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中央早已三令五申,为何这些“僵尸企业”还在被“输血”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宁桦 解咪 2017-08-10 06:50
摘要:僵尸企业“僵而不死”、杠杆不降反升,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这是今年以来,中央对于处置“僵尸企业”的再度发声。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时就指出,深入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为什么中央如此坚决地要处置“僵尸企业”呢?“僵尸企业”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

 

 

“僵尸企业”带来国资流失风险加剧

 


严格说来,一两年亏损并不等于就是“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指已丧失盈利能力、有着较重的债务负担、却靠着政府和银行的不断救助持续存活的企业。确认一个企业为“僵尸”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根据2014年前的财务数据,笔者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辨识出了78家“僵尸企业”。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在2014年之前,这些企业已经丧失了持续经营的能力,然而,这些企业的负债总额却从2010年的0.25万亿元持续升至2016年的1.09万亿元。

 


“僵尸企业”之所以被形容为“僵尸”,是因为其具有不能退出、靠外部不断“输血”才能存活的特征。在考察我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后,可以发现:2004年开始,高负债、低效率国有企业的退出概率越来越低,越来越“死不掉”了。1998年,若一家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达到80%,则它有一半的概率会退出;到2008年,这一概率降低到35%;而近年来,退出概率进一步下降。正是由于这些企业不破产、不清算、不重组,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非但没有“瘦身健体”,反而不断“虚胖”

 


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导致其债务不降反升。积累的风险越来越大,对局部金融体系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从去年开始,个别企业的债务问题以一种“爆发式”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渤海钢铁的债务危机。这家国有钢铁集团组建于2010年,到2016年分拆,存在不过六年,但负债却骤升至1920亿元,债权人涉及105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僵尸企业”为何难死?

 


2015年、201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具体要求,“去杠杆”便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僵尸企业”依然在持续加杠杆,靠不断“输血”存活,严重影响局部金融市场稳定。这不禁让人思考,僵尸企业“僵而不死”、杠杆不降反升,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目前集中于以下几个说法:

 


►原因一:“保就业”,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

 

大部分“僵尸企业”是制造业企业,且多属于如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以及如纺织、造纸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类企业通常承担保障就业的责任,一旦“关停并转”,很可能导致当地失业率的上升,影响社会稳定。然而,所谓“保就业”,往往给了它们一个经营业绩不佳的托词,其结果是以更大的代价来“养人”。去年5月,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在谈到处置“僵尸企业”时,就指出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保人不保企”。具体而言,“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今年2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做好转岗就业、再就业培训等各项工作,发挥好社会保障和生活救助的托底作用,确保没有能力再就业人员基本生活。要区别不同情况,积极探讨有效的债务处置方式,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其实,对于“保就业”问题,我们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若把“僵尸企业”占据的金融资源借给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否能创造更多的就业?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它们的效率更高。因此,我们要算的是全社会就业人数这本大账,而不是一些“僵尸企业”就业这本小账

 


►原因二:“稳增长”

 

不少“僵尸企业”曾是地方GDP的支柱企业。即便处在亏损的状态,只要不断做新增投资,仍然可以为地方GDP做出贡献。尤其是在近几年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这些企业的投资成为地方政府“稳增长”的重要手段。笔者考察了前述78家上市“僵尸企业”的固定资产项,发现从2014年至2016年这三年内,这些企业的新增投资增幅为43.3%,即平均每年的新增投资的增速约为14.4%然而,这些亏损企业所做的投资的效率如何呢?是否有市场需求的支持?其中又包含了多少盲目、重复、低效的投资呢?若是无效的投资,只能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而长期只会是对金融资源的浪费,甚至日后还需花费更多的资源来“去产能”。

 


►原因三: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方不断“输血”

 

银行为了保持一定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就不断地给亏损企业续贷,以免将之前的贷款记为坏账。尤其是面对国有的“僵尸企业”,银行很可能会认为地方政府会竭力帮助它们“起死回生”。像渤海钢铁这样曾经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一些金融机构更是坚定地相信,政府会力保这家地方的“名片”企业。在如此信念的支持下,继续提供信贷,以此来掩盖、拖延问题。其结果是大量银行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僵尸企业”,不仅无法产生效益,反而加剧日后不良贷款的隐患和规模

 

 

如何释放“僵尸”贷款支持实体经济?

 


2008年之后,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显著下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家机构的估计:在危机前,我国一块钱的新增贷款能创造一块钱的GDP,而近期则需要三块多。这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低效的“僵尸企业”不断“借新债还旧债”,挤占了越来越多的资金。而一些真正健康的企业却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因而其创新、发展和创造就业的能力受到抑制。金融资源的严重错配进而导致金融效率的低下,以及“金融不支持实体”的现象日趋严重。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特别提到,要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整体经济的活力取决于核心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在当下那么高的总负债率的情况下,新增信贷是特别宝贵的资源,需要善加利用。因此,“僵尸企业”的问题不能再靠“不断输血”来解决。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混合所有制为突破口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由此,可以通过引进各类资本来处置“僵尸企业”,一方面是引资还债,另一方面是吸引真正能干的企业家、尤其是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家来盘活这些资产,更充分地发挥这些资产的价值。如此,把金融资源从“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使宝贵的信贷能真正配置到有现实生产力的企业中。

 


“僵尸企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政企不分。要从根源上防范“僵尸企业”问题的再次出现,必须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尤其是改革地方政府官员、国企高管、以及国有银行高管的激励和晋升机制。弱化经济增速在考核中的重要性,并强化市场竞争,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在监督、淘汰企业中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

 

作者分别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