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这张“个性化”关税表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孙丹 日期:2025-04-08
■孙丹

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60个国家再额外征收不同的关税。

在这张“个性化”关税表上,中国可以说是首当其冲。美国方面认为,中国对美国征收关税高达“67%”,而美国仅对中国征收34%,暗含中美之间存在非对等贸易关系。

其实,“67%”的税率远高于常见统计数据中的关税水平。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并未公开这一数据的计算方法和逻辑,但其显然并未采用WTO认可的标准口径,也未反映真实贸易中广泛使用的“实际有效税率”,而更被视为是经过某种政治化处理的估算。

一是有选择性地对部分高税率产品进行加权,有意忽略低关税商品。

二是加入中国相关惩罚性关税的考量。2019年至2022年,中国对约1100亿美元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加征关税(最高25%)。美国的“加法”,既忽略了这一基数仅占美国对华出口额的一半,也无视中方相关应对措施是对美方301调查的回应。

三是故意加入非关税壁垒,把市场准入难度、国企采购倾斜、数字审查、网络限制、技术转让壁垒、补贴措施等合并起来,估算出所谓的“隐性关税”。

四是故意加入汇率因素,即“人民币贬值等于贸易壁垒”。2024年,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指数全年升值4.2%,美元指数全年上涨6.55%。相关贬值主要是美元强周期所导致的。将人民币汇率的正常市场波动简单换算成“隐性贸易壁垒”并纳入关税计算,既不符合经济学逻辑,也不符合国际经贸统计规范。

滥施关税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无视美国长期从国际贸易中大量获利的事实,意图为美国将关税作为实施极限施压、谋取私利的武器提供舆论与数据支持。

(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