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为了“放学路上的美好回忆”,00后参与社区微更新
分享至:
 (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柳森 2017-12-09 15:20
摘要:加入设计团队之后,孩子们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终究不是专业人士,会困惑于自己可以主动贡献些什么

 

城市的高度,可以由地标建筑来铸就,城市的温度,则更多蕴藏于日常生活的环境中。
   

正是基于这一点,近两年来,由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发起的城市微更新项目,聚集起一批出色的设计和研究力量,改善了本市多处普通社区生活空间。
   

其中,有一个设计团队,因为两位“00后”的加入,不仅谱出了一曲“放学路上的美好”,还为学校周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提出不少建设性建议。
   

到底怎样的社区微更新,可以让放学路上的记忆更美好?解放日报·上观为此专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华霞虹。华教授此番的身份多少有些特别:她既是上述设计团队的主持建筑师,也是其中一位“00后”的母亲。

 

这个项目为什么邀请00后加入
   

解放日报·上观:金钟路、平塘路街角更新是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中心组织的“行走上海2017社区空间微更新”17个试点项目之一。您主持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设计团队在竞标中胜出,您本人则监理了这个新街角广场的整个建造实施过程。是怎样一个机缘,让您想到要邀请当时还是高一学生的女儿作为“志愿者设计师”,加入这个团队?
   

华霞虹:近两年来,市规土局下设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每年会自下而上收集一些城市微更新方面的具体需求,然后由市局统筹发布,开放给设计师,进行项目设计方案招标。我先是看到了这个活动的信息推送,仔细一瞧,这个试点项目不就在我们家边上嘛。那时是2017年1月。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以后能像我、还有她的父亲那样从事设计工作,碰巧学校里又正好让她们酝酿自己的社会实践项目,我就邀请她一起加入了,还把她拉进了我们团队的工作微信群。

 

一方面,希望能为她找寻社会实践项目提供一点思路和灵感;另一方面,也希望她能通过“旁观”我们的工作过程,了解做设计、做建筑设计师到底是怎么回事,作为设计师究竟能对设计起到哪些作用。
   

比较巧合的是,这个项目的所在地就在她曾就读的初中边上。四年间,她每天上学放学都会从这个路口经过。我相信,凭借着她对这个空间的情感和认知,她看待问题的视角多少能在我们的设计完善过程中帮上忙;我也相信,她会愿意和我一起,为改善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出点力。
   

2017年4月,我女儿庄令晔和她的伙伴马佳雯一起,全面参与到我们的街角改造方案细化工作中。她们正式确立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校周边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建议”,开始就西延安中学学生、家长对该公共空间使用情况和需求,展开调查研究。


不是专业设计师,却是“资深”的学生
   

解放日报·上观:“放学路上的美好回忆”这个主题是如何提炼出来的呢?
   

华霞虹:孩子们是在项目设计进入深化阶段后加入的。在这之前,我们已经给项目定了一个大方向。那就是,希望能够设计一个留得住脚步、留得下记忆的街角。
   

相对于资源丰厚的中心城区,虽然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但是街角所在地的附近大多是1990年代后形成的普通居住区,缺乏公共空间,城市面貌也鲜有特色。加之人行道上乱停车严重,金钟路平塘路街角虽人流量不小,但基本无法停驻,上下学高峰时间,更是一片人车争道的混乱场面。如何把被停车占用的空间还给行人,营造一个舒适宜人、富有特色的社区广场,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能让这个社区广场“留得下脚步”,我们的设计团队,想到了通过设置广场与人行道之间的高差和有特色的防护栏,防止车子进入人行道;想到了设置多样化的人行坡道和露天座位,使原来无处驻足的街角,成为适合逗留和交往的公共空间。
   

为了能让这个空间“留得住记忆”,我们想到了通过为空间“起名”,赋予它被人记住的记忆落点,再通过设置宣传栏和地面的人文铭牌,把本地区不为人所知的历史变迁和河流道路信息,融入空间的设计中,使其成为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的、具有历史感和独特性的公共空间。
   

但上述这些想法在初始阶段终究是比较抽象的,偏重于形式上的考虑,而对于微更新而言,它的使用者的感受和需求是更重要的。于是,我就不断把我们一些具体的设计想法拿给孩子们看。

 

我一般会这么启发她们:你们觉得这个地方应该是什么样,怎样才能更好。结果,她们就比较敏感地关注到了空间的设计、功能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当我启发式地问,你们平时在这儿都干些什么呢,会在那里买东西吗,会在那里坐一会儿吗?她们不仅告诉我她们记忆中的各种印象和感受,还告诉我,她们觉得这两个对应的街角,应该形成一组可以在功能上互补且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空间;还感觉这里应该有一个可以挡风遮雨的所在。这几点对我们后来的设计细化是挺有启发的。
   

当我问,你们觉得这里的露天座位怎么布置比较好时,她们当时就提了一个想法,说这个座位不能贴着人行道布置,否则行人一旦坐下来眺望周边景观时一定会觉得不舒服;座位如果能够顺着人流的方向退进来,再偏过来一点,可能会更好。后来实地的座椅朝向安排正来源于此。
   

在加入设计团队之后,孩子们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终究不是专业人士,会困惑于自己可以主动贡献些什么。这时,我就跟她们说,你们虽然不是专业的设计师,却是资深的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使用者。上学放学路上这些空间,你们有十多年的体验和经验,你们才是这个空间的专家。在这点上,我们谁都不比你们更有经验。而对于任何一项公共空间设计而言,使用者的视角非常重要。
   

后来,她们还联合西延安中学的唐源东、孙逸清两位同学在班上发放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她们认识到,原来相比上学,放学是一个时间更长的体验,不仅可逗留的时间更长,还因为可以放松地溜达而拥有更多个性化的记忆;相比上学,这个空间对于放学的意义更大。由此,“放学路上的美好记忆”就被正式提炼了出来。


孩子们参与设计带来了怎样的不同
   

解放日报·上观:除了对上面这些细微之处的体察,孩子们的参与,还给整个设计带来了怎样的不同?
   

华霞虹:在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普遍化的阶段,孩子们提炼出了三个可以对学校周边公共空间进行改进的建议。它们分别是———
   

第一,要改善学校周边公共空间的通行与停留,通行和停留同样重要。她们认为,考虑到上学放学时人流强度的忽然变化,应把通行性能放在重要位置;考虑到可能会有家长短时间坐下来等待的需要,应设置方便友好的座椅。
   

第二,创造潜在的教育基地。学校附近的微更新,可以作为潜在的教育基地,以一个特殊的身份,做一个无声的老师,帮助孩子们,甚至是家长们,以及社区的人们,了解自己所在的这个城市、所在的这个地区的过去、未来。
   

第三,悄悄陪伴。在她们看来,一个社区更新应该是引导性的,既不缺少存在感,又不喧宾夺主,默默提供温馨的港湾、庇护、陪伴;一把椅子,一个挑檐,一句话的故事,都尽可能悄悄提供满足需求的可能性。
   

“悄悄陪伴”这一点,我个人觉得说得特别好,也表述得很准确,对我们这些专业设计者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提示。经济、耐用、好保养、易维护、可持续,而不是“弹眼落睛”,该是社区微更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们可以很简单甚至很平淡,但只要舒服、能够悄悄陪伴,就很好。
   

这个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的认识,是很有高度的,从中能够看到她们对使用者的关注、对人的关注。对于社区微更新而言,物质空间当然很重要,但物质空间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不应该超过人本身的重要性。


社区公共空间设计需要更多家庭视角
   

解放日报·上观:过去,可能不大会有人想到,中小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公共空间设计,还能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您认为中小学生参与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潜力大吗?
   

华霞虹:这个项目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作为母亲的我,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在她们展开研究探索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另一方面,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设计师,因为住得离基地近,动工时又恰逢暑假,让我有时间和精力能够对项目全程跟踪把控。加上各种因素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我们的设计,还是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都进展得挺顺利。但我个人的体会是,她们其实还可以做更多。物质实体空间虽然改造完了,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目前所做的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解放日报·上观:在您看来,孩子们还可以做什么?
   

华霞虹:我想,至少还可以有:建议学校和学生在社区文明宣传和执行中、在社区文化共建中发挥更多能动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个街角空间刚刚施工完毕时,我们就遇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街角广场时而出现行人不文明使用现象。有人站到了公共座椅上,有人把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由于街道空间的管理权属本身就比较复杂,一旦没有及时界定清楚,空间的后续保养、维护就有问题。
   

要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当然可以主动跟街道去沟通,但孩子们也可以为此做出贡献。比如说,孩子们可以跟离那里最近的学校沟通:可不可以组织学生写一些文明宣传语,放到这里来展示;校方可不可以到宣传栏这边来做一些展览、到广场这里策划一些类似创意市集、公益义卖这样可以同时向整个社区开放的活动,等等。
   

解放日报·上观:这样一来,这个公共空间的能量辐射范围就会更大,会对整个社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的日常生活都产生积极的意义。
   

华霞红:没错。目前,很多有孩子的中国家庭,仍然会以孩子为导向展开家庭活动。尤其在孩子的幼年期,家庭对孩子的养育,始终是一个共同培养的过程。于是,凡是孩子参与的文化教育活动,几乎整个家庭都会参与或者至少陪伴在侧。这意味着,社会层面是需要一些可以联系社区与家庭的公共空间的。中小学周边的社区公共空间,恰好就具有这方面的属性与潜力。当接送孩子的长辈、父母来到这里,自然会因为孩子的关系自发建立起交流。他们也需要可以驻足、停留的地方。
   

在上海,不少中小学,至少是公办中小学,基本上位于周边社区居民的“15分钟生活圈”内,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落点。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与中小学毗邻的公共空间,都可以作为一种普遍的类型来进行筹划。孩子和家庭对于公共空间、街道空间的需求,则值得所有关注社区微更新的酝酿者、打造者、参与者引起重视、继续探索。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