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那个小学的“家族史”作业,到底是“查户口”攀比,还是家校共育?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郁琴芳 2018-11-01 14:59
摘要:有家长认为学校涉嫌“查户口”,还有人担心可能导致学生对出身的变相攀比。这一话题引发热议,也折射出新媒体时代的家校共育亟待深化。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某小学一项关于“家族史”的假期作业引发舆论关注,有家长认为学校涉嫌“查户口”,还有人担心可能导致学生对出身的变相攀比。这一话题引发热议,也折射出新媒体时代的家校共育亟待深化。

 

这份“家族史”作业由两个探究性活动组成,活动一是用树状图形式写清家族成员并注明职业;活动二是写出家族中出现过的名人、行业好手的故事,可以是采访或聆听家人的介绍,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及内容。活动的初衷在于:让孩子从了解原生家庭历史的角度,感受时代变迁的缩影。

 

为什么良好的设计初衷却在一些家长群体中(更确切地说,是在家长活跃的新媒体社群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显然,家长与学校之间出现了理念和理解的偏差。

 

众所周知,家校共育是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共育,需要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育,不单单是一句口号,它是理念也是行动,需要双方落实在每一个日常的教育情境中。“家族史”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增进学生对家族、家谱、家训等家族文化的了解,发掘弘扬优良家风的育人价值。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既不要曲解教育的善意,也不要过度解读。更重要的是,我们应更多地学会理解儿童、理解教育。

 

首先,教育生活中,父母要有儿童立场。在教育生活中,很多问题的产生一部分也是源自成人习惯于站在自身立场,往往缺少对儿童的关注和对童心的解读。有家长担心:“‘家族史’作业会不会造成孩子之间的攀比”?这样的担忧其实大可不必。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了解家族历史、理解生命周期、寻找家风传承。为什么一定要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人为地先验地打上成人世界里的那些规则呢?做一个简单的有童心有童趣的家长无比重要。当然,如果在布置作业时,学校对作业有一个更为精细的设计说明,让家长更清晰地了解其教育意义和具体要求,可以更好地打消顾虑、形成共识。

 

其次,家校关系中,家校要互相信任。新媒体时代的家校关系,信任是基础,情感是纽带,工具是媒介。没有信任就没有良好的家校关系。美国CNN电视台曾做过一个关于教师与家长之间信任的报道,标题为《家长,我不是你的敌人,家长和教师想让对方了解的十件事情》。报道中再三强调,“父母要知道,我们老师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好,我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协作关系,而不是相互防范的敌人。”“家长要知道,教师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普通的带孩子的保姆。我们每天都在孩子中间摸爬滚打,看待孩子的角度跟你们不一样。如果我们给你们建议,请不要拒之千里。”

 

由此联想到,前不久一则发生在外省市的刷屏文章——“家长开法拉利跑车接送孩子被教师移出微信群”。事件导火索是:当教师建议家长不要用跑车接送孩子上学以避免炫富、攀比时,家长却以这是自己的自由予以拒绝。教师将家长移出微信群的做法欠妥,但家长也需反思两点:第一,教育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家校互动中不妨多思考下教师言语背后的教育意蕴;第二,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家风。

 

新媒体时代的沟通,家校都要提升新媒体素养。此次“家族史”作业的舆情争议与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与网民的使用习惯不无关系。新媒体极大突出了公民个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不再是单向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自主生产传播内容并传递信息,网络信息自由过度、网络谣言泛滥、议程设置偏向等都会成为风险因素。在此背景下,运用新媒体开展家校沟通,应有规则意识和规范意识,避免生活化操作,避免言语随意性,防止家校微信群成为“焦虑群”和“攀比群”。

 

(本文发自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作者系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