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上海电视迎来开播60周年,你可能不知道上海电视的这些“第一次”(附视频)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18-09-28 06:38
摘要:肩负主流媒体责任,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在南京路上的永安大楼开播,作为全国最早的省市级电视台载入了中国电视的史册。从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开播,到201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

 

9月27日下午,上海广播电视台在东视演播剧场举行上海电视开播60周年纪念会。

从最初开播的1个频道、30多位员工,经历60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整合,SMG已发展成为国内目前产业门类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省级新型主流传媒及综合文化产业集团,截至今年8月底,在职员工15000余人,资产总额611.8亿元,净资产总额420.7亿元,规模实力位居全国省级台第一。回望60年的历程,上海电视人不仅创造了许多丰富的文化物质成果,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60年来,上海电视人坚持新闻立台不动摇,着力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目前SMG新闻节目日均播出超过19小时,在全国省级台中遥遥领先。其中,东方卫视平均每天新闻播出量超过200分钟,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60年来,上海电视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开创了中国电视历史的众多第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SMG率先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在中国广电媒体融合网络传播力排行榜上SMG排名前茅。上海电视人创造的文化品牌、内容经典、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纪念会分为不忘初心、致敬历史、展望未来三个篇章,众多电视人齐聚一堂,重返精神家园,汲取前行的力量。会上,作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的首席播音员主持人印海蓉和来自SMG不同岗位的7位员工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工作感悟,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诠释了“忠诚、责任、创造、共赢”的SMG核心价值观。他们有的来自东方卫视中心节目制作团队,通过讲述《急诊室故事》《诗书中华》《喝彩中华》等节目的摄制经历,展现SMG对节目内容创新创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懈追求。有的来自技术部门,分享技术人身背200多公斤的传输设备,在余震不断的恶劣环境下传回现场救援报道的感人故事,凸显SMG技术人的奉献精神和重要作用。有的来自东方明珠新媒体公司,以东方明珠电视塔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展示SMG打造文化综合产业集团的雄心。而面对互联网风暴、5G时代来临带来的挑战,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几位新媒体优秀人才,更是通过个人的转型成长、部门的改革发展和新媒体品牌成功创建的历程分享,展现上海电视人在新时代新出发、新作为的激情和信心。

 

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乔善珍、许诺、张庆科、沈西艾、胡文金、黄允、陈醇等7位在1958年参与上海电视开播的开台元老来到纪念会现场。SMG青年才俊向他们赠送鲜花,向第一代上海电视人传留下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致敬。电视前辈们则表达了对SMG未来发展的美好期盼,现场新老电视人互动交流,令人感动。

 

上海电视事业的发展是无数电视人奋斗的结果,SMG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今年7月,作为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工作大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SMG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出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高校优秀毕业生生活补助、SMG“领军人才”计划等十项举措,并投入2000万元年度专项资金对此进行财力保障。纪念会上,新近评选出的21位SMG首批“领军人才”也来到现场,从十位知名观众代表手中接过了荣誉证书和奖杯。

 

同日,上海电视开播60周年技术设备实物展在东视大堂举行。展览分为黑白电视时代、彩色电视时代、高清和融媒体时代三个时代展区,展现了科技创新引领电视业务变革,不断推动电视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收看方式的深刻变化。SMG收集整理了一批陪伴和见证了上海电视60年发展的“老伙计们”,首次进行集中展示,讲述上海电视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

 

十一期间,上海电视荧屏还将播出四集纪录片《上海电视60年》。这部系列纪录片,既是上海电视60年的故事,也是上海电视60年的发展历程,更是几代上海电视人接力长跑的集体记述。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与上海电视事业发展紧密相连,上海电视事业是改革开放的获益者,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推动者、见证者。一段航程点亮一座灯塔,走过60年的上海电视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纪录片以几位青年电视人对历史的追寻,用编年体的方式将上海电视事业60年的发展足迹徐徐展开,分为“创业年代”“走进春天”“乘势而上”“扬帆起航”四个篇章,分别讲述上海电视创业史(1958年到1978年),上海电视在改革开放中迎来大发展时期(1978年到1993年),上海电视事业体制创新(1993年到2001年),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攻艰克难,开创电视新局面(2001年至今)等不同时期的故事,呈现出荧屏背后上海电视人不曾停歇的努力和更高更远的追求,凸显上海电视人代代传承的奋斗精神,激励当代电视人改革突围、敢为人先、创新求变。

 

链接:上海电视60年的这些“第一次”

 

上海电视人锐意改革,发奋进取,敢为人先,抢占先机。为中国电视事业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而精彩纷呈的电视荧屏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了难忘、美好的集体记忆。

 

第一部上海新闻片,用旧摄像机和过期胶片拍的

1958年3月,中共上海市委正式批准筹建上海电视台,编制为30个人,隶属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30个人要创办一家电视台,这是后人所难以想象的。

 

经过多处选址,当年的上海电视台就建在上海市中心南京东路的永安大楼里,这是50年代上海的最高建筑物之一。在永安大楼上架起的电视发射天线离地面108米,图像发射机功率为500瓦,有效发射距离30公里左右。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上海电视台即将横空出世。

 

当时,电视台的组建主要是以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为基础。然后从电影局也抽调了一批技术力量。朱盾和邹志民分别从科教电影制片厂和美术电影制片厂调到上海电视台工作,成为了上海电视台第一代摄影记者。朱盾回忆,“上海有很多的调剂商店,我们当时就叫旧货店,去淘了一台8成新的16毫米宝莱克斯摄影机,只有3个镜头,觉得还可以拍。”这台从旧货商店里淘来的旧摄影机花了900元人民币,用这台旧摄影机和电影厂过期了八年的胶片拍摄了上海电视台的第一部新闻片。新闻片报道的就是当天在人民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周年的集会和游行。

 

当时在人民广场录制国庆游行的,除了几位摄影师,身材娇小的胡文金也跟随他们穿梭在人群中,她的工作就是录制游行的实况声音。由于16毫米的摄影机,没有录音功能,所以要专门用录音机到现场采集声音。然而,看似简单的声画对位,在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放映机的声音和电视画面无法同步。胡文金回忆:“放映机是每秒钟24格,我们电视每秒25格,本身就不同步。所以我们录音机放着放着要慢,那怎么办法呢?我们当时蛮困难的,土方法很多的,一个机器帮助它转,加点力量帮它转。”

 

经过剪辑,配音,时长8分钟,上海电视台的第一条电视新闻片诞生了。

 

1958年10月1日国庆节,上海电视台正式试播,这一天被载入了中国电视的史册。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企业文化展示区展示着上海电视台创建初期的许多珍贵史料,包括上海电视台试播第一天的节目串联单。当天试播节目主要包括新闻、文艺节目和电影。文艺节目主要有独唱、小组唱和上海少年广播合唱团的合唱节目。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现场唱了《朵朵葵花向太阳》和《小扁担两头弯》。播出的电影是国产故事影片《钢人铁马》。

 

那一天晚上,上海全市只有100台从苏联进口的黑白14吋电子管电视机,共设立了100个收看点,约10000名上海市民一起收看了节目。

 

第一部上海彩色纪录片:请了照相馆里的技师一起帮忙洗印

1971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发展彩色电视,并且选定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等城市率先进行彩电工程大会战。上海电视人意识到这是电视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1972年9月的一天,上海南京西路651号门前的路段临时实行了交通管制,一座庞大的电视塔平躺在地面上, 210米高的彩色电视塔要整体吊装,矗立起来,工程浩大,蔚为壮观。电视塔就矗立在上海南京西路上,210米高的电视塔成为当时中国最高的电视塔,也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并成为了上海的景观和地标。

 

1973年8月1日,上海彩色电视正式试播。在试播初期,上海全市只有69台的彩色电视机。大约只有1万多人能够收看彩色电视。而电视台制作彩色电视节目也需要大量投资。

 

之后,上海电视人拍摄了第一部彩色纪录片《轻工业园地百花盛开》。

 

在此之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在上海签署了中美《上海公报》。访问结束后,其中一个外国摄制组怕行李超重,就把没有用过的彩色胶片送给上海电视台。在得到了这些彩色胶片后,当时新闻组的伍亚东和周济就有了摄制第一部彩色新闻纪录片的想法。

 

周济回忆:“当时上海正在开一个上海轻工业展览会,我去看了以后,觉得这个题材很好。一个是内容;一个是色彩,这两样是拍彩色片都符合的元素。”因为从来没有碰过彩色片,还请了上海几家著名照相馆里的两个技师来一起帮忙洗印。1974年制作完成的上海电视台第一部彩色纪录片《轻工业园地百花盛开》,无论是色彩还原,还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在当时的条件下堪称一流。上海老电视人就是在这样艰辛的工作条件下,报道上海的重大新闻和建设成就,展现人民的生活变化,用胶片来丈量社会主义新上海前进的步伐。

 

第一条电视广告始于上海

 

1979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一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大地生机盎然,气象万千。从那年5月1日起,上海电视台正式启用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台名。

 

在此之前,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由上海市财政局拨款,全年的经费只有190万元,比当年拍摄一部电影的投资还要少。经费不足成为了电视事业发展的瓶颈。当时担任上海电视台负责人,后来担任上海广播事业局局长的邹凡扬决定,在电视台开展电视广告业务。他回忆:“当时受到很大的反对,很多人反对,因为没有先例,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电视台当中,没有一家是做广告的。”

 

1079年1月28日,中国农历大年初一,晚上17点09分,上海电视台的荧屏上出现了一幅灯片字幕:“上海电视台受理广告业务”,然后播放了一条上海药材公司“参桂养荣酒”广告。

 

原上海电视台主任记者吴国泰是这条电视广告的拍摄者。他回忆:“那时我们请的正好是一个70岁的先生,叫何克明。他精神很好,满脸红光。看到他就觉得他做这个广告是最好的模特。”当时播出国内广告的价格是1分钟160元,这条电视广告每天播放两次,连着播放了4天。

 

这是中国内地的第一条电视广告。两个月后,依然是上海电视台,播出了国内第一个外商广告,瑞士的雷达表广告。

 

此外,上海电视剧制作中心把一些经典名著改编成电视剧,呈现在荧屏上,如周而复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巴金名著《家、春、秋》,等,显示了上海电视剧创作的高品质和高品位。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视频来源:上海电视台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