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在场 > 文章详情
拍了三十年上海的旅美摄影师说,家乡已经变得不认识了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颜菲 2017-11-16 19:59
摘要:20世纪80年代,当龚建华第一次举起相机将镜头对准上海弄堂的时候,或许不会想到今天,他的作品将被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永久收藏。当他在暗房里洗出第一张照片的时候,也不曾预见“老上海”系列摄影作品会出现在30多年后的上海展览中心,给家乡的观众们参观。

三十年不变的“老古板”

 

11月11日-15日,上海展览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美术馆展出了旅美摄影师龚建华的“老上海”系列摄影作品。观众透过一张张照片,穿越时间的束缚,凝视着上海过去的岁月风光。窄窄的弄堂里众生百态,不知谁家挂出来只亮了一盏的白炽灯,处处都是生活的烟火气。

 

黑白的照片里,带着或多或少的幽默感,这是龚建华照片的一种风格。

 

对于龚建华来说,摄影是在记录时代跳动的脉搏,就像他拍摄的对象,都是与生活和时代息息相关的细节。他不喜欢在照片上做“加加减减”,甚至一些后期处理在他看来都有悖于摄影的原意。“拍照片不就是要拍真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大概源于他新闻记者的出身,对于真实性的执着,深深烙印在他的拍摄中。他直言自己不喜欢“人工加入的东西”,认为如果想有更多个人的创造,“那就去选择绘画或者别的艺术形式”,但对于摄影来说,他反复提及“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有价值,因为它记录了历史”。

 

“如果没有记录的意识,摄影就走偏了。”带着这样的信念,他拍上海三十多年,始终取材于市井生活,试图记录上海这三十多年的点点滴滴。他甚至没有想过要“换一种拍法”,不讳言自己这些年来的拍摄“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对这座城市的忠实记录而已。

 

对于拍摄的对象,他保持着一种长情。1990年他在北京路、贵州路口的弄堂里,拍摄了一幅《72家房客》,记录了弄堂里三十多个居民拥挤而忙碌的日常。画面靠前排放着三台洗衣机,就一个转身的距离,站着三名正在洗衣服的妇女。洗衣机旁,一个小孩趴在凳子上做作业,远处是各种各样洗好未洗好的衣服、打盹的老爷叔、澡盆里戏水的孩子、洗菜的阿姨妈妈……二十多年之后,他重新找到了照片的拍摄地点,感慨弄堂依旧是那个窄窄的弄堂,可是“里面的人我都不认识了”。


看,新上海

 

展出的100幅作品,既包括被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收藏的50幅,也包括同一主题、最近到2017年9月的作品。

 

上海还是那个上海,但又不再是属于那个狭窄弄堂的上海。摩天高楼和复杂的高架,出现在龚建华的镜头里。上海的变化,体现在建筑的变化,更有人的变化。

 

1995年和2013年,他分别拍摄过同一对上海夫妻的合影。老照片里,狭长拥挤的弄堂中,走出一对身着婚纱礼服的新人;而18年后,主角已由两人变为三人(夫妻两人和他们的孩子),背景则是他们目前居住的一处新居民楼。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龚建华对城市里人的理解,却不那么狭窄。有一幅作品中,背着工具包、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走在前面,后面还有抱着安全帽的女人和许许多多隐约可见的安全帽,远处是城市的标志之一——东方明珠。“我把这幅作品起名‘新上海人’,有人跟我说,你一直拍上海就拍些上海人吧,我觉得这些建筑工人、这些劳动者也是我们上海人啊,他们建设着我们的城市,为上海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带着“上海”去美国

 

龚建华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移居美国,他把他的作品一起带到了大洋彼岸,渐渐在美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馆长迈克•泰勒评价龚建华的摄影作品:“我认为观众的兴趣很浓厚,中国是一个如此的经济强国,这是个非常好的改变。这组照片一定会有助于让美国观众更加信服这一点。它们告诉观众这是过去上海的样子,现在和今后上海都不是这个样子了。我同时认为这些照片是如此精细之作,构图、人物的面部表情,可以让观众直接感受,不仅是中国观众的感受,而是人类共同的感受,这是非常珍贵的。”

 

而“相中”这些照片的美国收藏家肯特•玛莎则认为,收藏这组照片的意义在于“这种将建筑与人们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表达,记录着一段历史”,它不仅是对上海的记录,更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我很感恩,我的作品能够成为时代的印迹,更重要的原因是背后有祖国强大的力量在承载它。”回家办展的龚建华说。他说他对上海的拍摄,还在继续。

 


本文所有照片均由摄影师本人提供。

文字编辑:章迪思 编辑邮箱:48056615@qq.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