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不谈财富增值再分配,老小区装电梯可能永远无解
分享至:
 (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非君 2017-10-12 06:56
摘要:“协调”在本质上就要让各家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中感到有收益。也因此,传统做法所用的抽选群众基础好的小区人员成立专门工作组,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已经不够用了。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小区加装电梯的诉求被不断放大,这几年,各地政府在项目审批上有不少流程简化,并对加装电梯给予了力度不小的财政补贴,最高纪录达单笔24万元。但即便如此,能从诉求走向成功安装的小区寥寥无几。

 

一个核心的问题是,随着房价的上涨,公众的物权意识增强,“谁出钱,怎么出钱”这些以前争论的大问题,现在成了小问题。横亘在不同业主内心的,是不同楼层在加装后的实际收益不同。所以,从物权的角度审视老小区加装电梯问题就变得非常必要。

 

今年7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其中就提到要加强社区、家庭的适老化设施改造,优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加装电梯等。但不少地区试行的办法遵循“一票否决”制,即具体某个单元加装电梯,须该单元业主全部同意。在浙江某地,有业主为了给老母亲加装电梯,索性将整栋楼整体买下。但这种“有钱任性”不可复制。对于大多数普通居民来说,加装电梯就是一条漫长的沟通之路。

 

在邻里关系熟、相互感情较深的小区,确实有通过打“感情牌”解决问题的先例——当了多年的老邻居,看到住在高层的老人爬楼不便,有的甚至因为生病常年不能下楼,低楼层的业主动了恻隐之心,愿意吃亏加装电梯。但温情牌有效的情况可遇不可求,尤其是随着房价的提升,财富增值再分配成为绕不过去的要素。

 

笔者通过做社区治理的机构了解到,现在到老小区进行民意调查,改装意向的强弱更加与楼层高低成正比:

 

1楼意向为“负”,因为加装前它是老年人居住较为方便的一种选择,加装后不仅不增加便捷度,还会让其在二手房交易市场的优势不再;对2楼居民,加装电梯会带来一定的便利性,但相较于便捷度,加装电梯同样会让其在二手房市场的优势缩水,其房价的上涨和高楼层无法媲美。

 

3、4楼是一个比较微妙的存在,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一直有“金三银四”的说法,加装电梯成功后,小区整体房价会上涨,但这主要是相对周边没电梯的老公房的增值,在本小区,其增值远不及5、6层,而一旦其它小区也加装电梯,收益进一步弱化。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5、6楼得利最多,但所谓的房价上涨属于未来期待,需要在买卖中才能实现,对于老年住户而言,自住主要还是便捷度的提高。

 

基于上述因素,“协调”在本质上就要让各家对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中感到有收益。也因此,传统做法所用的抽选群众基础好的小区人员成立专门工作组,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的方法显得不够用了。不少小区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在征询意见阶段,业主表示同意,但等到要切实推进了,“如何出资、如何补偿”的实际问题成了“拦路虎”,加装电梯能否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补偿是否到位。

 

这在已经实现加装的小区中也能得到佐证。不少之前成功改造的小区其实并不是简单地加一部电梯,而是“加层加面积”。比如,有的小区通过改造外扩给小区内的每户人家增加了一定程度的住房面积,又比如,在加固地基的基础上对原层高实施再层,让一楼的住户搬至顶楼,腾出来的底楼增加居委物业办公、便民服务站等功能。

 

所以,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正视物权理念。对于持反对意见的低楼层,要打破僵局,需要从经济的角度去考量,测算不同产权的成本与收益,让各家各户在总体收益上实现相对平等。当然,因为区域位置的不同,要做出一套标准化的低楼层补偿方案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有一天,在每一个有加装电梯意愿的小区里能大大方方谈钱,这事才有可能走上快速通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字编辑:朱珉迕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