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网络“移民”如何保护“原住民”?
分享至:
 (2)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璐 2017-09-23 07:02
摘要: “我们现在最大的安全风险,就是不了解风险。”

14岁就已“反超”父母

 

“我们现在最大的安全风险,就是不了解风险。”

 

2017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高端智库论坛,“未成年上网安全保护”圆桌环节中,嘉宾张海波这样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张海波是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青少年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他经常跟周围的老师、家长分享说,在青少年安全上网这件事上,“最大的风险,是不知道风险在哪里”。这几年来,全球学者持续关注到了儿童在数字鸿沟方面的“反超”问题。今天的孩子,数字化技能在14岁时就已大大超过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完全可以轻松越过家长设置的各种“限制”。

 

张海波举了自己的例子。前段时间,网游“王者荣耀”因青少年沉迷问题,备受关注,媒体、企业和家庭想了很多办法,来预防孩子们过度使用。不过,很多孩子马上就找到应对的方法了。他坦言:“我给我女儿设置了iPad密码,很快就被她破解了。”

 

网络“移民”,怎么教育“原住民”?

 

由此他认为,网络安全教育除了传统的安全教育,还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网络“移民”对“原住民”的教育。

 

“假如是身体健康、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这些,我们大人有经验。比如说交通安全,我们从小就知道出门要红灯停、绿灯行,这些基本的情况,都是我们小时候就碰到过的。但是,今天儿童遭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成长,是我们小时候没有经历过的。我们这些父母,是报纸、广播培养出来的一代人,而我们的孩子是在数字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不知道他们在遭遇的风险是什么,现在我们要一起去面对这个问题。”

2017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高端智库论坛,“未成年上网安全保护”圆桌现场。

 

张海波介绍,国际上儿童网络研究的框架,目前主要关注三个风险:第一,儿童作为接受者的风险;第二,儿童作为使用者的风险;第三,儿童作为参与者的风险。其中,在低年龄段尤其会重视作为内容的风险。“作为家长,我的女儿就是典型的‘苹果一代’,他们这些00后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网络直播的风险。网络上不良的内容信息,是非常可怕的。”而到了高年龄段,则应更注重参与的风险,也就是表达的风险,儿童有粉丝、自媒体,他们传播表达的风险在哪里?例如网络世界的骂战,甚至现在还有“小学生包养女主播”“手机保姆”之类的现象,都值得注意。

 

“我们去国际上交流,很多外国朋友听到这些,都非常惊诧。的确,我们的互联网发展应用,在全世界已经是领先的,甚至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包括我们的社交、网上购物都特别发达,但是在儿童保护立法,以及家长普遍的安全意识方面,还是比较薄弱。我们会看到一些大人用智能手机照看小孩,孩子一闹,给个手机就不闹了,这加速了现实中很多儿童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是有代表性的。” 张海波说。
 

建议进课堂、进教材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对此表示赞同。他提出,现在“千禧一代”都是互联网原住民,大部分已经进入学校,但是和互联网相关的教育却还没有进课堂。

 

“这是必须进课堂、进教材的。另外,实现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合作非常重要,还需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比如像腾讯这样开发游戏的企业。”支振锋认为,“青少年虽然年龄很小,但是青少年安全问题很大,所以需要一个更好的社会大环境,需要全社会整体的协同共识。”

 

线上线下,同时在推进

 

另一名嘉宾苏文颖,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保护官员。在她看来,尤其值得思考的一点是,在其他很多国家,儿童的互联网保护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议题,因为在线下,有关儿童的保护措施,不论从立法还是从社会服务、家长意识还是社会共识来讲,都已经比较成熟了,现在则是集中力量来打击互联网新的技术手段和媒介平台下的问题。

 

而在中国,她目前的感受是,儿童保护在线上和线下基本上同时在推进,两者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也是非常类似的。“比如不良信息,线上有,线下也有;再比如一些针对儿童的侵害行为,在线下存在性侵、虐待儿童等行为,在线上就体现为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不当接触,甚至是性诱骗、儿童色情等行为。这些问题,目前在立法上打击难度还比较大。同时,对于互联网上体现出来的儿童心理干预和疏导问题,比如一些自杀、自残的互联网小组论坛,可能也跟在线下缺少相应的心理辅导的机制有关,家长也缺乏足够的关注和亲子沟通。因此在中国,最大的挑战是线上和线下的儿童保护框架都亟待完善,当线下一些服务框架还没有到位的时候,这个挑战就更加严峻。”

 

他们需要什么?

“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黄道丽,则注意到了另一种“障碍”:现在我们要从立法、执法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是,立法和执法本来就是成人的事情,让成人思考怎么保护未成年人,“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什么!”

 

当然,目前还没有让未成年人参与立法或执法,但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种思路呢?她指出,今天的未成年人恰好是最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所以他们的很多创新意识,可能会对成年人原本僵化、固化的思维带来很大的改观。“我建议把创新意识与立法保护,做一个有效的转化,而这是需要智慧和考量的,恰恰需要我们成年人贡献努力。”


(本文首发于上观,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栏目主编:刘璐  编辑邮箱:internetobserver@163.com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