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亏欠家庭,本领恐慌...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我们为什么这么焦虑?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瞭望智库 2018-10-17 13:28
摘要:作为聚光灯下的基层领导,“一把手”是基层干部中的“关键少数”。

中部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说,“一把手更需要心理医生”。

 

作为聚光灯下的基层领导,“一把手”是基层干部中的“关键少数”。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于基层一把手的权力与责任,而他们作为普通人所肩负的特殊压力以及身心健康问题,更加需要关心与辅助。

 

 

1

心理压力:一听到“属地”就想哭

 


 

在访谈中,一位直辖市乡镇书记讲到,自己特别怕听一个词——“属地”,“一听到这个词,内心就百感交集,有时甚至想掉眼泪”。

 

这个词就像一个魔咒,紧张、焦虑、沉重有时还有委屈,“属地”就像一个筐,满溢着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责任与期望,可它终究不是百宝箱。

 

面对有限的人力与无限的任务,有限的权力与无限的责任,有限的发展水平与无限的美好期望,以县乡书记为代表的基层一把手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身心疲惫、焦虑抑郁、烦躁易怒、失眠健忘,成为这个群体的常见症状,这是心理压力水平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表现。

 

根据调查与研究结果,基层一把手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其一,“一把手”的使命与责任。

 

一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是党委书记最大的责任,党的领导能否在基层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地,人民群众能否体验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是一把手时刻挂在心上的问题,也是时刻扛在肩上的压力。

 

从这个角度讲,越是有责任感的一把手,心里承受的压力越大,越需要有一颗“大心脏”。

 

其二,干部的本领恐慌。

 

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错综复杂。将法治、科学、民主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基层治理实践中,是每一个基层领导干部适应时代发展、胜任岗位的需要。

 

作为一个地区党委政府的主官,一把手在党性修养、个人素养和执政能力方面,都需要不断地锤炼与提升。因本领恐慌而引起的焦虑感,可以转化为领导干部不断进步的动力,但如果转化不好,也会成为部分领导干部难以承受的压力。

 

其三,问责风险与追责压力。

 

一方面,基层政府直接面对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各种社会矛盾,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在短期内触发,基层干部面临着较大压力,特别是安监、城管、环保、信访等方面;

 

另一方面,很多基层政府现有的人员素质和配置,难以满足基层治理精细化、专业化的要求,资源整合与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是基层一把手经常面临的两大难题。

 

其四,对家庭的亏欠与负疚。

 

地区一把手的使命和职责,以及基层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避免地进入“5+2”、“白加黑”、手机24小时待命的工作模式。以北京为例,调查发现95%的乡镇书记平均每周至少加班一天,92%的乡镇书记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感觉到欠缺和对家人愧疚。

 

 

2

情绪劳动:阳光心态的带动者

 


 

在访谈中,中部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谈到“一把手更需要心理医生”,除了抗压力、解难题之外,还要处理很多情绪问题。

 

比如,上一刻生气发怒,下一刻可能就要笑脸相迎;上班压力大,下班又不能把负面情绪带给家人;还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些对一把手来说都非常重要,它们都是情商的体现。

 

“情商高”被认为是基层一把手的特点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情商是感知、理解、调节、激发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人进行沟通、协调以及领导工作的基本保障。

 

为了更准确地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更好地调节和激发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状态,需要付出非常大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这些劳动统称为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与传统认识中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一样,是个人资源的一种付出,如果情绪劳动没有得到预期的良好反馈,我们就会感知到压力,产生耗损感、倦怠感。

 

基层一把手不仅是党委班子带头人,也是整个政府机关、甚至整个地区的带头人。作为一把手,无论遇到怎样的压力和挑战,工作时间里都必须尽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积极、阳光、充满干劲与信心的情绪传递给下属。

 

不仅如此,很多一把手还是业余的“心理辅导师”,下属有负面情绪、负面认知反映到书记面前,书记就要做好下属的思想工作、安抚好下属的情绪。所以,一把手所做的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的工作,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情绪劳动。

 

一把手的岗位特点决定了个人的心态和工作作风,这对整个地区都有深远的影响。所谓“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民风”,其根本和源头都在党委班子。

 

一把手个人的阳光心态以及行为,是其班子、队伍以及人民群众看在眼里的“风向标”。

 

 

3

心理调适:知识普及与专业辅导

 


 

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县处级领导干部对于抑郁症、躁狂症、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的认知有偏差。

 

比如,认为抑郁症就是因为患者性格偏执、想不开、不阳光,或者由于某些重大事件(如应急、监察等)发生导致抑郁,而对于抑郁症的生理基础、遗传基础、长期表现以及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了解较少。

 

因此,有必要在包括一把手在内的基层干部群体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基本的心理疾病和心理保健方法。

 

对于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有的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解决,有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帮助修正,而一些更为细腻的,个人情绪、情感、心理与生理状态的问题,则必须要由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来提供辅助。

 

心理辅助的形式应该以心理素养提升和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为主,辅以定期的心理减压活动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4

抗压机制:内外兼修多管齐下

 


 

基层“一把手”心理压力超负荷的现象背后,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岗位特点。增强抗压能力,需要从个人和组织两个角度、多个方面共同着手:

 

内修:

 

保持身心健康,提高身体和心理抗压能力。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也是应对繁重工作压力的基本保障。

 

反过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是正确认识现实、承受压力、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调查表明,身体锻炼、读书和听音乐、静思,是一把手们最常用的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而人们通常最容易想到的休假、聚会、与家人一起活动等,则是基层一把手们可望不可及的减压方式。

 

在此情况下,从个人而言,基层一把手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好工作时间,利用工作间隙进行适当锻炼,养成习惯。

 

很多一把手在组织生活会上表示工作繁忙冗杂,忽视学习和读书。实际上不是真的挤不出时间,而是心不静。越是如此,越应该通过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利用读书与静思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外修:

 

组织的严管与厚爱,所谓“厚爱”不只是提醒与保护,还体现为尊重并爱护每一个干部,为干部的身心健康与个人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从心理支持角度,组织的“厚爱”可以体现为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责权统一、责权相符的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干部“有限权力,无限责任”或“无职能亦问责”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与困惑。

 

二是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干实事的干部鼓劲,为肯担当的干部担当。

 

三是提高干部综合组织和行政管理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调整的能力,解决一些基层干部本领恐慌、压力过大的问题。

 

四是拓宽干部成长出路,在干部培养和选拔上适当向基层倾斜,优秀的县乡党委书记作为基层“一把手”积累的经验、锻炼的能力、培养起来的人民情感,要在更多、更大的舞台发挥出来。

 

五是针对常年无休的基层领导干部,推行强制休假制度,使其真正获得身心调整的机会。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查睿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