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一间教室两位老师共授课,一门课程多门科目同教学,静教院附校探索教学方式乾坤大挪移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18-04-16 18:32
摘要:什么是TRIP?校长张人利这么概括,它是以主题(Theme)、探究(Research)、跨学科(Interdiscipline)和实践(Practice)四种学习方式命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不久前,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六年级学生小樊回家向妈妈开心细数“学校TRIP课上,干了啥”——动手玩泥巴,学习制作陶器;做实验研究烧制过程中泥土发生的化学反应,了解不同材料的密度和特征;用计算机信息化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前些日子还跟着老师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馆……“上课那么开心啊?!”妈妈心里感叹。

 

一间教室两位老师共授课,一门课程多门科目同教学,课堂时间、教学内容贯穿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这些传统教学视野中基本不可能的事,正在这里发生,也激发着越来越多孩子对学习的热爱。两年间,一场教学方式全面转变的探索正在校内展开。

 

寻找创新变革的突破口

在TRIP课堂上,学生根据收集到的金属材料物理化学知识,做信息分析和展示,玩中学不亦乐乎。  彭德倩 摄  

什么是TRIP?校长张人利这么概括,它是以主题(Theme)、探究(Research)、跨学科(Interdiscipline)和实践(Practice)四种学习方式命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校内已面向六、七、八等三个年级,推出20多个主题供学生选择。

 

先来看看TRIP怎么上?12日下午,走进南楼202电脑教室,这里正在进行“奇光异彩的金属”主题课程学习。六4班的杨奕诚和赵夏洋,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前一天晚上才完成的汇报ppt,进行最后的完善。“这课礼拜一在化学实验室里上,礼拜四在电脑教室上,”小杨介绍。原来,这门课程在化学实验室里让学生完成金属贴画,让他们更了解金属材质特点,而接着就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分组对民族服装的配饰文化及其中金属使用等进行研究。小杨、小夏和其他两位同学的分组抽到了“藏族服饰”,四个人干得不亦乐乎。

 

抬头环顾课堂,信息科技老师徐益达正在讲台前,倾听每个小组的同学上前做汇报演示,一旁的化学老师陆闻烨,不时与学生互动着。据了解,六年级学生的TRIP课程,每周6节课课时,分两次上,帮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跨学科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张人利校长谈及探索初衷,他始终在静教院附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摸索、突破。教育部发文,将要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上海在教育“绿色指标”评价上的要求也让他心中的突破口逐渐明晰——能不能突破时间、空间、目标、教材等方面的限制,选择《劳动技术》、《信息科技》和《社会》等基础型课程,与学校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结合,以主题(问题+任务)重构内容,形成主题和项目学习,实现学校课程统整。

 

一次意料之外,又在规定情理之中的教学方式转变,乾坤大挪移开始了。

 

打通课时,重构内容

 

“当前新时代下,教育到底怎样培养人,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说,学生未来能走多远,关键看他有多强的创造力,是否有广博的知识、多样的经历。这些离不开教学方式上的不断创新,帮助孩子增添学习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在能力提升的深层次,注重品质培养。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转变并不容易。 2015年,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美术、劳技、社会、政治、心理、体育、信息科技等11门学科16位教师,参与了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首先是解决时间问题。课时不够,曾是拦在教学方式转变上的“死结”。副校长高燕拿出课表这样排:整合六年级2节信息科技课、2节劳技课和2节校本“做中学”课程,于周一、周四下午分别连排3课时,共6节课设置为TRIP课程。七年级将2课时的劳技课设置为TRIP课程,八年级将1课时的社会课设置为TRIP课程。今后,学校还考虑将七年级的一节科学课和八年级的劳技课等一并归入其中。这样不仅可确保每个下午都有整块时间,便于学生外出开展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课程内容设计时,可以在劳技课、信息科技课等必修课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大空间进行综合实践。

 

如何在新的教学空间中,打通知识要点,重构教学,是许多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

 

例如,必修课劳动技术课上,要求完成的教学知识点包括陶泥制品、布艺、纸艺、金属制品和木工等。老师们经过讨论、筛选,将其整合形成课程群,在劳技知识点落实到教学中的同时,融入信息科技教学。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喜好,拓展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命科学、人文、艺术等其他学科的部分内容。由此,与劳技课基础知识点相对应的TRIP主题设计逐步完善形成,分别是“玩泥巴”、“五彩缤纷的布艺世界”、“纸趣”、“奇光异彩的金属”和“重走鲁班路”等。

 

课堂实施:评价真正与教学对接

 

七八年级的“城市与建筑”课程,基于但不限于基础科目“社会”中“感受城市运行”知识点,评价体系完全与教学对接。这一课程的负责人是静安区历史学科带头人薛艳,将能力培养与品格素养、人文素养融合在一起,老师带着学生走出校园,探访静安区名人故居保护现状,做陕西路建筑调查报告,参观“石库门的变迁”图片展。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依然分组学习,每组的评价注重过程性,满分100分中,活动企划、组织水平、合作度、服务意识、创新度等各占权重。

 

“对过程性评价的重视,也是对接上海教育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要求,以及中考改革,”张人利说。在他看来,教育教学的实施,有三个层级:首先是教学思想,其次是教学方式,接着是教学手段。三者中,教学方式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探索,静教院附校正在酝酿,将转变向小学阶段延伸,也希望能融入更多基础型学科,如地理、生命科学等。

 

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表示,静安区始终推动全区教育改革,静教院附校此次探索,与区域教育发展总课题方向一致,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一次尝试。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