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为什么应该取缔滴滴“顺风车”业务?因为它的市场设计无法解决“道德危机”产生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楠 2018-08-30 13:27
摘要:“顺风车”的市场设计无法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性而产生的“道德危机”,即当任何一个理性决策者不用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时,其必然会不计成本,铤而走险。

今年8月,又有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搭乘“顺风车”而逝去。在悲痛之余,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滴滴顺风车平台,发出了要求取缔“顺风车”,抵制“滴滴垄断”的呼声。不过,在笔者看来,应该取缔的是“顺风车”这项业务,而不是“滴滴”叫车平台。造成多起“顺风车”杀人案的症结不是因为“滴滴”垄断,而是因为“顺风车”的市场设计无法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性而产生的“道德危机”(Moral Hazard),即当任何一个理性决策者不用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时,他/她必然会不计成本,铤而走险。

 

现有的“滴滴出行”叫车平台主要有出租车、礼橙专车、快车和顺风车,都属于“共享经济”的一种类型,即主要是针对市场上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进行匹配和整合的“共享市场”。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尔文•罗斯(Alvin Roth)曾在2016年9月访问中国时指出,“共享经济的核心,就是让信息对称,提高信息匹配效率”,而“共享经济的关键问题是通过有效的市场设计达到最优资源配置”。“滴滴出行”的出租车平台通过有效的市场设计,提高了用车人和出租车的匹配效率,这是通过共享市场让信息对称,从而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滴滴出行”有4种叫车平台,为什么只有“顺风车”屡屡出事?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市场设计,“共享市场”不仅不能让信息对称,反而有可能扩大信息的不对称性,并引起“道德危机”。出租车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乘客不知道哪儿有出租车和出租车司机不知道哪儿有乘客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叫车平台使得信息对称、提高匹配效率得以解决。但是“顺风车”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乘客不了解司机的资质,司机不了解乘客的信用的问题,这是无法通过任何形式的叫车平台可以解决的痼疾,也没有任何一个平台能够担负得起司机个人的“道德危机”。

 

因此,在没有网络叫车平台之前,“顺风车”的搭乘仅限于好友与熟人,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乘车人坐在车里,其权利甚至是生命被掌控在司机手上;而驾车人允许乘车人上车也将其权利甚至是生命交于了乘车人。面对成本这样巨大的权利的转移,乘驾双方必须有充分的信任,而信任的基础必然是信息对称,双方互相充分了解。出租车市场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即出租车司机的资质由出租车公司考核、担保,而且出租车公司必须为每一个乘客购买保险;乘客的信用问题则由一系列保护出租车司机的法令法规所保证。例如,拒付车费会受到惩罚,出租车司机座位装有保护罩,夜间远行的车辆必须向公司报备等。而这些保障的经济成本就反映在了出租车与“顺风车”的价差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者乘坐出租车比乘坐“顺风车”多付出的价格,其实是为自己买了一个“保险”。

 

然而,目前,“顺风车”叫车平台的设计不但没有解决它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还放大了其信息不对称性,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顺风车”司机和乘客的犯错/犯罪成本,使得“顺风车”成为了滋生“道德危机”的“沃土”。

 

由此可见,通过有效的市场设计,“共享市场”的确有助于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例如,滴滴“出租车”;但是另一方面,当市场设计存在缺陷时,“共享市场”不仅无法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反而会扩大信息的不对称性,例如,滴滴“顺风车”。

 

不过,在出现问题时,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因噎废食”。在“顺风车”事件当中,“滴滴”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责任不仅在于监管的漏洞和对投诉的不作为,更在于错误地设计了“顺风车”这个畸形的产品。当前,“专车”和“快车”也同样存在与“顺风车”类似的问题,是否应该同时取缔,有待讨论。但必须明确,讨论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有关驾乘双方的资质和信用的信息不对称性的问题,能否对驾乘双方建立有效的成本约束。

 

要想更好地发挥“共享经济”的优势,政府必须更多地关注市场的设计,而有效的市场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市场所有参与者的充分了解和潜在问题的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埃尔文•罗斯教授提出的“有效的市场设计”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保持市场的活跃性和有序性;第二,增强市场的稳健性和便利性;第三,市场的设计者必须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即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具体问题和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制定有效的、可执行的市场规则。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快速促进了“共享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未雨绸缪”尤为重要,市场设计者必须考虑到多种潜在的问题,做好最差情况的打算,在设计市场时扪心自问“怎样才能做到更好”, “市场出现失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共享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栏目主编:徐蒙 文字编辑:张煜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