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因为这位94岁院士的执念,法国小伙的“怪病”有救了!
分享至:
 (4)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晨 黄杨子 2018-02-24 18:33
摘要:王振义院士对在座的年轻医生说,作为临床一线医生,一定要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不要觉得工作枯燥,经常学习、获取新知识就可以找到新乐趣。

 

一位正值壮年的法国小伙被奇怪的症状折磨,从法国到上海,神经内科医生与血液科医生各持己见,求医一年仍未探明致病“真凶”。最近的一次检查发现,病情正在进一步恶化……带着求生的希望,他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得知后,在病中查阅文献,结合丰富的经验为他进行了会诊,最终揭开了疾病的真相,指明了治疗方向。这也是瑞金医院多学科诊疗(MDT)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法国小伙求医一年未确诊

 

一年前,法国友人A先生因手足麻木无力伴腹泻消瘦,辗转于上海和巴黎的几家医院,血液科与神经科联合讨论后,诊断意见却不统一。

 

根据检查报告及发病症状,血液科医生认为,A先生患有巨球蛋白血症,从而引起了外周神经病变,导致手足麻木;而神经内科医生则认为,A先生患的是格林巴利综合症,这是一种难以辨别的神经病变。

 

由于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不仅腹泻、手足麻木、尿储留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访过程中,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逐步升高。

 

种种迹象表明,疾病正在发展,需要及时治疗。2018年初,他来到了瑞金医院就诊。

王振义院士为法国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王振义院士病中解难题

 

今年冬天流感肆虐,王振义院士也感冒发热了。但是得知这一病例后,他还是不肯放弃,并亲自打电话来询问。

 

一方面,王院士希望“破解”这一疾病难题,让患者病情尽快好转;另一方面,他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病例,可以带领年轻人一起讨论、学习。

 

因此,尚在病中的王院士坚持查阅了最新的文献资料,并将自己对疾病诊断的推导过程做成了一份详尽的PPT。

 

瑞金多名专家讨论终确诊

 

2月8号早九时半,王振义院士照例到了病房。这一次,他要与多名专家一起为来自法国的疑难病患者进行多学科诊疗(MDT)。王振义院士为A先生进行了体格检查,并用流利的法语与患者交流并询问病情。

 

随后,王院士与血液科李军民主任、赵维莅主任、阎骅主任医师及神经内科王英主任医师等多位专家进行讨论。王院士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推导、判断思路,并将查阅的最新文献资料呈现给大家。会议室里还坐满了年轻的医生,认真学习王院士对于疑难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新知识。

 

经过讨论,最终明确该患者巨球蛋白血症,需要开始治疗,同时给出了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

 

获取新知识就可以找到新乐趣

 

会诊完毕,王振义院士打趣地说,“年轻人工作忙,我帮你们把书看完了,不查不知道,关于巨球蛋白血症的文章已经有50到100篇啦!”

 

王院士对在座的年轻医生说,作为临床一线医生,一定要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不要觉得工作枯燥,经常学习、获取新知识就可以找到新乐趣。

 

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从中汲取知识也获得快乐,这似乎是王振义院士永葆活力的秘籍。对于疾病执着探究,甚至怀有“执念”,不仅为了使患者摆脱疾病困扰,还为了让更多的年轻医生获得学习机会、取得进步,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这就是王院士矢志不渝的永恒追求。

栏目主编:孙刚 文字编辑:孙刚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王院士对在座的年轻医生说,作为临床一线医生,一定要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不要觉得工作枯燥,经常学习、获取新知识就可以找到新乐趣。
图片来源:瑞金医院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