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节拍

2012-2017:寻迹

有些最深刻的变革,身处其中时未必能洞悉其全部意义。

若干年后再回望,或许才能真正悟出,在看似波澜不惊的表层下,这座城市其实经历了关键的跨越和变革。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是上海始终的遵循。
五年来,上海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
率先探索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推进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和政府监管制度创新,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营改增”、司法、公安、教育、医药卫生、群团等中央决定的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取得预期成效。
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开展分类综合执法试点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大进展。
推进国资统一管理和国企分类改革,国有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是城市动力源。这五年,上海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关键突破。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8%。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先进医疗设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取得关键突破。
这五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在上海系统推进。 上海全面谋划部署和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人才政策实现创新突破,市民科学素养不断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迅速兴起。
这五年,上海愈发关注质量、结构和效益。一种更可持续、更讲后劲的发展,成为上海始终的追求。
这五年,上海坚决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房地产业、重化工业、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过五年, 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达到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上海经济结构更优,质量更高。
这五年,上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45微克/立方米。这背后,是不断加码的“淘汰落后产能”——2015年关停并转的企业数量,足足是上年的两倍之多;象征“三高”(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小锅炉、小烟囱已经几乎绝迹,同时绝迹的还有马路上的黄标车。
一些领域的“减法”,也是为了另一些领域的“加法”。发展的目的是民生。五年来,上海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民生问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退休职工养老金大幅提高;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化不断推进、质量不断提升;更多市民就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平均期望寿命83.16岁……
这五年,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成效明显。这张地图,展示的是另一种“民生”——文化。
这五年,上海新布局多处重大文化设施,一批重大功能性文化体育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更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风貌得到修缮保护,城市更显历史底蕴、文化内涵。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文化主体活力增强,文艺演出、文博展示、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精彩纷呈,精品力作持续涌现。

文化通常被归为“大民生”。而在上海,它是决定城市气度和品质的标杆。

当然,图表和地图还很抽象。这五年的上海,究竟带来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听听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评判一座城市,最有发言权的,总是在其中生活的人。

*点击播放键听他们的故事

  • 秦美菊/家住上海松江区
  • 王翌/流利说CEO
  • 石美华/76岁
  • 芮佳祺/长宁交警
  • 迪斯尼建成前后
    上海迪士尼,曾经浦东东南角川沙的一大片农田,以中国大陆第一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的身份加入迪士尼家族。有人说,这就是上海的“国际范”。
  • 杨浦滨江前后
    杨浦滨江,即便一年多前,还很少有人想到,这里可以骑上摩拜单车,沿着黄浦江一路骑到徐汇。黄浦江畔,曾被沿江大厂“割据”多年的沿江地带,即将贯通成为公共空间。有人说,这就是上海的“大格局”。
  • 闵行许浦村前后
    闵行许浦村,十多年的违建在三个月里拆完了,相当于敲掉了每家10来万的收租“金饭碗”。为了环境,这件起初没有人看好的事,最终做成了。有人说,这就是上海的“精气神”。
上海的节拍

2017-2022:浪潮

上海的节拍

2017-2022:浪潮

未来五年奋斗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胜利
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性跨越
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全球大都市中的影响力稳步提升
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
——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摘自党代会报告)
它们意味着什么?

上海=创新之城

创新之城,充满活力、更有朝气。全球创新企业、创新机构密集,国际科技精英和各类人才云集,世界创新资源、要素和资本聚集,创新智慧无处不在,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未来五年,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4%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40%以上。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要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为支撑,重要承载区为依托的科创中心架构体系基本建成,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显著增强。
  • 上海光源二期
  • 诺华制药上海研发园区
  •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上海=人文之城

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中外文化交相辉映,现代和传统文明兼收并蓄,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遵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未来五年,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基本建成。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城市精神充分彰显。上海将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增添城市人文魅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功能布局,让市民更好参与文体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活力和创造力。
  • 滨江休闲生活
  •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 “品味”上海老建筑

上海=生态之城

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拥有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
未来五年,上海将努力让老百姓看到更蓝的天,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加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让水清岸绿景色常在;建立土壤环境管理体系,推进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加强土地再开发利用的环境监管,保持土壤质量稳中向好。上海还将举全市之力,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打造长江生态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
  • 崇明岛东滩湿地
  • 世博后滩湿地公园
  • 共享经济“骑”上街头
对未来的上海,你的愿景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