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沪上3/4高中开出至少18张新高考“课程表”,选考纯文或纯理学生仅剩一成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7-09-02 15:57
摘要:今年浙江新高考,有78%考生跨文理选考。而在上海,这个比例接近90%。

在新高考“考3天”变“看3年”的模式下,刚刚新开学的高中各年级就面临一件大事:选科选课。上海先行先试“3+3”新高考,对于“语数外”之外的“+3”科目,必须从“政、史、地、理、化、生”中进行“6选3”,由此排列组合产生了不分文理的20种“科目套餐”,如“地化生”等等。

 

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选科选考需求,今秋学期各高中纷纷实现走班常态化,选择不同“套餐”的同班学生都拿到不同的课程表,分赴不同教室上课。

 

62所高中开满20种组合

在2日华东师范大学“新高考改革研讨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透露,从2017届高中毕业生统计情况看,全市257所高中学校根据学生自主选考科目的情况开课,开满20种组合的有62所,占24.12%;开出18种组合以上的学校达135所,占52.53%;绝大多数高中学校开出的科目组合也都超过了10种。也就是说,超过3/4高中为同一个年级的几个班级设计了18张以上的新高考“课程表”。

 

贾炜表示,在走班制教学背景下,学生“每人一张课程表”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普遍现象。他认为,新高考改革要求转变的一大观念便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注重个体的个性发展。“应当看到,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短板,教育并非是要用学生的长板补短板,或者放弃长板补短板,而是要注重发挥学生的长板优势,将他们的个性特长与优势潜能充分激发出来。”

对于高中而言,新高考同样为学校带来个性。来沪研讨的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表示,新高考下的素质教育,是从“补短教育”变为“扬长教育”。在学校层面,全省567所高中,可能由此进一步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按照科目所长发展出科技高中、文法高中、艺术高中、综合高中等等不同类型。同时,浙江省下一步也将积极探索建立分层走班机制下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育管理制度。

 

仅10%考生选择纯文或纯理

 

在传统意义上,“政、史、地”分别是“3+1”高考模式下的“文科”选考科目,“理、化、生”则是“理科”选考科目。而今,在所谓“两大阵营”中跨科选考的学生变为绝大多数。作为新高考改革试点“一省一市”,浙江和上海均有数据表明这一变化。韩平透露,今年浙江新高考,有78%考生跨文理选考。而在上海,这个比例接近90%。贾炜表示,沪上首届参加高考综合改革的学生,选择纯文或纯理的比例仅占10%左右,这“有力促进了文理交叉学习”。

 

事实上,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浙江必考三科之外的选考科目多达“7选3”,多了一门“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产生35种科目组合。在抽样调查中,浙江师生对这样的“选择性教育”表示欢迎。结果显示,超过90%教师和学生认同减少必修、增加选修的改革,90%以上学生赞同自主选择课程,有85%以上学生喜欢走班上课。

不过,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苏春海在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回顾江苏高考改革十年路时直言,省内“08”高考方案实施中,也出现一些功利性倾向,不利于人才培养和选拔,其中包括功利性的选科。对此,厦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海峰也表示,新高考增加学生选择性,但有些选择确实是策略性的,不是兴趣性的。他指出,据调研,浙江36%考生选考了物理,明后年可能逐年下降,退至30%以下;同样,上海约5万考生中仅1.8万选考物理,原因也是推测名校生、优等生多考物理,将仅有的A档比例挤占。对于偏向文科的考生,则容易主动避考历史。而从考试“先考先清”角度,地理、生物也有更多人选。

刘海峰认为,趋易避难、趋利避害是天然的理由,为此正在加紧制定本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更多省份,已有地方尝试进行“必考物理或历史”的改进和完善。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