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纪录影片《二十二》幕后故事:大陆慰安妇幸存者仅余14人,平均91岁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7-08-17 20:24
摘要:以今年1月去世的毛银梅为例,她本来自朝鲜半岛的平安道,被强虏至中国武汉充当慰安妇。战后,她落户湖北孝感村中,无法生育,只有养女。“自己朝鲜老家的发音,从来没有忘记,因为忘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就在关于慰安妇幸存者的纪录影片《二十二》公映前两天,又一名中国大陆慰安妇受害者不幸离世,她就是曾起诉日本当局那20多名慰安妇幸存者中的最后一人——来自海南岛的黎族老妇黄有良。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登记在册的慰安妇幸存者,已从登记之初的200多人变为14人,其中两人不愿公开姓名。“她们的平均年龄现为91岁,今年以来又‘走’了5人。”《二十二》引发的反响超出了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预期,从事这项研究20多年来,他已为不少相关题材的纪录片提供学术支撑,但这一次作为电影在全国院线放映确实影响更大。

 

他今天(17日)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事实上,当《二十二》上映之际,银幕上记录的22名受害者,也只剩8人健在——这恐怕就是其他受害者的最后影像证据。

记者:影片中的22人,第一个拍摄对象的是谁?

 

苏智良:当时,一名80后导演郭柯找到我。他其实是拍商业片的,但他的理由打动了我——“商业片可以拍一辈子,但这纪录片却是最后的记录”。第一个拍摄对象就是来自广西的韦绍兰母子,韦绍兰1944年被逼成为慰安妇,次年日军战败投降,她生下了不知生父的儿子,被人称为“慰安妇母子”。如今,韦绍兰97岁,儿子终身未娶,两人相依为命。其实,有相似遭遇的慰安妇幸存者不是唯一,但真正站出来的,就是她。

 

连续18年,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志愿者等,都实地看望韦绍兰这样的幸存者,并且为每人带上5000元公益资助。我和太太也在过年时去桂林荔浦探望这对母子,每次都买一床新的被子,与他俩同吃同住两三天,体验真实生存环境。而这一次,当郭柯导演向我发回了他的20多人团队与韦绍兰母子的合影,我感觉拍这部纪录片是那么一回事,导演也希望能够拍到更多幸存者。

 

记者:您的研究团队如何为纪录电影进行各方协调?

 

苏智良:我们向纪录片团队提供了大部分可以公开的研究资料和联系方式,并让每一名拍摄对象预先知会,事先进行意见征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拍摄过程中的采制方式。根据多年来随访经验,经历如此残酷性伤害的慰安妇幸存者,基本都是由女性志愿者首先接触。应尽量不惊动邻舍乃至周边村民,若儿孙等家属在场也有必要暂时回避。因为此前,就出现过慰安妇幸存者在群访中避重就轻甚至闭口不谈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记录的这22人,有些是中心志愿者与摄制组一同前往并带去慰问。即使不能同往,也由摄制组代为捎上一份体恤。

记者:您作为专家学者对这部纪录片如何评价?

 

苏智良:上世纪90年代,亚洲各国的相关纪实类影视,基本都是揭露困难、控诉罪人,用口述印证史实。而今,这一题材的拍摄也有所变化。比如《二十二》就是主要记录幸存者晚年的日常生活状态,乡间鸡犬相闻,看似平淡无奇,镜头背后却是波涛汹涌。在观影现场,不少人都传出哭泣之声。

 

以今年1月去世的毛银梅为例,她本来自朝鲜半岛的平安道,被强虏至中国武汉充当慰安妇。战后,她落户湖北孝感村中,无法生育,只有养女。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她仍然受到外侨待遇。她的中国名字之所以选择姓“毛”,因为感恩毛主席;之所以名“银梅”,因为老伴喜爱梅花。20年前,我就去过她家,村里人说,尽管屋里只有泥地,但毛老的家总是弄得最最干净。年初,我们的两名志愿者陪她走过最后一程,她的部分遗物安放在上海师大作为慰安妇馆藏。

 

记者:除了对慰安妇问题的正确认识之外,这样影片还能给当代青年人带来什么?

 

苏智良:我想,其中也包含人生的意义吧。比如,经历大灾大难之后,瑶族老人韦绍兰仍然阳光灿烂,她和刘三姐一样爱唱民歌,甚至能够现编,这部纪录片中的插曲就是她演唱的。她生前说过,“这个世界多美好,哪怕生吃野菜,也该留一条命看看它。”

 

还有毛银梅,战后那么多年过去了,她除了会唱阿里郎、桔梗谣等民族歌曲外,已基本不会什么朝鲜语。但她告诉我,自己朝鲜老家的发音,从来没有忘记,因为忘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记者:对于最近网上流传的所谓“慰安妇口述”,您怎么看?

 

苏智良:这篇网文我在十多年前就见过,但今天在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之际,仍有人在朋友圈转发刷屏。此文肯定不是真人口述,而是假托加工, 而且破绽不少。比如文中具体年份、具体人数等,都过于“确切”。按照我们采访慰安妇幸存者的经验,这些老人年事已高,对时间和数字的记忆不太清晰,需要研究推断。现实中,我们常利用农事情况来确认事发时间,比如当时“高粱红了没有”、“麦子种下了吗”等。我们希望中外直面慰安妇问题,本着对人类历史负责的态度,严肃敬畏,后事之师。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