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补”落地 金融组合拳助力消费者畅享实惠

而在这一波国补政策实施中,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和信用消费方式的引入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面对政策利好,京东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全方位配合“国补”政策落地,通过京东白条的信用支付、“国补”与银行卡优惠叠加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用实际行动助力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国补”政策扩容,京东创新“以旧换新”服务体验
2025年,“国补”政策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落地引发广泛关注。根据政策,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时,若单件售价不超过6000元,可按产品售价的15%获得补贴,每类产品每位消费者限购1件,且每件补贴上限为500元。与此同时,“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范围从去年的8类大幅增至2025年的12类,单件最高补贴可达销售价格的20%。这一扩容举措旨在更大程度地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
京东在2024年“国补”政策发布后就迅速响应,凭借其庞大的平台资源和成熟的运营体系,积极投身于“国补”政策的落地工作。今年,京东更是基于以往经验,进一步升级、细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交易流程,让好政策切切实实惠及消费者。
在“以旧换新”服务方面,京东早在多年前就已布局。随着“国补”政策的推进,优势愈发凸显。2024年,京东平台上“以旧换新”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00%,全年累计回收旧家电超2000万台。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京东构建的一套完善且便捷的回收流程——消费者只需在京东App上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旧家电的线上估价。京东专业的回收团队会依据预约时间,上门进行回收,全程高效透明。以洗衣机为例,在一些城市,消费者从下单预约回收,到回收人员上门取件,平均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同时,京东针对消费者苦恼的旧家电拿走后新家电未到货安装的“空档期”问题,利用自营产品和自建物流送装一体化优势,打造“先送新,再安装,最后拆旧”的信用服务模式。通过京东白条信用风险识别能力,消费者能够“新机先享”,下单即可享受旧机补贴立减优惠,无需等待旧机回收。
消费者通过京东购买新家电,不仅能享受旧家电回收的便利,还能体验到新家电快速送装上门的优质服务。目前,在洗衣机、电视等核心大家电品类上,京东的送装一体率已达97%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家住上海市虹口区的刘女士在京东上购买了一台5000余元的电视机,享受20%的“国补”后,实付价格4000多元。让刘女士最高兴的是,当天上午下单,下午京东的配送人员就将电视送达并完成安装调试。“晚上我们全家就用上了新电视机,整个过程太丝滑了!”
此外,京东基于大数据分析,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优化平台商品展示和推荐系统。在“国补”相关商品页面,清晰标注补贴金额和领取方式,方便消费者快速了解和参与。京东客服团队也加强了培训,随时为消费者解答关于“国补”政策和购物流程的疑问,全方位保障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京东白条打出“+金融”组合拳,受益消费者更多
一项针对“国补”消费情况的第三方调研显示,多数被访者参与过“国补”相关活动,25—34岁人群是参与主力。消费者线上参与“国补”活动时,最关注的要点是“价格透明”“商品丰富”和“送货上门服务”。“90后”用户在“国补”消费中使用分期付款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尤其是“90后”购买手机的订单中,使用京东白条分期的占比高达64%。此外,部分消费者反映,在北京、上海等地区,白条与多种支付方式的无缝衔接,使得“国补”订单的处理更为便捷,支付流程简单高效;而在尚未全面开放多种支付方式的地区,则常因优惠券无法叠加或支付过程繁琐,导致消费者转化率降低。
面对这些调研结果,京东深入研究,有的放矢升级服务,精准把握消费需求。
在支付环节,京东支付与多家银行探索“国补”与银行卡优惠叠加,让消费者在享受“国补”后,使用指定银行卡可以额外有“满1000减/返30元”“满3000减/返100元”的优惠。自今年1月与某银行合作后,该行在京东的交易额提升了30%,用户活跃率提升34%。
在金融服务上,京东积极响应商务部等部门关于金融机构叠加优惠让利的号召,京东白条在2025年“国补”期间,持续加码“百亿免息计划”,覆盖千万量级商品。具体来看,在北京、江苏、广东、上海等地,消费者在京东购买家电、家居、3C数码全品类产品时,可叠加使用京东白条并使用享受全场6期免息券。这一举措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刺激了消费欲望,也助力商家实现销售额大幅提升。
上海消费者张先生一直想购买一台价格为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但由于预算有限,迟迟未能下手。“国补”政策落地后,他发现通过京东下单还能使用京东白条的6期免息还款服务,如此一来,他每月只需支付不到900元,就能把心仪的电脑抱回家。“那我还等什么?立刻下单。”如今,张先生已经用上了新电脑。
数据显示,在京东白条免息服务推出后,相关产品的销量在短期内实现了显著增长。2025年3C数码扩围“国补”后,在部分地区,白条助力商户交易额平均提升超2.5倍,成为商家提升销量的一大“利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得到了极大提升。
“国补政策+金融工具”的政策组合拳,让年轻人更轻松跨越消费门槛,从容地拥抱心仪的数码产品。这一现象背后,既是年轻人对高端数码产品的刚性需求,也是其对信用消费产品的接受。“我们调研发现,‘90后’用户在购买3C数码产品的平均决策周期比‘80后’要缩短40%。”某数码行业分析师指出,“他们更倾向于用‘即刻满足’的消费模式,而非等待攒够全款。”
叠加数字金融工具,用足政策杠杆
统计数据显示,“国补”政策在京东落地后,成功带动大量消费者参与购物。仅在3C数码“国补”政策上线后的很短一段时间里,就有海量消费者通过京东平台享受到补贴优惠,完成了数码产品和家电的购买。
同时,京东平台参与“国补”活动的商品销量也大幅增长,手机、家电等重点品类的销售额同比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体现出“国补”政策在拉动消费上的积极作用,也直观体现了京东在推动“国补”落地上的探索成果。正因如此,京东模式获得业界专家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指出,“国补”政策极大激发了社会消费热情,在释放消费潜力、拉动投资增长、引导绿色转型、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在政策实施中,简化流程、提高操作便利性至关重要。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类消费产品主要面向年轻人,线上渠道是主要购买途径。因此,让年轻消费者在不改变购物习惯的基础上叠加政府补贴享受价格优惠是政策优化目标,如将消费者习惯的线上平台现有支付工具纳入政府补贴结算渠道范围,贴近其支付习惯。同时,针对年轻消费者购买力提升需求,叠加应用“京东白条”等互联网信用消费产品,可降低产品购买门槛,扩大消费者范围和消费规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表示,“国补”与京东等企业的庞大客户群体及新兴数字金融工具叠加,已显现促进消费的规模经济效应与网络效应。数字化支付工具不仅支撑货币转移,还是触达客户的重要渠道,多种支付工具的便利性提高“国补”的消费者匹配度,共同改善消费体验和消费倾向。数字支付已不仅是“通道”,还能在合规前提下提供增值信用服务。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消费信贷产品与“以旧换新”的有机融合,能够放大政策提振消费的实际效果。他也建议,可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产品体验和使用场景,让消费贷款、消费分期产品更好嵌入“以旧换新”等消费活动,将多样化的消费分期和支付工具纳入“国补”可使用的支付范围,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最大化发挥“国补”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不难发现,京东通过流程优化、服务升级等,在“国补”政策落地中成绩斐然。京东的服务意识和创新举措不仅成功带动大量消费者参与“国补”活动,也为电商行业持续优化流程、不断完善服务做出了榜样。未来,京东将持续深化与各方合作,继续升级服务,为“国补”政策深入实施贡献更多力量,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动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