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为了恢复传统历史风貌,他们给沿街店招做“微整形”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7-09-12 09:18
摘要:店招细节设计中,体现着上海在城市风貌保护中的独特思考。

“符号上海-上海风貌保护道路文化之旅系列展览”日前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展,其中徐汇区风貌道路保护案例展中,展示了以徐汇区岳阳路、广元路等风貌道路和保护建筑的案例。徐汇区风貌道路保护依靠专业团队的精细化设计,采用微更新、微治理、微设计的方法,实现文化风貌与街区功能的有机融合。

 

 

有趣的是,沿街一些便利店、商店的店招招原本颜色鲜艳、文字醒目,与周围建筑风貌不符,在改造中,设计团队通过提取元素重新设计商店立面店招样式,使整条街道“画风”协调,呈现更好的传统历史街区景观。 不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天平街道总规划师王林强调,这些商铺店招并不是做“统一”设计,而是“整体”设计。

 

统一和整体的区别在哪里?

 

“历史风貌道路和一般项目相比更加精细化,整个风貌区要进行系统化设计,包括店招店牌有什么特色,每个招牌也要结合所在建筑的特点。以前讲统一,现在要对统一重新诠释,在整体设计基础上可以有个性化的处理。”她举例,在商业街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店招店牌不考虑原本建筑的特色,一味想要夸张、博人眼球,而在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历史街区,店招店牌却可以和建筑浑然一体,也让街区景观保持协调的美感。“对于历史街区要有整体感,店招应该精致小巧,甚至是低调,但它们代表了新的定位和品质,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

 

 

对该街区内好德便利店的改造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原本便利店外墙为蓝白相间条纹风格,与历史风貌区内风貌不符,现在将其立面统一为米黄色涂料,使其与风貌景观协调;门窗参照历史样式,统一为深灰色分格门窗,店招文字则改为镂空金属字,保留连锁店标识的部分特征,又使其与整体风貌特征统一。

 

不过,在设计团队做好设计后,让商家“买账”也需要一番协调商量。

 

“从管理到共治的特点是共赢,商家会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要求设计师微调,有些地方要坚持设计单位对品质的要求,有些商家合理的小要求也可以尊重,改造方案经过一次次更改,直到双方都满意。”最初的设计方案中有雨棚,但商家担心加上雨棚后会遮挡店招,在协调中,王林建议先不加雨棚。等外立面改造、店招更换等结束后,设计团队站在远处眺望,发现没有雨棚,店招会显得很突兀,有损整体景观。于是,王林决定支持设计师,要求商家加装雨棚,也可以为行人提供一个小小的避雨空间。“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候就差那一口气。”

 

 

连锁店别具一格的“外观”,让市民和游客都耳目一新。王林认为,人的视觉传达是有不同层面的,牺牲“大”“醒目”和周围街区风貌做到统一,体现出对街道景观的尊重,反而会让人觉得更有档次。“以前沿街店招混乱,缺乏管理,第一步是统一,再下一步则是整体化、精细化的管理。如果商家业态出现调整,我们也会及时跟进,不断保护、维持环境的提升。”她认为,风貌道路的整体提升和商业品质的提升是互惠互利的,当大家都使用小而精致的店招,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审美风气。看着周遭慢慢变漂亮,也会让文化审美意识一点点深入人心。

 

为了让公众对改造有直观的了解,此次展览中将改造前后对比图进行了展示,让人感受这些细小改变后的整体审美提升。”把它放在展览中,也希望能起到公众教育意义,艺术不是那么抽象的,也并非只有艺术家做的才是艺术。这些店招慢慢调整的过程就是艺术的过程。“王林认为,店招其实也是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展览通过展示它们细微变化的过程,让人们感受这座城市的变化,也让大家理解设计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2017年恰逢上海市政府颁布《关于本市风貌保护道路(街巷)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确定64条“永不拓宽”道路10周年。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符号上海”展览9月9日-10月29日展出,将视角聚焦于“街巷”这个汇聚城市文脉个性、展现城市活力风韵、体现城市发展变迁、与市民生活日常休戚相关的主题,展现不同视角和不同人群对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遗产保护的认知与努力。

文字编辑:施晨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