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当蔡英文“替罪羊”、与李登辉政见不合、蒋经国爱将身体欠佳,台湾高官辞职原因有哪些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修文 2018-04-25 06:01
摘要:虽然政务官看似位高权重,但在不少人眼中,政务官其实是三者中性价比最低的。

由于愈演愈烈的台大校长遴选风波,台湾当局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日前以“健康原因”请辞,成为蔡英文行政团队又一位离职高官。

 

在台湾公务人员体系中,大致可以分为政务官、事务官与民意代表这三类。各级民意代表由民众投票选出,目前台湾立法机构有113席民代;事务官就是文官,通过考试进入公职机关,然后逐级晋升,最高可担任当局行政部门副负责人,也就是所谓“常务副部长”;政务官则依托当局政治任命而产生,像潘文忠这样的行政部门负责人(“部长”)便属于此类。

 

虽然政务官看似位高权重,但在不少人眼中,政务官其实是三者中性价比最低的。事务官执行政务官的命令,如果没有违法情况,便可以平安地待在机关直到退休;民意代表只要选得上,动动嘴皮子能干个几年十几年的;而担任领导岗位的政务官,能干满一任四年的凤毛麟角,不是黯然求去就是被轰下台,成了名副其实的“临时工”。

 

一方面,政务官多数来自于学术界或经济界,精通理论却疏于实务,惯于授业解惑却拙于协调,这些精英未必能适应岛内官场文化;另一方面,作为行政部门的一把手,政务官要面对民众的挑剔目光与岛内严酷的政治环境,有的干了48天就宣布辞职,强调自己像“误闯政治丛林的土地,浑然不知周遭都是陷阱”。近日,岛内媒体盘点了因为四类黯然请辞的岛内政务官。

 

政绩不佳请辞

 

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其中又能细分成两种,一种是自己干到不咋地,第二种是替上级当“替罪羊”。这其中有代表性的职务就是台湾当局实际的二把手——行政机构负责人。从2000年民进党上台开始算起,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三朝执政共18年,竟换了14位行政机构负责人,最长的不过2年有余,最短的竟不过百日。

 

由于冲在第一线,一旦出现民意下跌、出现执政危机、选举失败,都能成为行政机构负责人下课走人的理由,偏偏岛内这十来年状况又特别多,因此行政机构负责人如走马灯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新的一位便是林全,他从2016年5月上任到2017年9月下台,干了一年半时间。这一年多来蔡英文强推“转型正义”、一例一休、军公教年金改革、前瞻计划,把要得罪的人都得罪了,接下来要拼2018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就顺势把林全换下来,让绿营大佬赖清德接盘。这对于饱受绿营非议的“老蓝男”林全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遭起诉请辞

 

被称为“台湾经济之父”的当局经济部门负责人尹仲容,则是遭起诉后请辞公职的第一人。

 

1954年,他被时任当局副领导人陈诚任命为经济部门负责人兼“信托局局长”,成为稳定台湾经济的关键人物。一年后,当局支持的扬子木材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参与授信借贷的信托局被牵连其中,尹仲容遭民意代表指控与木材公司负责人有所勾结,惹上官司。

 

尽管同年10月台湾地区法院宣判尹仲容无罪,但尹仲容还是宣布辞去经济部门负责人与“信托局局长”职务。他在请辞信中写道:“惟仲容备位‘阁僚’,既需对簿公庭,自不能专心政务,拟请淮予辞去‘政务委员’兼‘经济部长’职务,以免贻误,公私均感,敬请钧安。”虽然行政机构负责人俞鸿钧曾慰留尹仲容,但面对汹涌的舆论,还是同意他去职。

 

直到1957年8月,尹仲容案情大白,又被当局重新启用,他主持制订的台湾《加速经济发展计划大纲》,为台湾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因病请辞

 

同样为台湾经济贡献良多的行政机构负责人孙运璿,则是因病请辞公职。相比起尹仲容,孙运璿从大陆来台湾更早。1945年台湾光复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台湾电力公司机电处处长。当时“二战”刚结束,台湾电力系统受损严重,一到晚上全岛一片漆黑,临危受命的孙运璿5个月就让岛内电力供应恢复80%。

 

1967年,他被任命为当局交通部门负责人。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台湾“十大建设”中交通领域的六大建设都由他负责,这些建设为台湾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之后在转任经济部门负责人后,他在新竹成立了带有官方色彩的民间研究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如今,旗下的台积电和联华电子已成为国际知名高科技公司。

 

1978年,孙运璿出任行政机构负责人。正在他仕途一路看好之时,1984年4月24日早起时突发脑溢血中风,不得不辞去公职,退出政坛,政治生命就此画上句号。

 

前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郝柏村曾透露,蒋经国晚年曾亲口对他表示,接班人选应该是孙运璿,“他坚持让孙运璿做‘行政院长’,是预计任期届满时,让孙运璿做接班人,但后来孙运璿中风了,连‘行政院长’也不能做了”。 

 

多说一句,就是靠像尹仲容、孙运璿这样的能人,帮助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政见不合辞职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与上级无法共处,索性离职而去,最典型的就是宋楚瑜。

 

1974年,留美归来的宋楚瑜成为蒋经国的英文秘书,从此步入台湾政坛。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宋楚瑜辅佐李登辉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国民党主席,自己也担任了国民党秘书长一职。1992年国民党在民意代表选举中遭败,宋楚瑜被要求下台,李登辉出面指派宋楚瑜出任台湾“省长”,当时两人情同父子。

 

之后,台湾在1993年举行省长选举,在李登辉的全力相助下,宋楚瑜以近60%的支持率成功当选。宋楚瑜四年“省长”任内颇得民心,声望也达到巅峰,甚至有超过李登辉的趋势。

 

两人关系开始出现微妙转变。由于对宋楚瑜巨大声望不安,在李登辉的主导下,1997年台湾开启“冻省”进程,旨在弱化“省长”职能,改由地区领导人直接任命无实权的“省主席”。

 

1996年年底,宋楚瑜宣布“已请辞省长”。不过,这两份辞呈,当时国民党主席李登辉、行政机构负责人连战都没有批准,直到1998年底,宋楚瑜以“请辞待命”身份恢复上班,完成最后两年的有名无实的省长任期。这为宋楚瑜脱离国民党参加2000年地区领导人选举埋下伏笔。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编辑:洪俊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