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守正与变革,上昆下一个40年应该做什么?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18-02-24 21:01
摘要:如何传承经典,如何呼应当下,如何吸引观众?

年初,在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年度考核中,上海昆剧团位列第一。2月24日“不忘本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上海昆剧团建团40周年研讨会”上,团长谷好好透露,2017年上昆演出场次、收入分别是5年前的2.6倍和5.5倍,“数字折射古老昆曲逐步焕发青春活力,这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动力。”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界专家高度评价上昆的创作成绩。中国戏曲学会顾问王蕴明认为,《长生殿》《景阳钟》在经典剧目基础上发展、丰富,新剧目《司马相如》《班昭》尊重昆曲艺术原理和特色,进行审慎创新,融入当代文人情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说,“上昆非常尊重艺术规律,通过新创剧目、实验剧目探索昆曲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提高发展,同时把握住昆曲精髓进行创作演出。”

 

“上海昆剧团创作一直走在康庄大道上,创作成果颗粒归仓,尤其是近十年,每一个作品创作都获得了成果。”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对《景阳钟》印象尤为深刻,“《景阳钟》顶着压力做,全团上下尊重传统,小心翼翼,多方听取意见,终于把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和价值的作品推向高峰,令人欣慰。”对于耳熟能详的作品,上昆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上海京昆艺术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表示,“全国都在演《牡丹亭》,但上昆不一样,有非常传统的《牡丹亭》,也有连续三晚不同的《牡丹亭》,各具风采。又如《长生殿》,无论单本戏,还是连台四本,都有看点。再如《邯郸记》,对舞台呈现做了重新解构,使之成为一部精品大作,为争取更多青年观众起到举轻若重的作用。”

 

上昆打造并积累以大学生和白领为主体的特定观众群,“有这么好的环境”让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欣喜。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看来,上昆的好环境源于“懂得培养观众,培养市场,发展观众,发展市场。”他直言,如果安于舞台寂寞,剧种将没有生命力。上昆钻研剧目,同时在市场大海学习游泳,才能在剧场里实现黑发观众超过白发观众,“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作为一种荣耀,但更要把它变成生机勃勃的鲜花,而不是放进博物馆。没有观众,就没有一个剧种的未来。”

 

戏曲剧团如何争取观众?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提出,今天昆曲的艺术当下感,意味着审美再次回归传统,更加古典化,同时要寻找价值观的当下感,保持与时代同行,“一个剧团有了自己的精神,建立自己的风格,然后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认为,传统处理得不好,会变成包袱。好时代提供各种优越创作条件,但也有人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因此上昆需要继续固本开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从不同角度强调“人”的重要性。傅谨说,“上昆首任团长俞振飞是文人、曲友,同时是表演艺术家,昆曲几百年兴衰在他身上是一个缩影。昆曲从来与整个社会、整个文化界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文人、曲友和表演艺术家合力构建良好的生态。”他还提出,昆曲的当代表达必须能娴熟运用优雅韵文讲中国故事,“如果新剧目创作,不能用优雅韵文叙事的剧作家,创作不是促进,而是在走偏路。”王安奎曾担任文化部举办青年昆曲演员大赛评委,比赛规定青年演员要写论文,上昆演员的论文脱颖而出。为此,他强调,好传统应该延续,“昆曲演员,特别是年轻演员要成为有文化的表演艺术家。”

 

著名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忘不了六十多年前在南京看昆曲传字辈老师的演出,“当时我16岁,那是我学习生涯最难忘的一次体验。昆曲文学水准、声腔艺术是中华戏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呼吁创作接地气、贴民心的作品,古典艺术才能焕发青春与魅力。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本文图片由蒋迪雯摄影 图片编辑:朱瓅
题图说明:蔡正仁、余彬表演《长生殿》片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