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吉方平|思悟十九大 ⑤】今天的中国人,最需要怎样的自信
分享至:
 (1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吉方平 2017-11-28 05:43
摘要:文化自信,不是自说自话的自信,而是包容对话的自信。一个伟大的文明,也从来不是停滞不前的文明。

600年的昆曲,正在打动年轻一代。不久前,上海昆剧团带着全本《长生殿》完成全国巡演,场场爆满;此前,还有好几出新戏老戏被他们带到欧洲,一样场场爆满。

 

600岁的故宫,也在打动年轻一代。这个秋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人甘愿排队数小时就为来此看一眼《千里江山图》,看那些穿越时代的文物珍宝,顺便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捧成“网红”。许多年轻人在朋友圈里分享着他的幽默:“千万不要买故宫出的行李牌,买完第一次出差就会丢了。太好了。”

 

两个小切口,却能窥出大时代。因为五千年文化积淀下的力量,历史和今天、中国与世界,就这样自然而然找到交点;因它们而唤起的,则是可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自信。

 

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自信的意味,显得格外深长。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说,中国跟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它的存在不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存在,而是一个文明的存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则论断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几天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次被写入党章,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置。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至一个全新高度。

 

近两年前,习近平第一次在人们熟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加上“文化自信”四个字。后来,他曾在不同场合解释: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也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不只是增加四个字、一个词。这是提给每一个国人的新思想,提醒我们不时想一想那些精神深处的“元问题”:从哪里来?如何自处?又到哪里去?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断言:在各国经济走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文化生产也将走向世界性。而他身前和身后的历史都已证明,除了武器和资本,国与国之间的角力、竞逐或影响,更靠文化的力量。对内,文化意味着认同和凝聚;于外,文化体现着实力和价值。

 

对这件事,连拥有5000年文化传统的中国人,也曾深为纠结。

 

毛泽东曾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回望:“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而革命胜利以后,“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中华文明历经灿烂也曾饱受曲折,近代史上国运艰难,令人沉重的除了列强的炮火,更是文化的压抑。这种压抑会传导至整个社会,以致于1934年的秋天,鲁迅在上海山阴路的石库门里提笔发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但在当年,答案已经似是而非。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这种“自欺力”是沉重的现实。但即便如此,“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因此感慨,“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那是80多年前的中国,历史一路演进,早已今非昔比。站在历史新方位上的国人,经历过历史风雨,更看到外部世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面前,无限接近于民族梦想的今人,更当挺起“中国的脊梁”。

 

挺起脊梁,很重要的一部分就靠骨子里的自信——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或许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坚定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基于历史,也基于现实。

 

11月8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两周,习近平把特朗普请到了故宫。在参观完故宫前三殿后,中国国家主席告诉美国总统:“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

 

实况视频很快流传,无数人感受到同频共振。“龙的传人”这个共同身份,凝聚起亿万国人的认同和力量。而这种认同,也是对历史和传统的认同。

 

中国人经历过对历史和传统轻妄傲慢、甚至不惜破坏的年代,并为此付出过沉重代价。但无论如何,传统的香火顽强地延续到今天,今天要做的是接续传承,是在扬弃中发扬光大。因为历史早已证明,无论时代如何更替,中华文明根子里的那些好东西,总会带来生动的教益。

 

而这种传承,也绝不是师古不化。人类文明已经走进现代,置于全球的方位下,我们同样看得清世界,看得懂当下。

 

看得清世界,意味着拥抱开放的潮流、拥有包容的情怀——文化自信,不是自说自话的自信,而是包容对话的自信。看得懂当下,意味着回应时代的呼声、回应现代的期许——一个伟大的文明,从来不是停滞不前的文明。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十九大报告中的三个“来”,精辟道出了文化自信在今天的要义。这是执政党的决心,亦需要全体国人的自觉。我们需要回头看,也要由此再出发。说来玄妙,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找到属于我们文化里那些“美好的东西”,欣赏它们、留住它们、传播它们、发扬它们——比如一段昆曲,或是一件故宫的宝物。

 

(本文刊于11月28日《解放日报》。本文编辑: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