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左手艺术、右手技术,这位IT出身的女策划人说计算机打破了艺术的边界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璐 杨颜菲 2017-11-12 16:05
摘要:人类在远古时期,艺术本来是无界的。

变幻的灯光,清亮的竹笛,活动的敦煌壁画以全息投影的方式笼罩在艺术家身边,如云似雾,若隐若现,音乐、舞蹈和演员宛如与舞台融为一体……这场在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上演的多媒体音乐剧,名为《东去西来》,是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的2017“新艺术季”的重头戏。它以八个风格各异的节目,向观众展示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音乐表演相碰撞产生的奇妙效果。

舞蹈艺术家黄豆豆演绎的《镜·界》,将实有的舞蹈肢体与飘忽不定的光影,通过云南摩梭原型的弦乐四重奏对位、融合,在真实与幻想之间,表现出本我与自我的纠结和对峙。“像这样借助数字媒体与另一个自己在舞台上对话,是传统舞美难以达到的。”黄豆豆认为,只要有想法、内心有艺术创作的激情,不论什么技术手段,自己都愿意去尝试。

另一个节目《织》的视觉设计者詹姆斯·罗维勒,是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的交互艺术教授。曾有十年室内乐队主管经历的他,现在的兴趣是运用现代素材和新媒体技术,展现传统艺术作品:“不同种类的艺术之间进行融合或碰撞,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压轴节目《龟兹宴舞》,让竹笛演奏家唐俊乔直呼“过瘾”。“很震撼,我们在台前的效果和幕后的影子,就好像是敦煌壁画忽然动起来了!”这位称自己“不排斥任何形式跨界”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表示,本场演出的数字媒体效果为她的音乐大大加分——当想象力转化为视觉冲击,音乐的生命力就能够以通感的方式“扑面而来”,给观众带去更加直观的冲击。“如果一种表演形式让你觉得不知所以然,纳闷‘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么这时你可能要对它成功与否打一个问号了。不过,今天的多媒体部分让我们的音乐更有激情了,我觉得这样的结合就是相得益彰的。” 剧场后台,唐俊乔这样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对话策划人

是“噱头”,还是“创意”?

 

时至今日,人们似乎已经不再惧怕拥抱新事物,而是唯恐落伍。但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日益被汪洋大海所稀释。虚拟交互、大数据科技、环境剧场……这些“跨界”艺术,玩的究竟是“噱头”,还是“创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独家对话了这台多媒体音乐剧的总策划——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负责人代晓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作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信息科技硕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数字媒体艺术博士,你怎么理解“数字媒体”?

 

代晓蓉:我曾经查阅过相关材料,与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概念与索引不下千余条,其中,美国佛罗里达州雷克沃思市棕榈滩当代艺术学院拉什教授(Michael Rush)的《20世纪晚期艺术中的新媒体》概括,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包括这些类型:基于数字媒体的表演,视频艺术,视频装置艺术,数码艺术(其中,数码艺术可以细分为计算机艺术、数码摄影、万维网艺术、交互性数码艺术和虚拟现实), 其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因此新媒体艺术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它的产生,是科技和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个人认为,通过技术改变传统艺术生产,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进行时,会不断发生迭代、升级。

 

每一次科技的革新,都带来艺术领域的变革,改变传统艺术形态,就像颜料被发明之后,才出现油画。数字媒体把音乐的情感视觉化,形成通感,但这种视觉是虚实的结合、诗化的创作。计算机产生之后,这种跨界艺术的对话和交流尤为凸显。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这是一种怎样的变革?

 

代晓蓉:人类在远古时期,艺术本来是无界的。从巫术开始,谁能说这个是声乐、这个是美术?随着人类文明和技术的发展,每一个行当越分越细,这才产生了所谓的“界限”。到了今天,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回归。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技术,艺术的边界被打破了,艺术回归到了它最初的样子。

 

互联网赋予新媒体艺术自由、开放性格。数字技术作为创作材料与基本语言,摆脱了传统艺术运用物质材料表达的束缚,实现了非物质世界的表现,线性的传达被非线性传播取代。今天的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包含电影、绘画、雕塑、戏剧、音乐、诗歌、舞蹈,呈现出前所未用的艺术品类,以及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就以我所处在的表演艺术而言,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渗透到舞台戏剧表演实践中来,在西方后现代戏剧剧场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并形成了一类以数字技术为创作手段和思维的,新的剧场表演艺术形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技术的更新迭代,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带来了哪些变化?

 

代晓蓉:新的技术给了艺术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回顾二十世纪初的先锋运动,很多作品使用数字技术,使得科技与艺术形成了一种美妙的关系。两种迥异的领域,组合形成了一个完全新鲜的事物。他们彼此融合,相互补充。由于科技的融入,表演也在发生着变化。表演艺术家、剧作家、导演,甚至工程师们,从科技的、艺术的、戏剧的不同角度,探索数字表演作品,分析它的内涵,研究它的内容,探讨它的影响以及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科技引领下的剧院,激发编剧和舞台导演的观念和幻想。在整个二十世纪,现场表演虽然与电影院相互竞争,但仍不仅融入了电影制作,还融入了实验性剧院。从概念上来说,在二十世纪后期,剧院变得更加影院化,横裁、平行叙述倒叙和时间交叉叙述的运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同时,剧院舞台从影院中取得灵感,更多地使用新时代电影设备,比如引进音乐和使用灯光创建蒙太奇效果。进而,当一些导演潜入新的技术领域,他们不再认为自己是中心,是艺术家或者是美学的臣服者,而仅仅是运行的组织者。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这样的跨界融合对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要求?

 

代晓蓉:没错。我们知道计算机模拟信号全由0和1组成,计算机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输入、处理、输出。在这个系统里,你输入的声音、影像全都变成了0和1的各种组合,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关系。当你的需求被转换成不同指令,那么对话完就会实现输出。

 

这其实是提升了对于艺术家的要求——除了懂技术,你还得对舞台上的方方面面有综合把握的能力。我们所做多媒体音乐剧场,剧场是个物理概念,在后现代戏剧的观点中,这就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服化道声光电,这些都是舞台上的角色,音乐和视觉也是参与表演的角色,它们被并置在一起,共同呈现出完整的作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在这类作品中,你的角色是什么?

 

代晓蓉:我是一个媒体导演。在我的眼里,表演、音乐、视觉……它们每一个都是并置在舞台上的角色。这些角色之间的碰撞会产生戏剧的张力,它们之间可以对话,也可以分开。

 

压轴节目《龟兹宴舞》就采用了这种概念。比如我们的节目编排中有笛子的独奏、箜篌的独奏,也有音乐影像的对话。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你期待这种创新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代晓蓉:我觉得有可能失败,但是也可能会出来一些别样的东西。新技术给传统艺术做出了新的诠释,已经有一些传统艺术家愿意接受、合作。数字媒体技术创造了新的艺术语言,这是我们作为学者应该去研究的,我们要把这些东西总结成理论,再运用到实践中去。互联网正在影响传统艺术,但它们在竞争的同时也一定会互相学习。

 

真正的融合还是要不断地实践,是一个发展总结的过程,现在还是在探索吧。目前我觉得不用担心没有市场、不用担心所谓的好坏,百花齐放之后,大家对作品的判断会有基本的共识,一个作品放在那里给大家看,能体现创作者的意图,有人喜欢,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还是希望通过与传统艺术的合作,培养大家对彼此的尊重。


(本文首发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视频编辑:王琳琳。栏目主编:刘璐 编辑邮箱:internetobserver@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