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春耕季,看《御制耕织图》文化展,体验江南农耕文化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8-04-25 12:40
摘要:江南文化进商场

紧随着第23个“世界读书日”的脚步,“漫步淮海 耕织幸福,传统文化进楼宇——《御制耕织图》文化展”24日在淮海中路香港广场拉开大幕。商场3楼长廊变身清代宫廷画师绘制的《耕织图》画廊,吸引不少白领、市民驻足欣赏。每幅画下方都配有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就能了解画背后的故事和历史知识。同一楼面的“智享”书柜只需扫一扫就能免费借阅图书,还能根据“心愿单”配送读者想看的书,落地4个多月以来已有近1800次借阅记录。

 

“《御制耕织图》文化展”由淮海中路街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古吴绣皇、香港广场共同策划,以宣纸彩印画册和苏绣作品的形式共同呈现。展览品原型为清代宫廷画家焦秉贞受命绘制的《耕织图》。《耕织图》为彰显劝课农桑之宏旨而作,图诗形象生动、细腻传神,是清代宫殿版画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绘画技艺水平的进步,生动再现了当时平民社会的生活场景。《耕织图》也被称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是解读中国农业史、纺织史、艺术史的珍贵文献。

 

我国自古便以农立国,古谚语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意思是指一男子不耕作,就有人会挨饿;一女子不织布,就有人要受冻。由此可见,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执政者则更是将“耕、织”视为民生大事。相传,康熙二次南巡时,江南士人进呈南宋於潜县令楼璹所作的《耕织图诗》。康熙览后,甚喜,即命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运用西洋画透视的原理,重新绘制《耕织图》。绘后,工雕善画的著名木刻家朱圭、梅裕凤奉旨镌版印制,于康熙三十五年(1691)方成书。书成后康熙又亲自作序、题诗,印发各地,劝谕农桑。

《御制耕织图》内页

此次展出的康熙作序题诗的《耕织图》,是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墨印彩绘本为底本影印而成的。目前,这种墨印彩绘本在国内仅有两种,分别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非同一版本系统,可谓十分珍贵。焦秉贞所制《耕织图》中作耕、织二图各23种,其中“耕”部,绘有浸种、耕、把耨、耖、碌轴等农事图;“织”部,则绘有浴蚕、二眠、三眠、大起、捉绩等图。每幅图画后又皆附有七言、五言诗,或是注解,或是议论,均可见康熙对此书的重视程度。

《御制耕织图》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

2016年,日本陶艺家山根彰正教授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复制的《耕织图》版本,精心制作了46件备前烧陶画,捐赠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此次展览亦精选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与《御制耕织图》密切相关的6幅日本备前烧陶画进行展示,以丰富展览物的形式和内容,让参观者对《耕织图》文化有更多维度的解读与感悟,感受“江南农耕文化”。

 

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驻区企业和白领的精神文化生活,淮海中路街道今年初启动“漫步·淮海”文化项目,计划通过“阅读、展览、体验、赛事”等形式,用人文精神多维度的展现淮海社区文化名片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董事长、社长王焰表示,自与淮海中路街道开展文化共建以来,结合街道特色、楼宇和社区居民需求,双方已合作开展了十余场“智慧书坊”文化沙龙,未来还将开展更多形式的阅读体验活动。据淮海中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刘恕介绍,“漫步·淮海”是淮海中路街道融合并丰富居民与白领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级向四级延伸的重要抓手,在漫步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走进楼宇、走进白领生活中。

白领们现场体验刺绣,感受江南农耕文化。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刺绣教学讲解和体验活动,吸引不少白领利用午休时间亲身参与。据悉,近期还有百余组家庭、白领青年将参与讲座、织布、刺绣、扎染等体验活动,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