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换个“姿态”看《军师联盟》,曹丕称帝其实是一个法律问题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江隐龙 2017-08-06 07:19
摘要:无论是曹丕、刘备还是孙权,称帝都是一个严肃的“法律事件”。

与《三国演义》以刘备、诸葛亮为主轴不同,前段时间热播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将三国历史的重心转移到了曹操、司马懿一方,如杨修、崔琰、满宠这样在《三国演义》惊鸿一瞥的人物也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戏份”。《军师联盟》换个“姿态”看三国给了观众颇为新鲜的视角,也由此得到了不错的评价。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当之无愧第一主角,其进位汉中王、称帝的篇章也被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军师联盟》中,曹丕称帝则成了剧情的重大事件。正如曹操所言:“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三国历史上称帝并最终坐稳了帝位的除了曹丕还有刘备和孙权,那这三个人的称帝事件仅仅只是力量使然吗?

 

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其实,无论是曹丕、刘备还是孙权,称帝都是一个严肃的“法律事件”。只是这段历史,还要从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开始说起。

 

“守法公民”曹操:吾愿为周文王矣

 

曹丕称帝,正式的叫法是“曹丕篡汉”。“篡”可不是一个褒义词,指的是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从《北齐律》中规定“重罪十条”开始,中国历代王朝均把十种重罪列为不可能被赦免的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十恶不赦”——这其中第一条就是反逆。

 

在封建时代,反逆一直是最严重的罪行,这一点中西皆同。虽然曹魏政权年代比北齐要早,但对反逆的态度是一样的,反逆之人更为天下士大夫所不容。故董卓、曹操等人虽然权倾一时,但并不敢称帝,尤其是曹操,当他已经受九锡、封魏王、离帝位只有一步之隔的时候,依然说了这样一句话:

 

“若天命在吾,吾愿为周文王矣!”

 

众所周知,周文王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但他并没有称天子(当时还没有皇帝这一称呼),周朝代商是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完成的。除了这一句话,曹操在《短歌行》里还吟唱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里的周公指的是姬旦,亦为姬昌之子,当时辅佐姬发主政,一度因位高权重而被诬图谋篡位。曹操以周文王、周公自居,除了其胸怀大志之外还能看出一点:曹操自己是不打算称帝的。

 

曹操

 

曹操不是没有称帝的实力,当年铜雀台落成,曹操手下将相劝进者极多,但曹操依然不为所动,很可能是过不了纲常这道槛: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曹操纵然身为魏王但毕竟是汉臣,一旦称帝便是反逆,纵然有千万人口呼万岁,纵然有历史将由胜者书写的,但反逆本身却绝不是一件头彩之事。

 

这一点从曹丕称帝的经历就可以看出来。延康元年(220年),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拒不肯受”,直到文武华歆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反复劝进,曹丕才“勉强”同意登基。

 

然而,程序已经粉饰到了这种境地,曹丕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篡汉”的名声,中国古代纲常的力量就可想而知了。在中国古代,纲常伦理的力量常常要胜于律法,如果以西方法学理论来看,纲常伦理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自然法,其地位要高于人定法,这正是曹操不愿或是不敢称帝的根本原因。

 

那为什么事情到了曹丕这里出现了逆转?

 

曹丕称帝的理论基础

 

曹丕称帝的过程弄得如此繁琐,是为了名正言顺以对抗反逆的罪名。但是,中国古代走马灯一般更迭了二十余个朝代,篡位者更不计其数,难道每一个改朝换代的开国君主都要背负上这样的罪名么?

 

 

还真是如此。民国时期有一个历史学家孟森曾提出一个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也就是说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之后,名分最正的朝代只有两个,分别是汉朝与明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两个朝代都是“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抚平均是草根出身,没有权柄可以用,同时起义是为了推翻暴虐无道的朝代,自己一开始并没有称帝的野心(刘邦一开始尊义帝及项羽,朱元璋也是“缓称王”的典型代表)所以这两个开国君主“得国最正”。而反观其它的朝代,比如晋、南朝、隋、唐、宋……其开国君主几乎都是权臣出身,难免有反逆之嫌。

 

而曹丕,正处于这样的尴尬中。那么如何化解这种尴尬呢?这要就提及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在邹衍眼中,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五行之“德”,如秦朝是“水德”,宋朝是“木德”,明朝是“火德”等。旧朝之德沦丧之时,也便是新朝之德取代之时,这样新的朝代便有了“合法性”。当然,有些取五行相生,有些取五行相克,不一而足。

 

所以曹丕找到“汉德”已衰、新朝当立的理论依据,再加上汉献帝的禅让便完美了。那这个理论依据在哪里呢?这个源头要追溯到汉武帝的一句话:“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历史上每到王朝末期都不乏改朝换代的谶语,但汉武帝时期正是西汉王朝空前强盛的时期,这样一条谶语的出现就很不寻常。东汉末年,前后有不少称帝者都以自己是“涂高”为由,最出名的便是袁术:袁术字“公路”,“路”者“途”也,“途”又通“涂”,于是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之后就立刻称帝了——当然下场也是非常惨的。

 

曹丕的“魏德”取代了“汉德”,当然也要印证这句谶语。当然,曹丕没有这个本事,这个解释是由许芝作出的:“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通常有一对高建筑,名叫象魏,象魏建在“途”上又极为“高”,应了“涂高”之说,所以“魏德”取代“汉德”的理论依据也有了。

 

这个许芝在历史上碌碌无为,仅以此成名。在解释了“涂高”之说后,还得意洋洋地命令诸葛亮“举国称藩”,这也是正儿八经的理论自信了。

 

刘备称帝同样也是一个法律问题

 

曹丕称称帝,这可愁坏了刘备。从名分上看,曹丕现在有两大优势。一是理论优势:“魏德”印证了“涂高”之说;二是法律优势:汉献帝至少在名义上是禅让给曹丕的——而刘备呢?他的“汉中王”之位都是自封的,这在名分上就输了一大截。曹丕打出了一手好版,刘备怎么破?

 

法律上的说法好破:汉献帝是被胁持退位的,与曹丕的禅让“合同”显失公平。但“涂高”之说怎么办?好办——虽然“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是老祖宗说的,但只要汉朝未灭“汉德”便还没有灭亡,“汉德”未亡,“魏德”代汉之说不就不成立了吗?现在万事俱备,只欠称帝了。

 

 

所以,当曹丕称帝之后,刘备这个皇帝是称也得称,不称也得称了。他不称帝,汉朝就已经灭亡了,从法律上来说,当下的朝代便自然成为“魏朝”,刘备、孙权便只是一个割据势力;如果刘备以汉室后人之名称帝,不是另立新朝而是在国难之中继承大统,天下就还是汉朝的,刘备依然是天下的皇帝,而曹丕只是一个反逆之贼。所以我们看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怎么骂死王朗的:

 

“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 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这段话划重点就是“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十一个字。诸葛亮的意思很明确:我昭烈皇帝才是正朔,尔等终究是妾——不,逆贼!而其法律依据,正是汉朝未灭,汉德未衰,蜀国的国号是“汉”,又被称为“季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与东汉并列的“朝代”。

 

伯仲叔季,为什么蜀汉排到了第四,是“季汉”呢?因为西汉和东汉之间,还有一个“玄汉”。虽然统治时间短了,但名分不少,后人还是认的。

 

 

后记

 

于是,现在最尴尬的,便是孙权了……曹丕称帝后,孙权因为夷陵之战的缘故得罪了刘备,于是对魏国“举国称藩”。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又是九锡),册封其为吴王。毕竟,孙权又没有“五德始终”的理论基础,又不能以复兴汉室为由头,作为吴王也是无奈之举。

 

但历史证明,受九锡的人迟早会称帝,管他有没有理论依据……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由此三足鼎立之格局,从法律上正式确立。

 

 

文字编辑:王海燕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