月泉人生中重要的三个瞬间。最后再交由精于评弹唱词研究和写作的窦福龙统筹撰稿,统一人物和风格。


当今“蒋调”的掌门人秦建国对记者说:“我们在回顾、讲述老师的人生故事的同时,也在温故着他对艺术的那份精益求精。我们既要传承他的经典唱段和作品,更要传承蒋月泉的崇高艺德和文化工匠精神。”


这部由上海艺动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评弹团共同推出的作品,以大评弹概念、大协作融合集结了当今评弹界出类拔萃的名家和最具潜力的新秀。既有上海评弹团的秦建国、高博文、黄海华等名家新秀,也有来自苏州的张建珍、陈琰、钱国华等生力军,两地评弹界的强强联手,让观众大饱眼福与耳福。


演出前夕,原本要登台的评弹名家盛小云突发眼疾,远在加拿大的评弹演员倪迎春“临危受命”,赶赴上海的排练现场。她告诉记者:“我与蒋月泉老师好像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我心中对他非常感恩,参加这次演出我义不容辞。”
   

“评弹这门艺术很擅长剖析人物的内心,其间离的表演效果、跳进跳出的角色转换,看似是平面的,但效果是立体的。我们希望这部作品能带大家走进蒋月泉的人生,了解他的内心与人生抉择以及他对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说。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