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能“复制黏贴”的克隆猴、会推理的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面对诺奖得主将拿出看家本领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黄海华 2018-10-31 12:58
摘要:他们想和顶尖科学家聊些什么?对论坛又有哪些期待?

 

两天来,如何促进对全世界青年科学家的支持,是参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科学家们不约而同谈到的话题。不少诺奖得主表示,年轻科学家的奉献和努力,将确保科学事业薪火相传,不断迈向成功。

 

为了推动青年科学家发展,今天下午,论坛将把目光聚焦在世界顶尖青年科学家身上。克隆猴、对话式人工智能、人工DNA分子机器……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将展示各自的看家本领,开展新锐思想交锋。

 

他们想和顶尖科学家聊些什么?对论坛又有哪些期待?为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和几位受邀的青年科学家聊了聊。他们将和诺贝尔奖得主零距离交流,向世界顶尖科学家展示中国年轻一代的成长。

 

【顶尖青年科学家拿出“看家本领”】

 

“我对论坛还是很期待的。大家学科不尽相同,还能激发彼此的想象力。遇见志趣相投的人,说不定还能开展合作。”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工作的吴鹏告诉记者。他坦言,就算在美国,这样高规格的青年科学家论坛也并不多见。在下午的论坛上,他将展示自己最新的研究:如何把抗体药物连到细胞表面,并用来做癌症的免疫治疗。目前,该研究在美国已经引发关注。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则带来了正在研究的课题——“克隆猴”。去年底,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相继诞生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破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难题。过去,与人类最为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也就难以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孙强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遗传背景不一致、基因型不一致的动物上做实验,就像在在同一场考试中,让不同教育背景的老师出考卷,给考生不一样的卷子。基于胚胎操作的猴模型制作中,要进行复杂的遗传操作非常困难;同时非人灵长类性成熟时间在4年以上,这也导致很难快速繁殖扩群已建猴模型。现在,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猴模型构建,有望在一年内得到10-20只基因型一致、遗传背景一致的猴模型,这就如同快速复印考卷一样。

中中和华华

 

“想象在车载、家居中,和后视镜、导航仪自由交流,这不是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了现实。”上海交通大学俞凯教授告诉记者。他将在下午的论坛上展示认知型人机对话系统技术,将机械式的语音识别推广到智能人机对话。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能够理解自然语言的交互式智能助理进行对话交流,完成任务。

 

交大化学化工学院樊春海教授正在研究使用天然DNA分子来合成分子机器,这种人工DNA分子机器具有更强的生物兼容性并发挥更复杂的生物功能,有可能为未来肿瘤、传染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提供更加精准的检测治疗条件。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诺奖得主这样大师级人物的见解很重要,“我的博士后导师是诺奖得主艾伦•黑格教授,他对我在选择科研方向上的点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科学的“真爱”最重要】

 

尽管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相对较高,但不少科学家坦言,自己获奖的主要成果都是在年轻时就已经实现的。因此,他们认为更应该关注对于青年科学家科研工作的支持。昨天,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瑞·夏普莱斯也在采访中表示,要关注青年科学家,让他们发现新鲜领域,“年轻人如果有足够的好奇心,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苏州)研究平台主任孙强。视觉中国

 

作为青年科学家的代表,对这些参与论坛的“大牛”来说,什么最能激发和培育年轻一代的创造力?“是不是真爱,这才是最重要的。”谈及这个问题时,孙强笑着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外力只是促进作用,是否有科学热情才是青年科学家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像培养孩子一样,如果孩子不开窍,费再大劲也难。”

 

怎样激发年轻人的科学热情?孙强认为,应该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的力度,进行再一次“科学启蒙”,以扩增热爱科学的基础人数。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他每年给新来的研究生上的第一节课,就会先了解学生对科学思维的认识。对此,不少学生都一脸茫然。“其实,探索、疑问、实证和理性这四点才是科学思维精髓,年轻人要能够提出假设,挑战权威,最后通过实证和理性分析来验证其假设是否成立。”孙强说。

 

俞凯则认为,需要给青年科学家提供良好、公平的学术氛围,“空气和水固然重要,但人要充满朝气地生活,氛围是最重要的。”他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按照相关统计数字来看,国外科学研究相对更独立一些。不过近年来,国内外学术氛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更多青年科学家也愿意“回巢”发展。

 

2015年,上海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达成这一目标,“人才”是重中之重。“既要有诺奖得主这样资深的科学家,为上海长期建设科创中心提供支撑,也需要更多年轻人,形成青年科学群体,让更多人成长起来。”俞凯坦言。吴鹏则提议,可以让跨学科的年轻人待在一幢“楼”里,增加交流机会,将会有更多的思想火花被碰撞出来。

 

“上海已经开始了超级博士后激励资助计划,我认为更实在、更接地气的科技人才政策很有必要。”孙强说。他建议,可以让激励资助的范围更广一些,吸纳、留住更多人才,真正激发上海科技创新的活力。

 

题图来源:邵剑平 摄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