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上海与手拎马桶的告别,一场至为生动的城市变迁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江曾培 2017-08-13 07:09
摘要:相信不久的将来,手拎马桶现象将完全成为现代化上海的记忆。

近日传来好消息:地处上海市中心的静安寺街道辖区内最后的144只手拎马桶,终于消失了。受惠的市民欢欣鼓舞,觉得盼出了头。

 

在印象中,如今不要说大城市,就是小城镇,人们如厕也早用上抽水马桶了。然而,这只是一种总的情况,没能用上抽水马桶的居民还大有人在,即使像上海这样现代化水平很高的大都市,也仍有一些市民在用手拎马桶。

 

人的生存,要进食,也要排泄,缺一不可。适应排泄的需要,就得有便器。二千多年前的汉朝,我国就出现了手拎马桶,此后代代相传,至今未绝。由于马桶是生活必需品,女儿出嫁的陪嫁嫁妆,圆圆的木制木桶是其中的一项标配。上海现代化起步较早,随着西风东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出现了抽水马桶,但开始多为洋人与富贵人士所享用,一般市民还多是用手拎马桶。

 

五六十年前,我曾在大世界钭对面的恒茂里住过(现已拆除成为上海音乐厅的绿地),这是地处市中心一条建筑还比较好的里弄,当时除少量住房有卫生设施外,大部分居民还是用马桶。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有倒粪工推着倒粪车在弄堂里叫“倒马桶了”,要居民将马桶拎到大门口。随即,只听到一片开门声、下楼声,每个大门口都放了好几只马桶,倒粪工一一将马桶污物倒进倒粪车,再倒些水用刷子清洗一下,将马桶放到原处,待晾干后再由主人拎回。有些没有倒粪工的弄堂 ,则是每天清晨由女主人拎出马桶到指定的地方去倒去洗。因此,“倒马桶”成了当时上海弄堂的一种市声、一种市景。这在一些反映老上海风情的文艺作品里,都有所表现。

 

较之抽水马桶,木制马桶既不卫生,也不方便,每天还要拎出去倾倒清洗,费力又费心,改善居住的卫生设施,也就成了解放后上海市民的一大渴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新民晚报工作,曾就这一问题作过采访调查,当时戏称上海的手拎马桶数,犹如曹操下江南时的八十三万大军,也为八十三万只——实际上,恐怕还不止这个数。政府也曾在这方面做了些工作,比如建造了一些有卫生设施的新村,但限于历史条件,成效不大。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换马”的渴望更加突出。国外有个调查问卷,问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排名第一的回答不是原子弹、互联网,竟是抽水马桶。这一回答虽不尽科学,但它反映了抽水马桶对改善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居住条件在内市民生活都有了显著的改善,绝大多数人都用上了抽水马桶。然而,手拎马桶并未绝迹。这是因为,虽然高楼大厦与高档小区大量出现,但在光鲜亮丽的背后,也还有一些简居陋屋,它们限于条件,要装抽水马桶存在诸多困难,或因居住面积太小,挤不出地方;或因房屋结构特殊,管线接不出来;或虽具备安装条件,但楼下邻居不同意。针对这一情况,有关方面知难而进,千方百计来破这一难题。

 

上海静安告别“最后的手拎马桶”,这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静安寺街道的“登攀”之道,是把工作做深做细,因地制宜制定了“一户一策”。尽管几乎没有一户能顺顺利利推进,但他们耐心地反复与群众沟通,开展民主协商,群策群力,终于“铁杵磨成针”。而他们所以能不畏艰难,百折不回,则由于他们心中装着百姓,以百姓之忧为忧,百姓之乐为乐。

 

静安街道为上海最后告别手拎马桶破了题,相信不久的将来,手拎马桶现象将完全成为现代化上海的记忆。而对一座城市的变迁来说,这最后的马桶,实在是很好的缩影。

 

 

文字编辑:朱珉迕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