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孩子迟到老师罚站?所长爸爸关老师禁闭,家校关系父母失职毁三代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18-10-27 09:06
摘要:在认识一致的情况下,家庭要尽家庭的责任,学校尽学校的责任,相互沟通,步调一致,掌握育人规律。

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南株洲育红小学一名三年级女生因为迟到,被女教师罚站数分钟。女孩父亲株洲县渌口镇派出所副所长得知后,到学校将女教师带到派出所,关入审讯室7小时。目前事件真实性已得到当地官方通报证实,涉事派出所副所长也已被免职调离。

 

这是一个家校关系的极端个例。26日在沪举行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家校关系论坛上,专家指出,“家校关系”好比跳双人舞,一个是领舞,要专业;一个是跟舞,要信任。家校关系中,父母失职将造成三代人的悲剧。家庭和学校该如何各尽其责,步调一致,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最大合力?

 

 

 

家校合作让“家庭更像家庭”

 

 

 

“老师,课不是这么上的”“老师,你这样教是不对的,我给你讲讲教育”……如今,父母文化程度越来越高,海归家长也不少,一些父母不满意学校的教育,甚至直接找老师当面“对质”。

 

“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要让家庭更像家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孙晓云说,家庭的本质特点是生活教育,学校的本质特点是知识教育。只有家庭像家庭,父母像父母,孩子才可能像孩子,才可能有正常生活。

 

新型的家校关系中,家校合作重视孩子的学习是对的,给学校一些配合也是必要的,但家校合作关系,绝对不只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其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方向是,指导家庭怎样更像家庭、如何更好生活。

 

现代家庭隔代抚养很普遍,隔代抚养中就有一个问题。“以父辈为主,祖辈适当参与辅助,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但如果说父辈不管或很少管,基本上靠祖辈来管,由此带来的问题,将对亲子关系造成严重影响,比如:一生可能都没有安全感。”在孙晓云看来,父母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特别是很多父亲在家庭中角色缺失,至少占到60%以上,甚至可能带来恶性循环。父母角色的缺失,也给祖辈带来过重负担。这些问题都是新型家校合作关系中要给予关注和引导的。

 

 

 

个别培训机构“恶化”家校关系

 

 

 

一些培训机构往往对家长谎称:“升学时,机构能够择优推荐”“你到这里来培训,以后进什么学校,机构有一条路径可以走。”还有一些机构推出“保过班”,即报名前事先承诺:如果读了,就保证能通过或达到某一分数线。

 

各类所谓的“名师讲座”、“牛娃”现象,不仅制造了恐慌和焦虑情绪,更有不少培训机构,通过机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鸡血文章”。盲目跟风的家长看了这些“鸡血文章”,恨不得马上缴付高昂的学费,把孩子送进培训班。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竞赛证书与升学不直接挂钩,但是一些机构还是会对家长说,“虽然说不挂钩,但学了奥数、逻辑思维还是很有用,万一要用着呢?”结果,家长又陷入进去了。

 

“培训机构是恶化家校关系,甚至推波助澜的一个力量,不仅加剧了家校关系的紧张程度,还制造了社会焦虑情绪。”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说。

 

一项针对东部地区的培训机构在学科类和技能拓展类培训方面的比较数据显示:小学生参加技能类拓展性培训比例还高,在音、体、美方面的培训超过学科类培训;但到了初中和高中,技能类拓展性培训比例下降,学科类培训比例明显上升。

 

 

 

追求家庭学校社会最大合力

 

 

 

“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有一把‘锁’——考分、大学、就业六个字,紧紧锁住了基础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的培养不完全在于学校,还在于社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说,一名学生永远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系统而形成的大环境中,这个系统的形成和大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

 

在他看来,在学校和家庭对孩子要进行“腌萝卜”式的教育。平常教学说“因材施教”,现在考虑因材施“腌”,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腌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健全人格。在认识一致的情况下,家庭要尽家庭的责任,学校尽学校的责任,相互沟通,步调一致,做到两个统一,掌握育人规律。”王佐书说,家庭与学校形成共识相对容易,学校和家庭在共识合力的基础上下功夫;政府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追求家庭、学校、社会“三力”中的最大合力,是培养学生永恒的主题。

 

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说,家校涉及到家长和学校两方。对学校来说,更多还应尊重、信任。家校合作,真正的主导权和推动力在学校。家校合作、家校关系的意识,一定要根植在所有校长和老师的信念中;对于今天的学校和老师而言,怎样给他赋权,在家庭教育中担负起指导者的责任;对家长而言,父母应更多从成人的立场走向儿童的立场,如果能蹲下来,从儿童的立场看待学校现在推行的一些教育改革措施和课程内容,就会少了埋怨不满,有新的发现。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