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喜马拉雅FM副总裁:知识付费还没长大,但已能看到两个基因——内容爸爸和平台妈妈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刘璐 2018-01-27 10:15
摘要:“一个有个性的平台,是没有办法容忍其他有个性的内容的。”

没有个性的平台

 

“作为一个平台,我们没有个性。”

 

在以“内容创业进化论”为主题的2018新榜大会上,喜马拉雅FM副总裁周晓晗这样回应有关平台定位的问题。“我们要做土壤,不是要跟大家来争阳光、空气、水分。我们把流量作为养分,把商业作为水分,好好地做土壤,不需要有自己的个性。”

 

周晓晗经常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被问到,很多垂直的音频平台看起来都非常有个性,有的很文艺、有的很时尚,有的就是瞄准白(领)骨(干)精(英),你们喜马拉雅有什么个性?而在她眼中,一个有个性的平台,是没有办法容忍其他有个性的内容的,从这个角度说,喜马拉雅就是“没有个性”的。而作为“种子”,她希望每一位主播都不一样,都能够在平台的土壤上绽放出不一样的花朵来。

 

过去的一年,她显然对作为“养分”的流量颇为满意,这个数字是每日人均收听128分钟。早高峰、午休、晚高峰到夜晚12点,是喜马拉雅用户的活跃时间,为什么这个数字还在成长?她归因为是声音的价值:“就是说我们在24小时之外,没有去占用原本的空间,滋生了一个二维空间,这是音频所能够带来的商业价值。”

喜马拉雅FM副总裁周晓晗在2018新榜大会上。

声音是个大宝藏

 

很多人认为声音可能是一个次于音频、甚至次于文字的手段。不过在今天,平台争抢的都是用户时间。每个人都一样,一天只有24个小时。声音并不抢占你本身有的24个小时,你可以在开车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跑步游泳的时候听,不需要再多占用时间,这是一种增值服务。喜马拉雅的野心就在于把每一个领域本身即有的内容进行有声化。“这是一个很大的宝藏。”周晓晗说。

 

除了养分之外,为了给新事物的成长一点刺激,他们做了一个内部助力—— “造节”,提出了“‘双11’剁手,‘123’补脑”。去年“123”,喜马拉雅在知识付费中得到了1.96亿元收入。

 

残酷的“赢家通吃”

 

但知识付费的马太效应也很明显。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尽管越来越多的内容能被用户搜取到,可对内容生产者来说,10%的人挣走了90%的金钱,还是残酷的“赢家通吃”。

 

这给周晓晗的启示是,还是要去细分品类,做每个细分品类的第一名,“你只有做不一样的内容,才有可能在平台的混战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她介绍了2017年喜马拉雅FM上增长最快的6个品类:第一名亲子儿童,第二名历史人文,其次是外语、商业财经、情感生活,个人成长。“内容要变现,第一是稀缺,第二是专业,其次才是表达方式够有趣、匹配度够好、个人品牌够强,后面这些都是内容的辅助。”

 

“搬运工”必将失业

 

根据去年一年的表现,接下来音频知识付费新的入局机会在哪里?

 

周晓晗认为,最重要的趋势是内容生产的专业化和深度化。据她观察,用户更愿意为专业买单。课程是否实用性、内容是否专业,这决定了大多数人的购买意愿。

 

值得一提的是,她发现如今在互联网上,再专业的知识也不能“我想讲什么你就得听什么”。她举例说,曾有一位清华大学教授跟她讨论,说我在课堂上讲课,跟学生说我讲的每句话你们都要听,因为你们的考题是我出的,我决定你们的学分;但是今天我在互联网平台上讲课,我的每一堂讲课你们都会给我回复,说这里说得不好、那里听不进去、这个不明白,其实这是帮助我来把我的课重新审视一遍,所以这里面不论是我的专业,还是我的表达方式、运营方式都要更优质化、专业化。“除了你本身的内容,你还要能够把内容揉碎,变成你的精准用户能够获取的方式。可以说今天的平台上,知识的搬运工必将失业。”她由此感叹。

 

另一个趋势,就是音频潮流才刚刚开始。周晓晗表示最近总被问,知识付费来得这么快,你们喜马拉雅觉得这是不是过热了?她认为,现在预测知识付费的趋向还为时过早,因为它还是一个三个月的孩子。“我不知道它18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它有两个基因,一个是内容爸爸,一个是平台妈妈。我觉得在时间越来越稀缺的时候,音频是获取方式很方便的一个媒体。所以我觉得音频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声音会像水跟电一样,无处不在,随取随用。”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