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吐槽大会》火了!网友“吐槽”:名人嘉宾真正的“槽点”“黑点”都小心规避了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2018-02-22 13:01
摘要:“吐槽”毕竟不是“讥讽”,无伤大雅的小玩笑,逗一逗乐,不伤和气,就是一个综艺节目要做的事情了。

《吐槽大会》第二季不出意外地火了。这档以“吐槽”为卖点的网络综艺近日收官,每期节目平均播放量几近2亿,郎朗、刘国梁、林丹、刘嘉玲等演艺界明星与体坛名人相继登台接受“吐槽”。对名人而言,“槽点”“黑点”似乎不再是不可言说的秘密。聚光灯下,嬉笑怒骂,只有“吐槽”是正经事。

 

当“吐槽”明星成为流行

 

什么是“吐槽”?在二次元文化中成长的年轻一代,对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它源自日本漫才中的“突っ込み”一词,类似于相声里的“捧哏”,指专门找出对方话语中的错误,达到讽刺、喜剧等效果。

 

《吐槽大会》宣称“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将“吐槽”作为主要看点。每期邀请一位具有话题度的名人嘉宾作为主角,由该名人邀请自己的圈中好友或相关联人士组成“吐槽团”。吐槽团不仅吐槽主角,也吐槽各位参与嘉宾;最后,主角同样以吐槽进行反击。谁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炉火纯青,谁就会被节目组选为最会吐槽的“Talk King”。

 

“吐槽是一种幽默的话语表达方式,没有人不爱幽默。”网友“吃吃”说。《吐槽大会》是她的“下饭综艺”,在社交媒体的耳濡目染之下,她与周围的朋友早就习惯了“吐槽”这种说法方式,“生活中就爱互相‘吐槽’,如果把吐槽对象换成明星,就更八卦、更有看点了。”网友“阿若”说,针对名人明星的“吐槽”是一大看点,但有时候更折服于李诞、池子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语言的运用非常有想象力,太有趣了。”

 

在《吐槽大会》的主页上,每期节目都有一个小标题,而这个标题几乎罗列出了名人嘉宾的最主要槽点,如郎朗的“表情包”,叶璇的“分裂”等。与以往完美的名人明星形象不同,在节目中,名人嘉宾的缺点、槽点、黑点,成为被评价、被讨论、被诉说的对象。“多对多传播的网络取代了一对多传播的神坛,关于明星和权威人士的‘宏大叙事’已经被瓦解了。网络打破了观众与明星之间的壁垒,观众期望看到明星更真实、更自然的状态。”在浙江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副主任王喆看来,“吐槽”是人之常态,这也是《吐槽大会》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幽默风趣的话语方式是众多叙事中最合乎网友胃口的风格,看上去无伤大雅,不会造成过于激烈的矛盾。”

 

有分寸的“吐槽”

 

作为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吐槽大会》戳中了名人的“痛点”,使他们放下身段成为一个普通人,被戏谑、嘲讽,被毫不留情地议论。而在这个过程中,观众获得了观看的愉悦感。

 

不过,《吐槽大会》毕竟是综艺节目,节目中的“吐槽”必然不会触及名人明星真正的“痛点”。观察参加节目的嘉宾,可以发现,某些更值得被议论的“槽点”或“黑点”,被小心翼翼地规避了。“95后”“叶子”说:“吐槽是语言的艺术,节目好看的地方在于,打一巴掌又给它揉一揉,最后都是无伤大雅的玩笑话。”

 

“真人秀的‘真’仍是一种节目设置出的‘真实’,这在《吐槽大会》中表现得很明显。吐槽者和被吐槽者的现场即兴互动和论辩很少,更多是个人表演的单口脱口秀。”王喆认为,《吐槽大会》的很多嘉宾名人其实是来“洗白”的,避重就轻,不去提真正的“梗”,“大多数槽点和争议都是嘉宾能够直接应对和正面回应的,以期用‘自黑’和‘自嘲’来帮助艺人完成形象修复与提升、帮助节目增加话题热度。如果没有这种互利双赢,节目很难进展下去。”

 

《吐槽大会》的定位是以脱口秀为表演形式的大型喜剧演出,通过嘉宾和嘉宾之间的调侃,在嬉笑怒骂、哈哈大笑中传递正确的三观。在王喆看来,不论是观众还是制作人,都倾向避免过于直接、过于激烈的矛盾,“太过冒犯就不幽默了,这是节目在内容制作上最难处理好的,节目有意在进行相关的价值引导。”

 

“吐槽”毕竟不是“讥讽”,无伤大雅的小玩笑,逗一逗乐,不伤和气,就是一个综艺节目要做的事情了。但王喆也有担忧,继《奇葩说》走红后,脱口秀类节目扎堆,其实每一个在节目模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创新和突破,“《吐槽大会》依靠每一期的受邀嘉宾来进行内容方面的持续生产,长期进展下去容易出现疲态。”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曹立媛
本文图片来源:豆瓣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