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垃圾分类进行时④ | 上海这个小区20年前引进了最先进垃圾处理机,现在怎样了?
分享至:
 (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8-02-09 06:30
摘要:所谓的先进设备目前都并非必需,其实只要居民家庭自备2-3个垃圾桶,小区里有一套分类垃圾桶,再配备一支志愿者引导队伍就可以了。目前可以改进的是小区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希望绿化市容部门统一更新设备,更换感应式垃圾桶或者脚踏式垃圾桶,让居民可以省去用手掀开垃圾桶盖子去扔垃圾这个“有点脏”的动作,更简便地扔垃圾。


这里,曾经是上海全市第一个实行垃圾袋装化的试点小区,曾经引进一台日本原装进口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居民们将分好类的菜皮类厨余垃圾送到小区里的小型垃圾处理站,就可以通过生物酶将垃圾转化为“散发着肉松香味”的有机肥料,供居民们养花养鱼。


二十年过去,如今曹杨新村街道南梅园小区里的“最先进设备”已经退休不再继续工作,但居民们长期养成的垃圾分类好习惯,却没有因此止步,更多变化正在这里发生——
 


秘密武器“吃”尽居民家里菜皮豆壳
 

家住梅岭支路85弄的李阿婆,家里的花花草草长势特别好,成为她在亲戚朋友中的骄傲。其中一个重要“秘密武器”,就是她常年使用变废为宝的有机肥料养花草。而“秘密武器”的创造者,就是一台名叫“大纳梦”的机器。


说起这台“大纳梦”,居民们都太熟悉了。那是在1996年,当时普陀区市容部门在垃圾分类基础较好、居民环保意识比较强的曹杨新村街道进行试点,引进17台日本进口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安妮优”系列,其中南梅园的这台是配置最先进、零部件全进口的新产品,名叫“大纳梦”。为了专门放置这台“庞然大物”,垃圾箱房建了一个小型处理站,通电源、接电线,定时开门关门,还有专人负责管理。


“大纳梦”只“吃”生的菜皮豆壳等,这对居民家庭垃圾分类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做到干湿分开、厨余垃圾单独放置,拣菜时的菜皮也要和其他湿垃圾分开。如果分拣得不干净,“大纳梦”就会罢工,不启动运转。居民们把分开的垃圾送到这里,需要受过培训的保洁员再进行检查、分拣一次,然后才能把符合要求的垃圾倒进设备。

20年前,要做到如此精细分类十分不易。为了在居民中倡导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市容部门给每家每户发放崭新的分类垃圾桶和质量很高的垃圾袋,鼓励居民们树立意识。

 

从那时开始,许多居民家里有了至少三、四个,甚至五个垃圾桶——一放菜皮豆壳的垃圾桶,每天都会及时清空送进小型处理站;其他剩饭剩菜类厨余垃圾,用可降解垃圾袋打包后放进另一个垃圾桶;可以回收卖钱的报纸杂志、金属制品、玻璃制品以及各种包装盒、饮料瓶收集在一起;还有一个垃圾桶,专门丢弃不可回收的瓶瓶罐罐、穿得很久的衣物、用过的餐巾纸和尿片等等;而过期药品、废旧电池、废旧灯管、墨盒等这类有毒有害物品,也被居民们单独放置。

居委会干部还带着居民参观“大纳梦”,反复向他们讲解其工作原理。大家都难以想象,这些脏兮兮毫无用处的厨余垃圾,在设备里“躺”上一个星期,经过重重生化处理,最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起初,居委会干部捧着“大纳梦”生产出的香喷喷的高浓度肥料,送到居民家里,鼓励大家把肥料混在泥土里种花养草。

很快,大家发现有机化肥的好处,争相领到家里使用,不少外小区居民也来定期讨要。厨余垃圾变出的化肥开始供不应求,居民们也都觉得很自豪,自觉垃圾分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设备服役20年最大意义在于助推好习惯养成


多年来, “大纳梦”持续不断地运作,似乎是一种有力支撑,鼓励着这个小区的居民不断巩固垃圾分类好习惯。


在它服役整整二十年的2016年,这台机器终于因为故障而停止运转,完成了它的使命。


曹杨新村街道绿容所所长江东告诉记者,这台机器性能很好,几乎没出过什么问题,缺点就是个“电老虎”,耗电量巨大,一年产生的电费超过1万元,前几年出了故障后,日本原产国也配不到零配件了,因此大家决定拔掉电源,从此告别“大纳梦”。


如今,这个小型处理站被改建成了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用以给居民们提供家庭装修期间的建筑垃圾堆放空间。变换了功能的处理站,依然用于环保,依然干净整洁,依然受到居民欢迎。

如今“大纳梦”已停止工作,小型处理站也成了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栾吟之 摄


在市容战线老兵江东眼里,“大纳梦”最大的意义,其实在于帮助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提高了积极性。


现在走在这个老小区里,到处都是干干净净,地面上几乎不见杂物,垃圾箱房前更是被收拾得整洁亮丽、毫无异味,标识着“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四个颜色鲜艳的大垃圾箱,里面已经被清空。


居委干部正在检查,垃圾是否清理干净了。 栾吟之摄

 

社区里共有5支队伍共同推进垃圾分类。一支由党员、楼组长、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于每天早晨和傍晚的倒垃圾高峰时间在小区里督促居民分类倒垃圾;一支由居委会干部、物业经理等组成的指导员队伍,上门进行指导,并定期把居民落实垃圾分类情况予以公布;一支清洁员队伍,把居民没有分好的垃圾重新分拣;除了这三支居民区里的队伍外,还有街道层面的监督员队伍和巡视员队伍,这两支队伍主要负责监督抽查,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分析,促进整改完善。


平日里,居民们一般会在早上7:30-8:30和傍晚5:30-6:30这两个时间段到这里来倒垃圾,这时会有志愿者在垃圾箱前值班,指导居民准确分类。居民朱阿姨每次倒完垃圾都会出示钥匙圈上的“绿色账户”卡片,要求志愿者帮她积分。这位在此居住了二十多年的老居民,账户里的积分已累计数万分。朱阿姨有时候会让子女帮她登录“绿色账户”APP兑换旅游景点门票,更多的是参加小区举办的积分兑换活动,换回毛巾、洗手液等生活用品。不少租户也在改变着过去粗放的习惯,学习分类,外地来沪务工的老朱说:“小区里那么干净,志愿者那么负责,我怎么好意思拖后腿?”

志愿者正在为居民进行“绿色账户”积分。 栾吟之摄

志愿者王海来几乎每天都会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帮助居民们分类。经过专业培训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回答无数遍同样的问题:“我这样分对不对?”“这样东西应该放在哪里?”他告诉记者,志愿者一直在向居民宣传,哪些属于有害垃圾,除了普遍知道的废旧电池和电子产品之外,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品、杀虫剂容器等,因为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也属于有害垃圾,需要单独放置;而并不是所有纸张都可以回收,像纸杯、照片、复写纸、明信片、相册之类,就算在“一般垃圾”中,无法回收再利用……王海来觉得,随着日常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新型生活用品被废弃后该如何分类,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学问。



比先进设备更重要的是人的自觉意识


南梅园小区案例引发记者关注的关键在于,先进设备在垃圾分类的源头环节,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还有那些新设备,可以“一劳永逸”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如今市面上有一些家用的厨余垃圾粉碎机,可以将包括骨头在内的剩饭剩菜打碎成液体直接倒进下水道。这些粉碎机有的是进口品牌、有的则是国内专利,价格从一千多元到数千元不等。如今越来越多家庭开始使用这些设备,尽可能把每天产生的垃圾消灭在家门内。在欧洲生活多年的外企白领肖女士告诉记者,欧洲许多家庭都自备这样的小型处理机,大家都觉得自行处理自家产生的垃圾是基本社会责任。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家庭用厨余垃圾粉碎机

 

然而,也有专业人士对这些厨余垃圾粉碎机保留意见。他们认为,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适合这种方式,粉碎后的厨余垃圾带有油腻和杂质,对于下水管道的要求比较高,普及后一旦造成管道堵塞,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运行。
 

还有一些地方针对难以分清的垃圾,购置日本全进口的“分类达人”全自动分类机,将纸包饮品、塑料瓶、饭盒等物品放入,这些不同物料会在数秒内分离,大大节省人手和工序。但这两类大型机器同样面临着成本高昂、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等问题,推广使用难度较大。


目前相对可推广的一种产品,是专门用于放置厨余垃圾、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由于厨余垃圾被要求从垃圾袋里倒出后再扔进专门的厨余垃圾箱,以便后道处理。一些居民也因为怕麻烦怕脏而不愿意这么做,可降解塑料袋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而由于这种垃圾袋的成本是普通垃圾袋的至少2-3倍,一般目前都采取政府购买后赠送给居民的方式普及,成本同样不可小觑。

对此,南梅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特坚很有经验心得,在她看来,居民家庭的垃圾分类,说白了还是依靠居民主观意识,各种设备虽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归根结底每一样垃圾丢往哪里,都要靠居民一次次亲自动手去实现。她还介绍说,小区里四个分类垃圾桶都会被分开回收,厨余垃圾经过专业处理后可以转化为资源,或者生成沼气后用以发电等,油脂部分则可用于制备生物燃料。

“我们不妨化繁为简考虑源头分类这个问题。”胡特坚觉得,所谓的先进设备目前都并非必需,其实只要居民家庭自备2-3个垃圾桶,小区里有一套分类垃圾桶,再配备一支志愿者引导队伍就可以了。她建议,目前可以改进的是小区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希望绿化市容部门统一更新设备,更换感应式垃圾桶或者脚踏式垃圾桶,让居民可以省去用手掀开垃圾桶盖子去扔垃圾这个“有点脏”的动作,更简便地扔垃圾。“举手之间的小小改善,或许就可以让源头分类进大大一步。”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