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逆天改命”有点早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林子璐/顾杰 日期:2025-02-14
林子璐 顾杰

《哪吒2》上映半个月便斩获百亿票房。不仅如此,它还是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2亿的电影,远超此前纪录保持者《战狼2》的1.59亿人次。

票房说话,《哪吒2》的确是一部好电影,它的成功对于提振人们对中国电影的信心,也有很大的“强心剂”作用。但当下《哪吒2》的票房和热度,能否意味着它帮助中国电影实现了某种“逆天改命”,甚至上升到更高的意义层面,还要另论。

一部好电影首先得讲一个好故事。在前作故事设定的基础上,《哪吒2》对人物角色设定、核心矛盾冲突、世界观背景塑造等进行了更深度的挖掘和拓展,建构了一个更为丰满的“哪吒宇宙”。故事契合创作规律,整体完整度和流畅度都很高。显然,这不仅得益于《哪吒1》建立的扎实基础,也得益于主创有意识的创作自觉。导演和团队有很强的创作野心,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条非常高的、乍看甚至是完不成的标准。

这种“死磕”,需要长期主义的坚持。从制作层面来看,从《哪吒1》到《哪吒2》,创作团队整整打磨了五年,续作的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特效镜头近2000个、超过第一部镜头总和,主创团队4000余人,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参与制作。对这样一部体量和细节要求如此之高的动画电影来说,合力托举是一种必然选择。

但商业票房这件事,也并非因果律能推导的必然结果。《哪吒2》的票房奇迹,既有共通的创作规律,也有天时地利的偶然因素加持。这些偶然因素,很难同时完全复制给其他电影。

票房冠军这件事,在国内历来几乎只诞生于春节档或暑期档这些特殊档期。大盘够热,上限才够高。《哪吒2》能有后期口碑发酵带来的票房“核爆”效应,和春节期间观影需求上升、市场对电影口碑更敏感是分不开的。

再者,“史冠”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营销叙事。当一部电影高歌猛进的时候,不少此前并无观影习惯的人会因为对这个名头本身的好奇,或为了能参与进周边讨论而去观影,情绪的热度是最好的催化剂,无形中扩大了观影市场。《哪吒2》的观影人次首度突破2亿就是明证。

这也意味着,当史冠电影的热度散去,能有多少“临时”的观众转化成长期的电影受众,是存疑的。即使是《哪吒3》,也不能完全保证复现这样的景象。

《哪吒2》的票房奇迹,固然是因为它做对了很多事,却并不意味着它本身是必然事件。《哪吒2》的确是一部精良之作,但电影市场也是生态,一花独放是某种信号,并不等同于整个春天。《哪吒2》团队在埋头创作的五年里,恐怕也没想到会有今天的成绩,只是想着如何完成得更好。

继续尊重创作规律,即使达不到百亿的高度,也不太可能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