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体育 > 运动+ > 文章详情
NBA季前赛在上海滩刮起“热旋风”,姚明和CBA季前赛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国强 2018-10-06 10:21
摘要:喧嚣过后,可能我们要问,我们本土的联赛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国庆长假第5天,虽然上海遭遇台风外围的影响,但NBA季前赛上海站达拉斯独行侠队和费城76人队的比赛仍刮起了一阵“旋风”,大批不同口音的全国球迷汇聚2010年世博会留下的“世博馆”。比赛很是精彩,最终76人队120:114战胜了独行侠队。其实CBA季前赛也同期举行,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对比之下,CBA季前赛的声量和影响就弱了许多。喧嚣过后,可能我们要问,我们本土的联赛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一场近乎完美的比赛:上海有深厚篮球底蕴
 

 

NBA季前赛一般指NBA开赛前几周开始的热身赛。简单说来,NBA季前赛有三大功能。

 

首先是磨合阵容。NBA球队一般在6月下旬完成选秀、7月开始进行球员交易。7月份的夏季联赛主要任务是新秀磨合和考察拟引进球员。一些有合同在身的或大牌球员,较少参加夏季联赛。到了赛季开始前一个月,主力球员到位,特别是有的球队新教练也到位了,这样为了迎接新赛季,球队需要演练阵容打法,检验球员状态,模拟比赛氛围,季前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也因为磨合的需要,因此NBA季前赛成绩不纳入最终成绩,球队也不为胜负所累。这样保证NBA球队在常规赛前做好充分准备,其实也是保证了即将到来的常规赛的质量。

其次是宣传功能。NBA季前赛主要是为了NBA常规赛造势和预热。随时秋天的到来,美国的职业体育慢慢进入室内比赛为主的阶段。季前赛其实就是告诉观众,该关注NBA了。许多球迷也通过季前赛的“告知功能”,预订新赛季常规赛的球票。这里的预热其实对场馆运营方来说也很重要。和NBA夏季联赛采取赛会制相比,NBA季前赛都采用主客场制。这种主客场制除了吸引本地球迷外,还可以实战演练一下比赛的流程,如电视转播、赛场管理等等,为常规赛做准备。最近20多年来,NBA季前赛开始放到海外举行,很大程度上出于NBA全球化的考虑,或者说宣传和公关的需要。因为比赛和争夺季后赛无关,因此球队也乐意长途跋涉到海外参赛。

 

第三是商业需要。NBA季前赛现在也进行售票,在美国售价通常比常规赛要低。在海外举行的NBA季前赛其实定价并不低,因为比赛场次少,且海外举办城市不举办NBA常规赛,物以稀为贵,票价反而上去了。通过NBA多年的全球化策略,NBA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球迷。因此,中国、日本、墨西哥、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都举办过NBA季前赛。2013年,巴西、菲律宾等国家首次举办NBA季前赛。2013年NBA的12支NBA球队,在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的10座城市举行了8场季前赛和2场常规赛。

 

从上个赛季开始,NBA常规赛在每支球队总量82场不变的情况下,把整个比赛时间延长了约2周,这样赛程不是那么密集,球队背靠背的次数相对减少。因此,每支球队打季前赛的场次由之前每队6-8场减少到4场左右。例如这次前来参赛的76人队就安排了4场季前赛。

 

在上海举行的达拉斯独行侠队和费城76人队的季前赛,比赛十分精彩。从举办日期来说,10月5日恰巧在国庆长假中间,球迷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前来观赏。笔者就有广州、北京的朋友到现场观赛。尤其对于学生来说,长假是难得的契机,之后就要正常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0月8日深圳站的比赛,因为是周一工作日,不如上海的日期好。

 

从参赛的球队来说,参赛的两支球队有一定的号召力。两支球队来自东部和西部,有一定的代表性。西部的达拉斯独行侠队曾经吸纳了中国第一个到NBA打球的王治郅;且球队的诺维斯基在中国人气很旺,球队2011年还获得了NBA总冠军,丁彦雨航的加盟更是平添了中国元素。东部的费城76人队曾经拥有艾弗森等明星,历史上3夺总决赛。近期球队招募了西蒙斯、恩比德等高排位的新秀,实力处于上升期。比赛的过程也很胶着,独行侠的三分和76人队恩比德的强打和硬吃很是好看,两队常规时间合计234分的总得分有点像全明星的比赛。

从举办城市来说,上海多次举办NBA季前赛,有着丰富的办赛经验。举办场馆的音效、容量都是一流的。上海也是商业中心,是许多赞助商看重的城市。更重要的是,上海有着雄厚的篮球基础和NBA球迷,涌现出中国目前仅有的NBA状元秀姚明。

 

 


一件包装精美的商品:获得消费者认可

 

 

 

尽管只是NBA季前赛,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件很好的商品。

 

从比赛进程看,NBA季前赛开场前、暂停、节间休息、中场休息、比赛结束后,现场都有不少活动,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活动包括赞助企业的投篮、技巧趣味活动、NBA关怀活动、传奇球星活动等。趣味活动主要是多个企业的现场展示及宣传,NBA关怀活动则有公益和慈善色彩,体现联盟的社会责任和关怀。至于传奇球星活动,其实就是致敬那些退役的NBA明星。比赛暂停时间内,曾经在小牛队效力的芬利、穆托姆博等现场亮相,这次王治郅、巴特尔也到了现场。库里虽然没有来,但小牛队的库班来到现场,此外还有一干中国的娱乐界明星。

 

现场还有两队的美女啦啦队、达拉斯的胖子拉拉队现场表演。啦啦队员还向观众扔有NBA标记的礼品,这无疑是吸引观众的做法。归根结底,这些现场活动都是把比赛作为一个商品在做。

 

作为一个商品,就需要在市场上立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否则,就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因此,商品质量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很好理解,NBA的国际化、吸引国际球员、进行海外NBA季前赛、甚至常规赛也放在日本、墨西哥等国家的做法,都是为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图说:丁彦雨航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元素,NBA打中国牌,无非也是希望打开中国市场。这是一门生意。

 

从营销角度看,在吸引顾客方面,吸引一个新顾客,所花的成本,是维系一个老顾客成本的5倍。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在现场,NBA把比赛间隙的各种活动穿插得很满。在电视屏幕上,NBA比赛画面丰富,慢镜头多,数据资料丰富。

 

 

 


一面可以对照的镜子:CBA季前赛人气还不足

 

 

 

国内CBA在休赛期,也会举办夏季联赛和季前赛。

 

从夏季联赛来说,一般是距离临近的一些球队进行比赛,如今年有CBA夏季联赛暨环渤海职业篮球挑战赛,有北方的青岛、天津、北京首钢和辽宁参加。4支球队采取单循环决出最终名次。一些刚被选中的新秀参加了比赛。在长三角地区,也有夏季联赛,去年参赛球队6支,今年是8支。

图说:CBA季前赛的人气还不够,娱乐性、话题性、包装的意识等需要学习NBA。

 

从CBA季前赛来说,此前比较多的是2队或几支球队进行比赛,随意性较大,延续性较差,效果也不见得好。去年,20支CBA参赛的季前赛参赛球队分5个赛区,每个赛区4支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站赛期为3天,每天进行两场比赛。比赛采用共4节,每节10分钟的赛制,比赛规则及特殊规定遵照CBA联赛规程执行。为了让球队重视比赛,CBA还增设了季前赛奖金制度。今年,CBA季前赛仍然延续这个做法,比赛在西宁、丹东、常熟、嘉兴、太原5个城市举行。从举办城市看,有4个城市没有CBA球队。其中,西宁是第一次举办CBA季前赛,也是没有CBA球队的省份举办CBA季前赛。这种赛会制的季前赛有利于推广篮球活动,扩大CBA影响。不过对举办CBA常规赛的城市的场馆来说,少了演练、调试的机会,对球队或场馆来说,也略微少了些季前赛收入。出于各种原因,今年CBA季前赛的视频转播和媒体报道并不多。

 

实际上,CBA季前赛和夏季联赛都很重要,也有一定的连续性,都是以赛代练,都需要评测球员和球队固定轮换阵容,还有一个是收集对手的信息。一般而言,夏季联赛可能有的球队主教练还没有确定,外援也没有签约;而季前赛则更接近于实战。CBA季前赛几乎每支球队的人员配置都已经确定,战术打法也基本成型,季前赛的整体表现不会和赛季初期有太大出入。如果再细化到球员的话,像国家队归来的球员,特别是主力球员,都面临一个找状态的问题。今年男篮两支国家队参加了亚运会、世界杯预选赛等比赛,在CBA来临之际,需要找状态,也需要和轮换球员磨合,同时需要适应球队的战术需要和技术特点。

 

 

如果从媒体报道、现场活动来看,CBA季前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许多。至少,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转播了NBA季前赛的比赛,而CBA季前赛的相关新闻都很少。当然,这里或许有比赛质量、商业价值等因素,不过对比之下,或许就赛事本身而言,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个需要冷静的思考:篮球也可以长三角一体化

 

 

篮球在我国有着比较深厚的群众基础。今年亚运会上,我国获得了全部4块金牌。在刚刚结束的女篮世界杯上,中国女篮再次获得第六,并且赢了日本和加拿大。明年,男篮世界杯将在中国举行,上海也是其中的一个举办城市。在姚明担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以来,国家队的改革、CBA的改革都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获得了业内人士和广大球迷的认可和好评。因此,中国篮球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中。

 

图说:担任中国篮协的姚明通过一系列学习NBA的改革举措,中国职业篮球发展迅猛。

 

9月下旬,上海召开了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推进会,无疑,未来长三角地区将会在平台、赛事和制度三个层面继续加深体育产业合作。去年长三角夏季联赛在上海举行,吸引了6支球队参加;今年总数增加到8支,还吸引了2支宝岛台湾的球队,赛事全称为“2018CBA 夏季联赛暨海峡两岸长三角职业篮球俱乐部挑战赛”。今年的CBA季前赛,常熟、嘉兴承办了其中的2站比赛。那么,在篮球方面,长三角地区是能做些什么?上海是否做得更多?这些课题都可以通过科学论证后,上海篮球可以勇敢迈出先行先试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

陈国强,男,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博士。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共健康学院访问学者(2013-2014)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文内插图: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