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亲历《红海行动》《战狼2》中撤侨行动,这位“工地摄影师”还有一个心愿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8-02-22 06:51
摘要:问他拍摄工友们的初衷,他说这就是自己最想看到画面:黝黑的脸庞上,有朴实笑脸,有回家的兴奋,有比阳光还要耀眼的劳动者的光芒——都让他挪不开眼睛。

今年春节档,电影《红海行动》再次燃起了国人对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的热血回忆。而在上海徐汇滨江的建设工地,有一位曾亲历2011年利比亚撤侨的普通建设者,他用1年不到的时间,拍摄了超过1万张滨江建设者的脸庞。今年1月,他的个人摄影展“建设者礼赞”还作为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的献礼,在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新建成段展出。

 

这位“工地上的摄影师”名叫倪修龙,是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西岸传媒港梦中心项目的物资部材料主管。2018年,西岸传媒港诸多标志性工程都将进入施工关键期。对倪修龙来说,新的一年在继续投身滨江开发建设的同时,他还要完成一个新目标:拍摄一千双劳动者的双手,用“千人千手”讲述最普通劳动者的酸甜苦辣。

倪修龙   (舒抒 摄)

 


朋友圈都是工友照片


 

日前,记者来到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采访倪修龙。刚进一楼客厅,就看到倪修龙站在长凳上,拿着手机为一群围坐着吃饭的建设者拍照。客厅是半敞开式,温度与接近冰点的室外并无差别,但忙碌一上午的工人们却都吃得津津有味。倪修龙一边拍照,一边询问工友“饭冷不冷”“够不够吃”。

 

老倪今年48岁了。因为擅长摄影,在徐汇滨江建设工地已经成为了“热门人物”。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日常工作场地,人们经常能捕捉到老倪拿着相机或者手机抓拍的身影。

 

不过,今年春节,倪修龙回家的日子比往年晚了几天。原定立春前回到安徽合肥家中过年的日期一改再改,拖到了腊月二十三。他说,回家过年,对在工地上辛苦打拼一整年的建设者来说无疑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但今年,因工期紧张,不少工友都要到除夕前一天才由所在项目公司包车回乡,自己还不是最晚才走的。到了大年初十,最早一批回沪的建设者就又要在滨江工地开始新一年的拼搏。

 

翻翻老倪的微信朋友圈,春节前后,他发的最多的就是工友们背着大包小包回家的场景。“骑车骑到半路,看到好的场景,先跟工友们聊热络,问问他们冷不冷、辛苦不辛苦,得到他们善意的理解后,就掏出手机拍摄几张照片。”问他拍摄工友们的初衷,他说这就是自己最想看到画面:黝黑的脸庞上,有朴实笑脸,有回家的兴奋,有比阳光还要耀眼的劳动者的光芒——都让他挪不开眼睛。

倪修龙拍摄的滨江工地工友

 


从多哈到班加西再到上海


 

老倪第一次拿起相机在工地拍摄,是在卡塔尔。

 

2005年,倪修龙加入中建国际卡塔尔项目,担任现场安全员。单位发了一台红色的三星卡片机给他,用来记录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和需要改善的部位。由于工地紧邻波斯湾,景色与国内大不相同,工作之余,倪修龙就拿着相机拍下了不少风景照。按他自己的话说,在波斯湾地区,“男子一身白袍,女子一袭黑袍,背后是波斯湾的美丽沙滩,那么一站,风景就出现了。”而他也在实践中,慢慢抓住了摄影的奥妙。

 

卡塔尔项目结束后,2009年,老倪加入中建八局海外部利比亚分公司,摄影的习惯也跟随他从多哈来到了班加西。没想到,来到这个新国度才一年多,就遇到了全球轰动的利比亚内战,赶上了2011年2月举世瞩目的利比亚大撤离。老倪也用相机记录下了撤侨时无比珍贵的影像画面。

倪修龙在利比亚撤侨行动时拍摄的照片。

倪修龙(左四)在卡塔尔

 

“中国政府向希腊租借了两艘游轮,大家在海边排队上船到利比亚对岸的(希腊)克里特岛,船上不仅有中国人,也有中国公司的外籍员工。”直到今天,倪修龙都清晰记得两艘游轮的名字分别是“奥林匹克冠军号”和“希腊精神号”,从利比亚带回的照片也时常拿出来翻看,一张都舍不得删。

 

利比亚大撤离中,中国建筑超过1万名在利中国员工和外籍员工全部撤回祖国。去年上映的影片《战狼2》勾起了老倪和工友们深藏已久的记忆。如今回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老倪说,大家唱着中国国歌、挥舞五星红旗,安全回到祖国后,双膝跪地亲吻祖国土地的场景,这份感动和骄傲会一直印刻在心中,也让他更加感受到,工程人、建设者这一群体的辛苦和不易。

 


拍下劳动者们千双手


 

回国后,倪修龙开始在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的保利大剧院项目担任材料员,摄影真正成为了他形影不离的爱好。2014年,老倪来到徐汇滨江,他所在的中建八局在此承建了西岸传媒港地下空间O区、 N区、 G区的施工任务,建设者总数超过千人。

 

少了海外的异域风情,生活归于平淡,仍在坚持拍摄工友的老倪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抓住足以按下快门的闪光点?

《苍穹》  

 

“我看见工友们在工地上辛苦地工作,冒着风吃饭,顶着酷暑施工,所以哪怕再忙,看到好的画面我都会停下脚步,拿出相机或手机拍照。”“建设者礼赞”摄影展中有一幅作品名为《苍穹》,画面里,蓝天白云下吊塔的雄姿被圆弧型的地下空间环抱。而为了等待施工人员进场操作吊塔,倪修龙在泥水中趴着守候了2小时,最终完成了这幅刚柔并济的作品。

 

老倪告诉记者,自己有时会自设主题、专门蹲守场景。但更多时候,他习惯时不时到工地、建设者之家和宿舍区走走看看。只要工作得空,每天早上7时前,老倪都会出现在工地,此时,最早抵达施工现场的工友已经埋头苦干了一个小时。不到8时,大家就能从倪修龙的朋友圈,看到每日清晨滨江建设者们最新的风采。

倪修龙镜头下的滨江建设者

 

“农民工是很朴实的群体,他们学历大多不高,虽然背井离乡,但都有家庭,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的理想。”“有些人努力工作是为了回家娶妻生子,有些人是为了回乡盖房,或是给子女买车,大家都在同一片风里雨里拼命,靠自己的努力完成那份心愿。”

 

如今,老倪聚焦滨江建设者拍摄的成品照片已经超过6万幅。他说,希望多年后大家回到徐汇滨江,能通过照片找到自己当年挥洒汗水时的笑脸,也让更多人看到普通建筑工人更为丰富、立体的形象。“真要说我的照片有什么特点,应该就是如此了。”

 

眼下,倪修龙一边继续为工友们拍摄笑脸,另一边已陆续开始“劳动者的千双手”主题拍摄。老倪的“手模”里有徐汇滨江的建设者,也有他在街上偶然遇到环卫工人、交警。他说,很多劳动者的手虽然粗糙,但是沧桑有力。“城市离不开劳动者,应该向劳动者们致敬。”

 


附:倪修龙摄影作品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倪修龙 摄影
内文供图:除标注外均倪修龙摄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