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当年绿营民调机构“坑”洪秀柱和国民党,你知道台湾民调数据水有多深,可信度有多高?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修文 2017-12-06 06:00
摘要:民调是一种工具,将政治、文化、制度等形而上的问题简单化。

 

对于台湾政客而言,民调数据是他们的生命线,高了就弹冠相庆,低了便垂头丧气,甚至因此退出岛内政坛。但是,台湾公布的民调数据就那么可信吗?

 

随机采样阶段:代表性够吗?

 

民调是一种工具,将政治、文化、制度等形而上的问题简单化。从理论上说,随着技术进步,民调数据的可信度也应该越来越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有不小人为发挥空间,导致民调数据的可信度打了折扣。

 

一般而言,民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玄机多多。首先是随机采样阶段。最经典的例子便是1936年美国大选民调。当时,《文学文摘》寄出千万份民调问卷,回收230万份。杂志得出结论:共和党人兰登将以57%对43%击败民主党人罗斯福,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罗斯福以62%对38%取得压倒性胜利。

 

原来,这一千万调查对象是杂志通过电话号码本选取的。在当时,能装得起电话的都是富裕阶层,这使得支持罗斯福的大量工人群体被排除在外,民调结果与实际结果严重不符。

 

这种采样对象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也出现在如今的台湾。当前,岛内民调机构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电话调查,另一种是上门访谈,由于后者的人力成本较大,电话调查成为了最主要的方式。那么问题出现了,因为台湾岛内大量的“首投族(年满20岁第一次投票的人)”是不用固定电话的,所以他们的政治倾向就不能通过电话调查了解。

 

在2016年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这批人约有129万人,占全台选民数的6.9%,比2012年选举多了10万多人。同样的,忙于工作的人也没时间接受电话调查。台湾媒体注意到,接受调查的更多是在家里生活的中老年人以及家庭妇女,这样的样本代表性存疑。

 

调查问卷阶段:有没有倾向性?

 

第二阶段是调查问卷阶段。这其中的道道就在设置问题上。我们在分析台湾民调结果之前,不妨先认真分析这些民调命题是否严谨,到底有没有倾向性。

 

比如,台湾民众普遍关心的“身份认同”问题,一般有四个选项:台湾人、中国人、两者都是、不回答。但是,这样的问题设置本身就值得商榷。中国人与台湾人是否概念对立?是否非此即彼?是否可以共存?这里的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指“中华民国”当局,或者就是泛指中国?在这些问题没有回答清楚前,得出结论的科学性、可信性存在疑问。

 

还有就是关于两岸关系。台湾民调通常会用“尽快统一”“维持现状以后统一”“维持现状以后再决定”“永远维持现状”“维持现状以后独立”“尽快独立”的“六分法”设计问卷调查。但问题是,“维持现状”这个需要明确定义的概念,却有意无意地被模糊了。

 

在大陆看来,“维持现状”应该是维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在中国国民党吴敦义方面看来,应该是维持“一中各表以及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在民进党看来,应该是维持“两岸是两个不同政治实体”的现状,在华盛顿看来,“维持现状”包括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与台湾关系法》。

 

因此,即便每次民调得出的结论都是“维持现状”占主导部分,但外界很难真正了解民众内心真实想法。有意思的是,正是因为这个词语容易蒙混过关,去年蔡英文当局上台后,就借用“维持她眼中的现状”来逃避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

 

数据整理阶段:故意“抬”某人或“黑”某人

 

最后,就是数据整理阶段。还是以美国大选为例,从理论上说,如果民调机构通过选取1万选民作为样本,得出某位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有51%,那么候选人实际支持率,应该有95%的几率在50%-51%之间,这就是所谓的“置信区间”。一般来说,采集样本量一千以上,就可以让置信区间保持在正负3%以内。

 

但很多时候,台湾的民调达不到所需要采集的量,这时候就会进行“加权计算”。举个例子,某个样本需要调查千人,但实际采集的样本只有900人,通过计算操作,900人的数据被放大为千人数据。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严谨的,一定会使结果出现偏差。

 

其实,除了技术手段之外,影响民调结果的因素至少还有三个。首先就是“不蓝不绿”或者“浅蓝浅绿”的沉默者。他们大约占岛内民众的6成多,平日里对政治问题避而远之,对于机构民调也不太积极。与此同时,蓝营民众对立场偏绿的民调机构不感冒,或是拒答或是故意错答,反之同样如此。因此对于同一件事件,蓝绿机构所做出的民调结果差距很大。

 

其次就是民意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民众在回答问题时未必会经过深思熟虑,更多是在即兴回答。因此,这样的民意会因为某一事件的变化而变化。最典型的当属2004年陈水扁“3·19”枪击案。在这之前,几乎所有民调结果都显示,泛蓝联盟的候选人连战与宋楚瑜将赢得选举。然而,就是两颗在投票日前一天射向阿扁的子弹,瞬间改变了民意,最终陈水扁以得票率多出0.228%的极微弱优势,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最后,就是民调机构有意为之,故意“抬”某人或者“黑”某人。2015年,洪秀柱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那时候,中国国民党中央以“要推出最强候选人”为由,宣布启动“防砖机制”,即洪秀柱只有在民调中获得30%的支持,才有可能获党内提名。为了显示公正,国民党委托了一家偏绿的民调机构操作,结果机构做出了洪秀柱支持率超过30%的结果。

 

后来不少媒体发现,这家亲绿的民调机构通过多种手段,有意拉高洪秀柱的支持率,试图让实际民调不高的洪秀柱对阵风头正劲的蔡英文。虽然最后国民党撤下洪秀柱换上朱立伦,但蓝营方面为此搞得四分五裂、伤痕累累,最终在选举时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编辑:洪俊杰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