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番禺路上,网红地标“上生新所”的前世今生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18-10-16 14:28
摘要:上世纪20年代供外侨居住的 “哥伦比亚圈”,1949年后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办公地点,如今,经过再次华丽转身,这里成为时尚地标。往昔人们生活的痕迹,赋予这里历史的沧桑感。

下大雨的时候,积水漫进篱笆,将孙科别墅前的大草坪变成一片泽国。

 

上世纪50年代末的时候,延安西路1262号的这一片区域,属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昔日外侨集聚的“哥伦比亚圈”中的孙科别墅,成为所领导办公楼,因为比邻的番禺路地势较低,每逢雨天,楼下总要被淹。

 

但大人眼里的烦恼,对孩子来说,全是乐趣。时任厂长郦燮昌的儿子郦强华记得,父亲办公楼下的阶梯、阶梯下的花园,还有他平日游戏的马路和小径,被大雨全改了模样。郦强华喜欢这样的时刻,他和兄弟们在积水中扑腾、嬉戏,完全不顾水漫过他的大腿。很长一段时间,对他来说,整个区域就是他的家。这里不仅意味着他长大成人的乐园,后来还成为他工作至退休的地方。

 

如今,在被万科改造成时尚地标的上生·新所里,66岁的郦强华坐在孙科别墅回忆往事,恰好屋外又下起雨来。从当年父亲办公的窗口望下去,孙科别墅下的草坪早已被改挖出一个小小的池塘,积水不会再漫过草坪。

 

但记忆如水,渐渐漫过前来参观的游客的喧嚣声,将他又带回昔日的岁月。
 


哥伦比亚圈


1951年起,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下令将华东人民制药公司上海生物学厂(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前身)由天通庵路迁至延安西路原哥伦比亚圈。这是一片由外商始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群。

早在1924年,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进行江浙战争,波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乘乱于1925年完成了十一条越界路的修筑工程,变相地扩大了租界范围。土地的扩张吸引冒险家闻风而动,美资普益地产公司看中了刚刚筑成的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及安和寺路(今新华路)附近的地块并从左家宅、蒋家巷的地块所有人手中买下了此地,进行投资开发。整个工程在当时的哥伦比亚广场,所以英语以“Columbia Circle”来称呼,因此也被称为哥伦比亚圈。

 

哥伦比亚圈的开发计划推出,土地被细分成70来个面积一亩至两亩不等的长方形地块,建造连体住宅和花园住宅。公司的时任匈牙利籍经理胡戈·桑多尔邀请了邬达克为总设计师。邬达克把别墅分为了十种不同的风格:英式、意式、西班牙式、萨克拉门托式、加利福尼亚式、殖民地式、佛罗里达式、圣地亚哥式、好莱坞式以及英国乡村式。其中作为英国式及英国乡村式风格的别墅的数量在哥伦比亚住宅圈中占了最大的比例,邬达克再将此风格细分成四种不同的样式以满足业主的口味。截至1930年有21栋别墅以及一栋车库建筑落成。哥伦比亚圈里还有1923年建成的美国乡村俱乐部 (又称哥伦比亚俱乐部)。这个有着高尔夫、游泳池、网球场、壁球场等诸多娱乐设施的俱乐部,不仅服务当时的在沪美国侨胞,也对旅居上海的各国侨民开放。

泳池

据1930年 《普益年报》记载:春夏两季,大批买主置购产业,普益当年的净收益比1929年超165%。哥伦比亚路及安和寺路周边的地价整个被带动了起来,搬入哥伦比亚住宅圈的居民的外侨包括在上海政界、商界担任要职的侨民,和银行界人士、医生、服装设计师等。

 

位于哥伦比亚路22号 (今番禺路60号)的别墅,原是邬达克在设计哥伦比亚圈时,为自己而设计建造的独立花园住宅。与此同时,邬达克还在设计建造另一座重要建筑,即后来的慕尔堂。但是两座建筑同时建造的关键时刻,资金出现了危机,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伸出援手,使得慕尔堂得以完成。为表感谢,邬达克便将自己准备居住的别墅以几乎是馈赠的价格转让给了孙科。至此,这座古堡般的建筑更名为孙科别墅沿用至今。

孙科别墅

整幢建筑为砖木结构,面积为1051平方米。从建筑正面观赏,三个尖券门洞优雅敞开,透过门洞,能看见三个圆形拱门依次排开。视线上移,四扇落地大窗拱卫中央铸铁栏杆阳台一一展开,三根陶立克柱子被置于四扇窗间,巴洛克的风格悄然呈现。而三层的三个假天窗耸立于层层红色筒瓦之间,带有西班牙建筑风格。

 

孙科一家在此居住时,二楼西南边的大卧室是他两个儿子孙治平、孙治强的居所;二楼西北较小的那个卧室则是孙穗英、孙穗华两位女儿的房间,孙科自己的主卧约有60多平方米,其起居室带有180度景观窗,能欣赏到花园里如茵的草坪和草坪北端的女神雕塑。1949年3月,孙科辞去国民政府职务,在与夫人陈淑英离开大陆去往香港之前,将这套别墅转卖,后属国民党中央防疫处上海分处。

孙科住宅 

1952年,在郦燮昌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领导之际,这幢建筑就是所里的办公楼。同年,郦强华诞生。此后,父亲办公所在的这幢别墅,和整个哥伦比亚圈成为他生活中的乐园。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因为年幼体弱,父亲总是把郦强华带在身边,也允许他午间休息和放学后到上生所职工食堂解决午饭和晚饭。因此在所有的孩子里,郦强华对整个区域感情最深。

 

他记得,每天早上,所里的职工从延安西路大门进所上班,要把门卫室口箱子里写有自己名字的竹牌翻过来以示签到。他记得,每次在食堂吃饭时,每个职工都有固定座位,可以在桌面的纸条上预订明日午饭。他也记得,在三年困难时期,厂里将做实验剩余的牛、马的肉做成菜肴供职工共克时艰。他还记得,在上生所里,一度还有一个小型动物园,里面养着供实验用的羊、马、猴、老鼠、兔、狗、狼、蛇等。

 

成为上生所办公场所后,哥伦比亚圈内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主楼一层用于会议、接待,二层为生物安全实验室使用。在大跃进时代,所里搞技术革新,科研专家索性就不回家,带些替换衣服住在了实验室里。郦强华的父亲也就住在实验室里,向专家们学习业务。一度,父亲希望儿子未来也能走上学习科研的道路。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大食堂

1965年8月,上生所在原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南侧足球场位置建造麻腮风生产大楼,由郭博(郭沫若之子)参与设计。建筑为包豪斯风格,是效仿现代主义工业建筑的代表作,共8层,高约35米,建成后一度是长宁区最高建筑。那一年国庆节,郦强华跟随父母走进这幢全新的大楼,搭乘电梯来到楼顶,远眺人民广场方向,观赏国庆烟花。那一刻的场景,令他终身铭记。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内景

“文革”开始,郦强华没有机会遵循父愿学医,而是远赴内蒙古插队,之后去黑龙江齐齐哈尔参军,直到1985年才回到上海。如同回归故乡一般,他又回到上生所,在这里担任团委书记、监察审计室主任等职务至退休。他生活的半径,绕过大半个中国,终于又回到童年的起点。

 

2016年,万科中标延安西路1262号地块的改造运营权,2018年5月25日,一期修缮完毕并正式对外开放。郦强华作为上生所业主代表,依旧留在哥伦比亚圈里工作。现在这里成了网红时尚地标,许多游客来这里拍照、购物、吃西餐、喝咖啡。没有人会留意,游客中其实有许多上生所的老职工,会几乎日日来这里散步怀旧。

 

在郦强华童年,几次大雨积水淹没孙科别墅楼下草坪后,所里呼吁大家周末义务劳动,将草坪挖开,改建成可以引导水流的池塘和小假山。多余的土块上遍植树木,当年的小树苗,今已都亭亭如盖矣。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