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美团吃下摩拜,滴滴死磕美团……资本长袖起舞后,谁是输家,谁是赢家?
分享至:
 (2)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飞君 2018-04-04 18:15
摘要:这一波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资本在“播种季”超值服务,到了“收割季”就连基本的服务质量都难满足,“过山车”在很多行业屡见不鲜。

 

出行市场上,资本长袖起舞。

 

美团公司王兴今天中午发布站内信,正式宣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而在打车领域,美团和滴滴的对抗正在愈演愈烈。

 

昨天,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针对近期网约车市场非法客运行为频现的情况,对涉事的滴滴出行和美团打车平台各处以了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10万元罚款的缘起,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实际车牌与平台软件显示车牌不符的“马甲车”、“黑车”。而一个不能忽视的背景是,“美团砸钱圈人,滴滴砸钱留人”的拉锯战中,两个平台为抢占市场份额,以输出又快又好的服务之名,用高额补贴,吸引了大量非正规社会车辆加入。这个大规模扩张过程中,就出现了灰色乃至违法空间。

 

笔者长期遭遇过上下班高峰时段打不到“滴滴”的状况,这段时间车辆却出奇地充足。做了些“田野调查”后我发现,确实有大量社会车辆冲着高额补贴加入到滴滴、美团的阵营。

 

这里面,不少新手司机完全不认路、全靠导航;有的还是持外地车牌的不合格车辆,通过给所谓“专业人士”付费,由其解决注册问题。但在用户层面,“用户体验”倒是大幅提高——哪怕是在用车的高峰期,都可以用低于以往的价格在第一时间打到车,而且司机的态度明显比之前好多了。

 

不用说,这是两大巨头慷慨补贴的结果。然而,无论是运营车主还是顾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疑惑:这样的补贴能持续多久?

 

谁都知道,这只是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下的一剂即时猛药。今天的价格战,终将以垄断市场形成后的再行收割来收场。

 

众所周知,在出行领域,打价格战、补贴司机和用户,并不是美团的首创。如今的一切,公众早已在滴滴与快的、Uber中国的竞争中领教过。彼时为了争夺市场,几家公司都推出过优惠价格、优质服务。但在滴滴称霸市场之后,立即演变为“车价上涨、叫不到车”的局面,甚至出现严重的司机挑客现象。

 

道理很简单,一家独大后的滴滴,不仅完全没有了补贴的必要和动力,更开始加收提成,而这种典型的“收割”让网约车司机们少了好处,也就没了动力,进而导致用户体验直线下降。可以说,在新一轮的拼杀出现之前,以“解决出行痛点”为旗号的滴滴,一度自己就成了乘客的“痛点”。

 

这个现象,也不只是滴滴身上独有。这一波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资本在“播种季”超值服务,到了“收割季”就连基本的服务质量都难满足,“过山车”在很多行业屡见不鲜。对此,很多人的态度也从无可奈何变成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资本的逻辑”。

 

但问题在于,这是不是真正的“资本的逻辑”?而即使是,“资本的逻辑”在市场运行中,又是否应当是唯一主导的逻辑?

 

资本本身是无罪的,它对互联网创业项目发展所起到的助推作用不可抹煞。今天的市场和社会不可能倒退到隔离资本、一切由计划决定的时代。

 

但尊重资本不等于放纵资本。一味放纵“资本的逻辑”,所涉行业的标准意识、规则意识却迟迟不跟上,任由用户应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尴尬处境,对一个与较大多数公众发生关联的行业来说,未免太可笑也太可悲了。

 

与出行相关的服务产品,因为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公共资源,也就具有部分公共属性。它的发展,必须跟整个城市的发展与治理融合起来。当年对网约车立下规范,就是为了在鼓励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为其划出法治红线,以促使新业态在合法合规合理的条件下健康发展。这些规范,当然应该认真落实,并逐渐成为行业的基本共识。

 

以出行行业为例,企业将“好处”和“实惠”过度集中到一个阶段的做法,是否该有相关部门介入监管?由价格战而导致的大量黑车进入市场,造成的新的社会成本,也需要进行全面评估——人们追问罚10万够不够,就是在追问这个问题。

 

更何况,已有滴滴与快的、Uber中国厮杀的前车之鉴,面对新一轮网约车价格战,有关方面要及早作出准备和预判,需要跟进时及时跟上,以免再把市场拱手给一个漠视规则的赢家——至少,一个健康的市场,不应纵容一家独大式的垄断行为随意发生;对相关的苗头倾向应当有所预警和干预,而其服务水平和市场秩序也应有到位的市场监管。

 

而对企业来说,进入市场时的旗号,也不应只是“策略”,而应被视作对市场的承诺——凡是承诺,就不能随意背弃破坏、不负代价。

 

资本大规模的拼杀或是并购,如今时常发生,今后还会不断发生。就像一出出“大戏”一样,每一次竞价、并购、重组,都会讲出动人的故事。美团与滴滴的价格战如此,美团收购摩拜也是一样,“初心”都很美,关键是能不能善始善终?

 

品牌当然可以通过资本加持强化优势占领市场,但作为一家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企业,更大的考验在于持续经营过程中能否始终兑现创业初衷,平衡好商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而这光靠企业的“自觉”,恐怕还是不够的。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