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伍江:手术式的城市改造已结束,城市有机更新兴起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整理 2017-09-20 19:55
摘要:传统城市规划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公共服务配套,大家经常会说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配套城市多少人口、多大的服务半径就应该有多少的服务内容,可是他忘了人的幸福感不在于你给我的配置,而在于我的自由选择。

城市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永远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城市的生命就在于不断更新并持续迸发活力。因此,城市的更新本来就是城市永恒的主题。

 

 

城市总是要变更,但是这个变是有规律的,我们认为城市的持续不断的更新,更多、更常态的应该表现为小规模的渐进式,而不应该是大规模的断裂式。在中国已经持续了30年的摧枯拉朽式的旧城改造运动今天必须应该尽早结束,城市改造应该也必须尽快进入一个正常的轨道,这个正常的轨道给一个名字叫有机更新。如果说,我们前面的改造方法是一种对城市问题手术式的解决方案,将来更长远、更永恒应该是健康的、自我调理式的发展,这种更新应该是小规模的、更高层面的更新。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只要我们生命还存在,我们身体里面的新陈代谢永远都是存在的,永远有新的元素进来。但是不能采取手术的方法,今天换一个胳膊、明天换一条腿,那样不行。以前我们手术式的大规模改造,其实是还历史旧债所必然产生的,因为我们的城市已经破烂不堪,已经积劳成疾,必须进行手术式改造,但是不能永远手术式改造。

 

城市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适宜于人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环境,这是城市的根本架构所在。那么适合于人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环境是什么样子呢?全球对于城市的宜居性有很多探讨,中国也好、外国也好,有很多关于宜居城市的评价、排名和规划,但这里面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有的宜居都离不开它的外部自然环境,而外部自然环境也就是城市的自然禀赋有很大差距,中国有中国的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的历史文化、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以不可能存在一个全球一样的宜居模式,因此必须创造中国特色的宜居城市,这里更多指的是如何克服中国先天的禀赋不足。举例来说,我们中国的国土非常紧张,可使用土地面积很小,不可能用一个比较低的密度或者更加舒适的方法去布局生活空间,而是要紧凑。紧凑就意味着每一个个体分享的空间变小了,我们知道越宽敞生活越舒服。怎么办?在一个相对紧凑密度比较高的国度里,如何让我们同样宜居甚至更宜居,这很考验中国智慧。

 

 

当然人的宜居、人的幸福感不完全取决于自然环境,也取决于社会环境,当我们的自然禀赋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时,我们可以更多关注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比如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像教育、文化、艺术、体育、餐饮、休闲等等,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自然禀赋的不足,大家知道上海很挤、空气也不好,但是大家为什么往这里挤,因为这里有机会,这里有别的地方所不能提供的满足感、幸福感,所以大家到这里来。

 

随着城市越来越复杂,抵御各种外部冲击的能力越来越弱,这个时候需要强大的韧性,纽约几年以前就在总体规划中提出这个概念,韧性城市。韧性的意思就是抵御、抗击、适应。我们中国相类似的也提过一些想法,比如说海绵城市就是一种韧性城市的方面,实际上水堵在这里还不如让它吸水,我们的城市随着越来越城市化、地面空间使用效率越来越高,结果水没有地方去了,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下一场雨就会淹死人,现在却常常发生这样的事。

 

 

城市发展中有一种一味追求平面构图、盲目求大之风,这就造成我们的城市不够人性,更多表现为可看而不是可用。过去存在的城市理念当中有很多要改,比如说传统城市规划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公共服务配套,大家经常会说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配套城市多少人口、多大的服务半径就应该有多少的服务内容,可是他忘了人的幸福感不在于你给我的配置,而在于我的自由选择。我觉得一百个人开一个小吃店就够了,但是你没有幸福感。两个小吃店放在那里二选一才有优越性有幸福感。但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不得以只能配置,就像以前靠票、靠证供应一样,服务设施也只能是最低限度的满足你的基本需求。但是今天社会发展已经远远超过这个地步。如果还停留在满足最低限度最基本的需求上,这样的城市不会幸福。所以服务设施要多,要多于基本需求,只有这样才有选择性,城市的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强。

 

过去,我们经常会讲城市要漂亮,没错,脏乱差的城市无幸福感可言,如果一个城市仅仅围绕着美观,只是为了形象,这样的城市同样不会提供幸福,没有人住在城市里是为了漂亮,这一点我们有体会。如果谈城市跟个人利益无关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建筑漂亮、那个建筑漂亮。当我们买房子的时候,没有人考虑这个建筑漂亮不漂亮,特别是贵的房子更不考虑建筑漂亮不漂亮了,绝对不会说花那么多钱为了买一个漂亮的建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城市美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前置性的。前置性是城市可提供的机会和幸福度,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光是中国,包括全球,今天人类发展的水平还不足以百分之百的满足冗余的、超出需求的城市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供他们自发的、自己所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个我们称之为非正式空间。

 

而今天我们的城市对非正式空间的容忍度非常之低。所有的东西都要正规的、批准过的,其实不那么简单。城市管理者往往有一种洁癖,以为这个城市可以干净到一尘不染,其实是做不到的,与其做不到一尘不染,还不如给一些空间,有的时候有一些细菌是有益的,城市需要大量的益生菌。

 

同样,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布局,特别是以单位为中心建筑起来的居住布局,这是一种苏联模式。今天我们的城市,尤其是居住空间越来越市场化,在这种情况下规划方式、布局方式仍然还是沿用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变得越来越大,居住空间越来越好,可是城市细胞和细胞之间被完全的割断、阻断,城市的活力失去。小一点的小区还好,走不了多少路就出来了,大一点的小区就是一个小城,除了几个公共配套之外,里面毫无生活可言,这样的生活不会幸福。所以,今天的城市发展必须打破这一点,政府也提出来要逐渐消除门禁小区,这很难。当与他自己个人利益无关的时候,他是支持者,会支持消除门禁,但他的个人利益,特别是自己的物业拥有感遭到损害的时候,他是反对者。我花了钱把这个地方买下来,绿地是我的,怎么可以让外人进来。

 

当然更要正视城市之间的公平正义问题,加快中低收入阶层住宅供应体制改革,这一点是比较弱的,尽管全国从上到下都强调这一点。但是事实上所谓的保障性住宅更多还是讲的大多数,在关注大多数人需求的同时,应该更多关注少数底层,他们是否有幸福感决定了整个城市幸福感的总值。一个不能让社会底层有幸福感的城市不是一个理想城市、美好城市。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所在。

 

今天我们要改变成片旧城改造模式,走小规模常态化城市更新,在这方面上海走在前面,上海正式提出从拆改留,走向留改拆,这是极大的改变,唯有这样一种观念的转变,才可能让上海从一个非常快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走向一个常态化、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当中去。我们提出城市双修,上海城市同样需要双修,双修的对象不是仍然不适应现代化生活的旧区,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新区,新区由于种种原因功能不完善、生活不方便,需要我们改善。所以城市有机的对象是新区,而非旧区,比如上海小陆家嘴地区, 小陆家嘴地区已经有动作了,有人行步道,但是远远不够。现在提出张江园区改为张江城区,这个口号非常好,但是我们希望这个口号不仅仅对张江,而是针对全上海,比如说,怎么样变金融园区为城市城区,人们不仅愿意在这里工作,而且愿意在这里生活。所以我们上海提出来微更新。我们不希望陆家嘴来一个大的手术,而是一点点地更新。

(作者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本文为作者在上海第十一届参事国是论坛上的发言,有删节。王海燕 整理)


【延伸阅读】

上海第十一届参事国是论坛聚焦“城市发展新方位”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上海大学主办,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协办的“上海第十一届参事国是论坛”于9月20日在上海举行。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偕林,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金东寒出席并致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珏出席。

 

来自国务院参事室和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武汉、成都、沈阳等22个省、区、市的政府参事,齐聚论坛,共商国是。论坛聚焦“城市发展新方位:有序、安全、生态”的主题,与会参事立足各地特点,分别围绕提升城市发展科学性、加强社会精细化品质化管理、提高居民便利度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多个维度,对建立相应管理、监测和预警机制,构建城市防灾减灾及应急体系等展开研究探讨;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等提出设想。


上海参事国是论坛是上海市政府参事室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论坛围绕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讨论,是汇聚全国政府参事与社会各界智慧、发布参事调研成果的重要平台。自2007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1届。历届参事论坛都形成综合报告送国务院和上海市领导,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其中有些咨询成果已转化为具体政策推行实施,如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上海低碳路线图的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建设,大都市的转型与发展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举措等,在业内已形成广泛影响。

文字编辑:张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